云酒世界网

缺乏消息指引 白糖持续筑底

期货日报 2008-05-22 09:14 糖类
随着国内食糖产量数据的明确和夏季消费高峰的延迟,5月的糖市在投机资金选择理性撤退的同时,陷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底部区间保持振荡走势。现货市场方面,除部分地区因四川地震造成铁路、公路运输受阻令糖价攀升之外(如西安、成都等地),产销区多数报价均有下调,而广

随着国内食糖产量数据的明确和夏季消费高峰的延迟,5月的糖市在投机资金选择理性撤退的同时,陷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底部区间保持振荡走势。现货市场方面,除部分地区因四川地震造成铁路、公路运输受阻令糖价攀升之外(如西安、成都等地),产销区多数报价均有下调,而广西集团报价再度下破成本线,报价下滑至3250-3300元/吨左右。

 

产销情况

 

当前5月已过去大半,全国收榨在即,业界关注的4月产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已产糖1435.5万吨,同比增加266万吨,2007/2008榨季国产糖的产量有可能在1480万-1500万吨,较原预计增产100多万吨,较上榨季增加280万-300万吨,增产幅度相当大。销糖方面,截至4月底销售759万吨,产销率53%。按照上述数据估算,之后的5-10月,月平均销糖量需达到约120万吨才能有效消化产量增长。此前一季度月平均销糖量约140万吨。同时,广西、云南两省最新4月食糖整车铁路外运量统计数据显示,广西30万吨,较3月增加4.6万吨,云南11.25万吨,较3月增加1.92万吨,总体外运量处于小幅增长态势,但仍未符合我们预计中的夏季采购高峰。笔者认为,这是市场买涨不买跌的普遍投机心态再度作用的结果。

 

与2005/2006榨季国内糖价平均4500元/吨、2006/2007榨季国内3600-4000元/吨的食糖售价相较,本榨季3300-3500元/吨的糖价销售区间可谓近3个榨季以来最低,这使得多数中间商以及下游消费商少有大批量囤积行为而多数选择了按需采购。4、5月份销糖清淡令市场不断下调糖价,但无法对走量提供太多的帮助。因此,寄望后期市场受降价因素而实现更大的消费也只是不切实际的多头想法而已。真正决定着销量的说到底仍是需求。此前被市场寄予一定期望的奥运题材,在疲弱的销量数据下,暂时无法兑现于盘面,而四川5月12日突发地震,将对国内宏观经济以及相关地域产生何种影响,在全国上下忙于救灾赈灾之际,尚不可轻下定论。

 

解密后期收储政策

 

陷入僵局的市场,使得多数投资者再度关注起国家收储政策,虽然这并不是相关部门进行调控的初衷所在。对此,笔者从各个渠道至少得到了超过三个版本以上的不同收储消息。对于众说纷纭的收储消息,在主管部门正式公告前,笔者希望投资者不妨抱以姑妄听之的态度。否则,据此操作,也只能是损失自负。

 

根据“昆明会议”传达的主管部门意见来看,后期的收储工作可能仍是以国家与地方两级展开为主。这无疑是国家主管部门对于糖市调控的历史经验总结。回顾2006/2007榨季的5月,国内广西糖价曾再次下破当年的销售区间下限3600元/吨关口,于是由地方政府在5月23日重启了当年年初的收储计划。但此后的市场罔顾这一底线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继续向下突破。由于地方储备只是临时收储,只是把现期库存转移到后期,最终还会进入市场流通消费,因此并不能减少风险,而只是将风险后移。同时,按照上文的估算,本榨季6—10月份内需要实现每月120万吨的销糖任务,才能保持10月份后转结库存维持在50万吨以内,而不致对新榨季造成更大的压力。在国家已经收储50万吨的基础上,继续指望由中央储备库收纳净增的产量又的确不切实际。因此,后期很可能还是要靠“地方+中央”的两级收储来稳定糖价。尽管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认为成本一线已经不再构成糖价铁底,但是产区糖价长期运行于成本线以下同样不是主管部门希望看到的事实,这与国家加大农业扶植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工作重心背道而驰。

 

后期走势展望

 

以目前销区商业库存之薄弱以及产区现货报价水准来看,笔者认为糖价的下行空间已经不大。而今后仍有近4个月的传统的消费旺季、一旦销售压力得到释放,那么价量同升的情况很可能再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