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加息争议应声再起“明年上半年有望自由放贷”

中国糖网 2008-07-29 09:25 糖类
当前货币政策的取舍,一如7月的炙阳,烤验着管理层。虽然在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央行公布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之后,经济学家普遍预计,货币政策可能出现结构性调整,但加息与否仍备受瞩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贷政策会逐渐趋于放松已经几乎成为经

当前货币政策的取舍,一如7月的炙阳,“烤验”着管理层。虽然在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央行公布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之后,经济学家普遍预计,货币政策可能出现结构性调整,但加息与否仍备受瞩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贷政策会逐渐趋于放松已经几乎成为经济学家们的一致共识。

 

“信贷政策三季度放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二季度例会声明,对于货币政策,近一年来首次未提“从紧”,诸如一季度例会声明中的有关“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等语句已然“销声匿迹”。

 

“这预示着未来信贷政策会有所松动,但不会、也不应该大幅松动。”渣打中国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信贷政策的放松虽然是趋势,但需注意力度。

 

“预计从今年第三季度起信贷政策会逐渐放松。”王志浩预计到明年第一、第二季度银行将有望实现自由放贷。

 

同样,在申银万国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看来,奥运会之后的第四季度,信贷政策会趋于放松,在年初制定的3.6万亿元信贷额度的基础上信贷额度会增加1000亿元左右。“一方面9月份之后大规模的灾后重建需要信贷资金的配套;另一方面,考虑到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为了避免2009年经济出现大的调整,需要提前对货币政策进行放松。”

 

通过对“政策信息”的研读,中金认为“保增长”已与“抑通胀”并列为政府首要任务,政策有望微调,寻求反通胀与促增长平衡点的措施将于下半年显现,并更多向增长方面倾斜。

 

中金:加息可能性小

 

除了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利率。但目前,一边是通胀的现实,一边是对滞胀的担忧,另外还夹着部分企业缺钱需要融资的呼吁。在此背景下,加息或者不加息这样一个选题,早已让我们的货币政策管家、“人民币先生”周小川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从上周五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达的信息来看, 央行不大可能在年内剩余时间内升息。”摩根大通的观点很明确。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交通银行和中金公司。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能源价格改革还将继续,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各有一次调整。根据他的测算,成品油价格每上调10个百分点,将最终提高通胀0.5个百分点,但他仍坚持“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小”的观点。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日前发布的报告更是指出,下半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频率和幅度都将低于上半年,“最多提高2次、1个百分点左右”。

 

同样,在李慧勇看来,出于通胀下行和稳定经济增长的考虑,下半年出台新的总量型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如果7月份不加息的话,我们认为央行下半年将不会加息。”在准备金率方面,他仍然坚持此前的判断,“准备金率上调已经接近尾声,未来可能上调2-3次。”

 

通胀步步紧逼加息

 

认为下半年加息可能性甚微并不是市场惟一的声音。

 

中国银行高级分析师谭雅玲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同时她明确指出,“不赞同放弃从紧。”其理由是,在目前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仍需观望。

 

谭雅玲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一致认为,目前CPI虽已连续两月出现回落,但并不意味着防通胀压力减轻。“国内油价上调、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进口价格上涨,PPI将在下半年维持较高的水平,并很可能会最终传导到CPI,这意味着下半年通胀的压力并没有减缓。”张斌说。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将长期现象和短期现象的混淆。”在谭雅玲看来,中小企业贷款难是长期现象,如果只顾眼前贸然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太缺乏前瞻性,而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如越南的危机就源于通胀。”

 

支持加息的还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不过,他指出应选择不对称加息,“存款加多点,贷款加少点。这样一来,即可缩小负利率水平,又能不给企业增加过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为了不缩小靠息差吃饭的银行的盈利空间, 郭田勇建议可以适当降低金融单位的营业税。

 

信贷结构调整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例会上,央行还针对货币信贷结构调整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指出要支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对此,亚开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的解读是,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具灵活性,会针对一些行业、企业进行政策倾斜,以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

 

对于央行所提出的针对货币信贷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王志浩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由于银行的独立性,信贷政策向区域以及中小企业倾斜很难实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论调一直都有,但目前来看落实得并不好。”

 

如此看来, 为了完成“保增长”与“抑通胀”双重任务,调控的复杂性使得单靠货币政策挑大梁甚至是单打独斗,恐怕是不行了,或许让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同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能起到实质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