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稻米市场本身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

本网论坛  2011-12-02 10:22 粮食类
由于目前正是稻谷上市旺季,市场供应充足,稻米市场本身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特别是东北粳稻供大于

    由于目前正是稻谷上市旺季,市场供应充足,稻米市场本身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特别是东北粳稻供大于求状况突出,上市以来高开低走,疲态毕现,大有向南方市场扩散之势。

  农产品价普遍回落

  受市场供应增加和国家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回落。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11月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继续下行,截至11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收报183.86点,较10月末的186.40点继续下降。

  其中,肉禽、蛋类及蔬菜价格均连续下降,猪肉价格更在10月中旬之后接连出现环比大跌。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农产品价格也连续走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回落和来自海外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持续减轻,推动国内物价涨幅出现回落。市场普遍预测11月CPI将下破5%,高通胀的警报已基本解除。

  目前,农产品价格回落的范围仍在扩大,早期的“蒜你狠”成了“蒜你贱”,去年狂涨的棉花今年也大幅下跌,从3月份的历史最高价30733元/吨急速下跌至8月份的19329元/吨。11月18日全国籽棉折算价为8300元/吨,比9月8日收储正式启动时低了390元/吨。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正逐渐向外蔓延,预计粮食市场也难以幸免,稻米市场做多信心或将受到打击。

  农户售粮意愿增强

  前期由于国内通胀形势较为严峻,物价持续上涨,农户惜售心理较重,新稻上市后普遍高开。但近期农户惜售心理已逐渐缓解,售粮意愿增加,稻谷上市量较前期明显增多,价格也有所回调,东北地区的粳稻价格更是普遍出现回落。

  农户售粮意愿较前期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内稻谷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企业收购总体理性,往年“皇帝女儿不愁稼”的稻谷不再抢手,尤其是东北部分地区粳稻的收购客商更少,动摇了农户的惜售心理;二是随着年关的逼近,还贷和其他开支使得农户将稻谷变现的心理开始变得强烈;三是肉、蛋和棉花等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回落,使得农户对后期稻谷的看涨预期发生改变,落袋为安的心理将逐渐占据上风。

  由于东北粳稻增产幅度较大,农户售粮心态也相对较为迫切。

  籼稻购销好于粳稻

  虽然农户出售稻谷意愿提高,但企业收购热情却没有同步提高,近期反而趋于谨慎。当然,由于籼稻与粳稻的供求状况不同,企业的收购热情也大不一样。籼稻上市之后因需求看好持续受到市场追捧,而丰收的粳稻却相对受到市场冷落,籼稻收购进度明显快于粳稻。

  截至11月15日,南方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收购2011年新产中晚籼稻107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99万吨,也超过 2009年同期的水平,国有收储企业与非国有收储企业的收购量均较去年同期增加。正是因为受到各类资金的青睐,籼稻市场前期在东北粳稻持续走弱的情况下得以保持坚挺上扬走势。

  粳稻收购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截至11月1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粳稻222.8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另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黑龙江省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收购稻谷1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25万吨。

  由于粳稻供应压力较大,市场机会相对较少,粳稻收购也相应受到资金冷落,收购市场较为冷清。而新稻价格又位于最低收购价之上,托市政策一时难以启动。

  在丰收的压力下,加工企业谨慎入市,托市的“国家队”暂时难以入市,少人问津的东北粳稻便呈现高开低走之势,目前东北许多地区的圆粒粳稻已跌至2800元/吨以下,部分地区已接近2600元/吨,正逐步逼近托市价格。

  稻米后市面临考验

  随着通胀逐步得到遏制,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而自2008年底以来,由政策、需求和成本共同推动的稻米牛市行情也可能走到了尽头。在农产品整体处于弱势氛围和稻谷丰收等因素作用下,预计短期稻米市场将继续震荡走弱。

  虽然今年籼稻供求相对平衡,收购进度相对较快,但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与去年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化,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逐渐减弱,企业收购方式受到一定的影响,囤货意愿减弱,对稻谷收购质量控制较为严格,且大多采取“以销定购”和“边购边加”的方式进行收购,像去年高价抢购高水、高杂中晚稻的现象大幅减少。

  随着农产品价格回落和粳稻持续疲软,预计企业的谨慎心理将继续强化,后期籼稻市场走势或将受到影响,震荡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回落,期货市场也呈现弱势震荡走势。随着整体农产品价格的走弱,本已疲弱的稻米市场做多信心将继续遭受打击,预计后期走势或以震荡趋弱为主,短期难以走出像样行情。

  中晚稻理性回调高走态势或难再现

  据调查,进入11月后,我国南方籼稻涨幅趋缓。本周以来,局部地区籼稻价格显现回落迹象,粮库收购节奏也有所放缓。近日,中晚稻价格预计难以再现2010年高走态势。

  上市量逐渐放大

  据中华粮网农情遥感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产晚稻产量预计在3580万吨左右,较去年略增,中稻产量也在1亿吨左右,而市场需求与去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进入11月上旬,我国南方二季晚稻开始集中上市,供应量突然放大,对涨势已经减缓的中稻市场造成一定打压。中稻价格在保持了半个月的稳定之后开始略有回落,优质晚稻价格也呈现出高开低走态势。

  粳稻拖累籼稻走高

  农情遥感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稻谷总产量在2亿吨左右,较去年增加0.1亿吨,增幅在5%左右,其中粳稻产量增幅最大。虽然我国籼米和粳米的替代性不是很强,两个品种也都有固定的消费群体,但因东北粳稻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苏皖两省的晚粳稻米市场承压下滑,消极情绪也在整个稻米市场中蔓延。

  截至11月20日的一周内,除了常规中稻价格继续保持坚挺外,其他品种稻米价格都稳中趋弱。粳稻米的价格走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籼稻米价格的上涨空间。

  品种价差走势不一

  在宏观政策面,国家近几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政策,不断影响着各个稻米品种的价格走势,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使得“单改双”、“籼改粳”、 “常规稻改优质稻”得以顺利进行。不过,由于不同稻米品种种植面积变化较大,其产量也发生较大变化。据中华粮网调查,2011年我国粳稻、优质中晚稻的产量较往年增加较多。

  作为粮库补库的主要品种,常规稻因供不足需,价格持续高走,主产区农户出售价从上市初期的1.2元/斤涨到本周的1.26~1.3元/斤,一个月内涨幅超过0.05元/斤;优质中晚稻自11月初开始,价格从1.45~1.5元/斤下跌至目前的1.37~1.42元/斤;而东北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从1.4元/斤已下跌了近0.1元/斤。

  大米市场需求稳定

  进入11月后,我国大米消费逐步回升,但因距离元旦、春节仍有一段时间,销区贸易商备货量一般,尤其是近日米价小幅回落,贸易商囤粮积极性较低。

  在产区,和2010年不同,晚稻收购企业普遍持谨慎心理,多采取以销定产方式,囤粮现象稀少,又因收购主体主要以大米加工企业为主,粮库及收储公司更加青睐常规稻品种,近日也没有明显利好消息提振籼稻米市场。

  另外,据调查,目前我国南方优质籼米出厂价普遍在2.02~2.15元/斤之间,价格已居于高位,与粳米倒挂严重,后市米价下行风险较大。

  综合分析,我国中晚稻价格回落较为理性,预计短期内籼稻米市场稳中走弱的行情仍将持续。建议企业在这段时间锁定利润,随加工随走货,可按需收购。不过,随着元旦和春节临近,国内籼稻米市场在进入12月后仍存在回升可能,建议企业在籼稻价格平稳后可适量采购,满足“双节”加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