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我国糖料产区可耕种面积有限

一财网 2011-08-24 10:52 糖类
阶段性的食糖供应紧张导致市场呈现出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期货近月合约价格高于远月合约的逆基差现象,

        阶段性的食糖供应紧张导致市场呈现出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期货近月合约价格高于远月合约的逆基差现象,也反映出期货市场对未来供需紧张将有所缓解的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糖价进一步推高的动力,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不过,2011/12榨季国内产量回升也仅能达到1150—1200万吨水平,距离1350—1400万吨的消费量仍有较大差距,糖价仍不乏继续上行的压力。有关部门应该重视恢复供应,拿出一份标本兼治的药方。

        笔者认为,中短期内最有效的治标之法在于进口。在WTO协议框架下,我国实行每年194.5万吨的进口配额管理,配额内关税15%,配额外高达 50%。产销缺口不大的情况下,通过配额内进口足以填补国内需求。但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量遭遇瓶颈、消费稳定增长让这一配额越来越不够用,甚至导致配额使用完毕之后,国内糖价运行在较大范围内可以脱离国际糖价束缚,譬如当前价格下进口利润可观但缺少配额执行。鉴于国储库存偏低,调控部门不妨趁新榨季北半球增产之机适当增加配额外进口量,合理安排全年进口计划,并以之直接入储备,不但可以以高储备库存震慑妄图囤积居奇的投机者,也可充实国家真实调控物价的能力。

        长期来看,治本之法在于改良糖料品种。我国糖料产区可耕种面积有限,近年来已遭遇扩种瓶颈,唯一可指望的是单产提高。当前我国主产区糖料蔗以 “新台糖”系列为主,而主力T16、T22当前已遭遇品种退化,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糖料单产持续低水平徘徊的原因。2010/11榨季广西甘蔗单产只有 3.65吨/亩,远低于2007/08榨季的5.3吨/亩,更不必说攀比巴西6吨/亩的单产水平了,可见单产提高的潜力很大。长期来看通过增加科研投入选育适合推广的新品种才是提高国内食糖产量的最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