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水稻种植跃上“最北限”
最近八月稻田一片金黄,长势喜人。近日,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专家和黑河市爱辉区水务技术人员对100亩高纬高寒水稻进行估产,经测算亩产将达到1200斤以上,产量和效益将是大豆的4.5倍和2.6倍。
黑河市爱辉区地处我国北部边陲,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线。以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而言,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年平均气温在-0.05℃左右,≥10℃的活动积温1900℃~2300℃之间,地区内水稻的生育期仅为105~120天,处于全省农业区划的第四、五、六积温带,被称为高纬高寒水稻种植“禁区”。
2010年,为加快推进“150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省水利厅专家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了调研,提出在爱辉区开展100亩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种植模式推广试验,筛选出适合寒区种植的主栽品种,实现高纬高寒地区水稻大面积种植。爱辉区成立高纬高寒水稻试验专家组,组织水利、农技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研究论证,提出“以灌区恢复为基础,以节水灌溉新技术为依托,以选育品种、良种栽培等农技措施为保障”的具体推进措施。
在历时9个多月的试验中,水利技术人员认真进行田间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省农科院黑河分院派出专家负责品种选育、作物栽培及田间管理,并全天候进行数据观测。通过对黑交9709、黑交06-213、东农703等10个试验品种进行选育,筛选出黑交9709、黑交06-213两个品种。采取温室育苗、水稻田增温等技术,攻克了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生产技术难关,全面提高了水稻品质和产量。据介绍,明年爱辉区计划种植水稻1万亩以上,争取5年内发展到 2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6亿斤。
爱辉区高纬高寒水稻的试验成功,为黑龙江省水稻北扩提供了实践经验,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最终实现“150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