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难道大米重蹈大豆命运?

食品产业网 2010-09-21 14:51 粮食类
秋粮抢购战提前打响 大米重蹈大豆命运?-食品产业网
  掌控了中国大豆的定价权后之后,外资粮商似乎又对大米抱有了同样的图谋,这让中国内地的秋粮收购战提前打响。

  窗外是无尽的稻浪,江西南昌最大的大米产区——恒湖农场粮油供应站主管熊文峰悠闲地坐在房中喝茶,他等待着形形色色的粮食加工企业自己找上门来,抢购晚稻。这些来访者不乏益海嘉里、中粮、中储粮等国内外粮食巨头。

  这些粮食巨头收购晚稻的价格要比7月收购早稻的价格高出很多,并且开出了更多优惠的条件。而现在距离真正的晚稻丰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秋粮抢购战提前打响

  恒湖农场是知青垦荒时留下的农场,预计今年稻谷产量6000万斤,在该农场内种植稻谷的所有农户都与农场粮油供应站签订了购销协议,这一协议包括卖给供应站的稻谷量,但是不包括价格。

  手里拿着6000万斤稻谷销售权的熊文峰成为了益海嘉里、中粮、中储粮眼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恒湖农场每年都要和中粮签订供销协议,即在同一价格下,优先将稻米卖给中粮,但是,不久前,这一合作受到了动摇。

  “前不久,一个益海嘉里的副总来和我谈今年收购晚稻的问题。”熊文峰向记者透露,“益海嘉里在10月、11月将大批收购晚稻,而且现在就抛出了很多优惠条件。”

  据了解,2010年12月,益海嘉里将在江西粮食主产区——南昌周边开设年产20万吨成米能力的大米加工厂,主要采购晚稻,“益海嘉里的人说,这周边的稻谷,他们全都要收走”。

  而益海嘉里给出优惠条件之一,便是“在同等价位下,农户收割完后,不用农户晒米,打下来的含水量较高的稻谷可以直接交给益海嘉里,由益海嘉里完成稻谷烘干的流程。”熊文峰透露。

  农户张恒伟认为,这一条件很诱人,“不用我们农户晒稻米,实际上是省去了人力工资,现在人力价格很贵。”张恒伟有80亩地,要经常雇人种植和收割稻田。

  在益海嘉里之外,“一些福建人也会找到我,想高价采购与恒湖农场粮油供应站签订协议外多出的大米。”张恒伟表示,“现在粮食一直在涨价,我并不急着把粮食卖出去。”

  熊文峰的心态和张恒伟一样,虽然恒湖农场粮油供应站与中粮签订了供销协议——在同等价格下,中粮拥有采购权。但是,一旦有人给出明显优惠的条件,这一情况就会出现转变。

  农户张恒伟与熊文峰对稻米价格进行了初步预计,“每斤1.3元到1.4元。”而去年同期晚稻价格是1.25元/斤。

  中粮益海打响遭遇战

  中粮对未来“抢粮”的局势非常紧张,“我们已经陆陆续续听到供应商向我们反映益海嘉里抢粮的情况。”中粮米业采购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增加了更多的粮食收购网点。”

  据了解,中粮米业原先在江西南昌的粮食主产区只设有一个粮食收购点,而在今年,面对益海嘉里抢粮的风险,中粮在多个粮食产区设立了多个粮食收购点。

  江西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并且连续4年粮食产量创新高。中粮下属企业江西米业是中粮集团第一家米业公司。目前,年产成米24万吨。

  而益海嘉里近年来也逐渐发展米业,2010年12月建成的江西大米加工基地,年产量20万吨,约收购近35万吨的稻谷。 “很严峻、很紧张。”益海嘉里人士这样形容今年的稻谷收购情况。

  此刻,益海嘉里和中粮的加工厂在共同的辐射范围——恒湖地区展开了遭遇战。

  “益海嘉里现在对我们承诺,价格高点没有关系,只要把粮食拉来就好。”一位粮食经济人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益海嘉里的粮食加工厂建设极为迅速,2008年筹划组建,2010年底便开始投产。在组建过程中,中粮米业的部分管理人员被益海嘉里以高薪挖走。“我们收购粮食的政策、方法以及联系人,他们都掌握。”一位中粮米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虽然还不到10月下旬的收购季,但是,中粮和益海嘉里都早已准备,等待秋粮一上市,就各显神通,“只要我们能拿得出和益海嘉里一样的价格,供销社和粮食经理人还是会选择我们,毕竟我们是老客户。”上述中粮米业人士表示。

  大米重蹈大豆命运?

  据了解,益海嘉里风风火火抢购粮食,不仅仅发生在江西,有报道称,在河北等粮食产区,益海嘉里也以开秤早,出价高著称,并迅速抢占了当地的份额。

  “益海嘉里的策略其实就是亏两年的钱,第三年再开始赚钱。”一位粮食经济人向记者表示,“最初两年益海嘉里高价收购稻谷,这样别的中小型粮厂收不到稻米而倒闭。等到市场被清理出空间后,益海嘉里再开始赚钱。”

  此外,记者了解到,益海嘉里开出的不用晒粮就可收购的条件,将置中小粮食企业于死地,“农户和经济法人愿意把稻谷卖给益海嘉里,这样他们省却了晒粮的工序。而这些未晒的粮,益海嘉里可以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每台16万元,一般小型大米加工厂需要两台,很多中小加工厂都买不起。”

  益海嘉里通过控制价格清理门户的做法并非第一次。

  据了解,从2003年中期开始,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开始从3000元/吨用一年的时间涨到了4000元/吨,这让许多中国企业激发热情,投入到了期货投机中。“大家开始大量购买大豆,笃定未来还会涨价。”然而,2004年中期,大豆价格忽然极速下跌,还静静躺在仓库的大豆一下子便赔了数千万。“企业少则赔输百万元,多则上亿元,最后,不得已把企业卖给了外资。”前“进口大豆风险控制协调工作组”组长徐建飞回忆。

  “2003年和2004年,大豆期货的价格经历过一次过山车式的变化,超过90%的国内油脂压榨企业,在那次的期货炒作中,直接死亡。”徐建飞回忆道。

  该事件被认为是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国公司即四大粮商所为,他们已经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而有着四大粮商背景的益海嘉里就是最大的受益者,益海嘉里迅速抢占食用油份额,其旗下的金龙鱼目前已经稳坐食用油销量第一的宝座。

  一位经理人表示,“现在与益海嘉里在大米领域上的做法和大豆领域上的做法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