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浙江系持续做多白糖期货资金凶猛冒进

云南糖网 2010-10-20 14:34 糖类
10月19日,白糖1105主力合约一开盘便震荡上行,盘中创下历史新高6438元/吨,最后报收于6383元/吨。而就在18
 10月19日,白糖1105主力合约一开盘便震荡上行,盘中创下历史新高6438元/吨,最后报收于6383元/吨。而就在18日傍晚,国家决定10月22日安排2010-2011榨季第一批21万吨国储糖投放市场,投放竞买主体限于食品加工企业。

    华泰长城(原为“长城伟业”)期货有限公司昆明营业部总经理詹亚飞表示,市场有利空出尽心理,现在国储糖手中估计还有90万吨左右,量已经很少了。

    6月8日至今,白糖涨幅已达34.29%,让不少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此外,记者统计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持仓数据发现,在这一轮上涨中,以永安期货为代表浙江系资金一直在增持多单,而现货背景的期货席位分歧比较明显,仅有华泰长城在增持多单方面较为坚决。

3个月赚回21%

    5月18日,白糖价格下探至4660元低点后,开始在4660—4800元左右的区间内横盘将近一个月。这让詹亚飞所在营业部里的两家中等规模的现货商客户颇为焦虑。

    当时,现货市场里分歧很大,看涨者基于供需不平衡预期;看跌者则认为其他品种如淀粉糖能填补一定市场,此外还有国储糖能补足需求缺口。

    “当时我们也不敢囤货,有订单来才去批发市场或者糖厂购买糖。”肖望春说,其一直都在做白糖贸易生意。

    詹亚飞表示,当时这两家企业手里的现货总共有1万吨左右的规模,由于买涨不买跌心理影响,当时的白糖现货市场上也不是非常乐观,并且两家企业开始出现资金压力。

    为此,其为这两家企业设计了一套操作方案,即:在现货市场上将白糖全部卖掉,然后在期货市场总共开了1.8万吨的多单,如此一来,两家公司手里总共就有将近4700多万元现金,而只需要用其中百分之二十多的资金拿去作为期货保证金。当然,这是针对现货卖完后,价格开始上涨的操作思路。

    “当时我们只是看法偏多,并无法完全确认行情会上涨。”詹亚飞说。

    为防止行情下跌,在其给两家客户设计的方案中规定,如果白糖期货价格下跌将近150元时,立即执行止损。

    这一次,幸运之神眷顾了他们。

    从6月8日开始,1105主力合约便开始了一波猛烈的上攻。随着行情的上涨,这两家公司开始陆续抛掉多单,价格在5800-6000元上下,仅按照期货市场变动价格,最后其每吨盈利为1000元左右,上涨幅度为21%左右。

    “从基本面来看,白糖作为消费品,价格达到历史新高后,可能会面临国家更为猛烈的调控。”詹亚飞解释说。

    10月19日,南宁地区白糖中间商报价为6400元/吨,而最近的合约1011报收于6243元/吨。“这说明大家只看好短暂的行情,而不看好未来的行情。”詹说。

    “我是踏空了这一波行情,最近基本处在观望,只是偶尔做做小单,但也不会留在手上很长时间。”肖望春说,在他看来,白糖的成本充其量不会超过4000元/吨,6000元的价位对于糖厂而言已经属于暴利,如此扭曲的价格关系很难维持长久。

    浙江系持续做多

    谁在这一波行情中打主力?

    记者根据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持仓量统计发现,以持仓量变化趋势判断,这轮上涨中,浙江系资金坚决做多,而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则各有想法。

    以行情上涨前夜的6月7日与出现阶段性高点的8月11日的数据对比为例。各家期货公司席位持有的买仓量中,现货背景持仓量规模较大的万达期货、中粮期货、中国国际的持买仓量在下降,例如中粮期货的持买仓量下降了5303手。而长城伟业、珠江期货的持买仓量则在上升,例如长城伟业增加了23004手。

    相对而言,浙江系期货则以做多为主,包括浙江永安、浙江新世纪、浙商期货的持买仓量都在不断上升,其中永安期货最为凶猛,共增持了5234手。

    经历了8月16日开始的8个交易日小幅调整后,8月26日至今,白糖开始展开新一轮攻势。

    不过,在这一波攻势中,现货背景公司中,仅有华泰长城一根独苗看多,持买仓量由40917手增至53417手。其余现货背景公司全部选择了“用脚投票”。其中最激烈者诸如万达期货减少了25361手多单。

    浙江系却继续逆向而行。包括浙江永安、南华期货、浙江新世纪、新湖期货在此期间都在增持买仓,例如浙江永安增持了6833手。

    “因为很多现货背景的席位,在低点时就拥有比较多的多单,他们一贯的操作思路都是高抛低吸,而不是追涨杀跌。比如最近,5750元就是多空双方的界点,超过后减持多单就比较多。”某现货背景期货公司白糖研究员说。

    他表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如果出现两家以上现货背景公司同时大幅减持多单,那行情就已经十分危险了。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