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该怎么相信茶饮料8/2

食品产业网 2010-08-02 14:35 茶叶
茶饮料里有多少茶?茶多酚在哪里?-食品产业网
  茶饮料里有多少茶?

  2008年茶饮料国家标准颁布后,有人乐观宣扬购买茶饮料可看茶多酚含量。但2年过去,消费者还是看不到茶多酚含量的真实面目,我们该怎样信任茶饮料?

  茶多酚在哪里?

  红茶、绿茶、乌龙茶、大麦茶、茉莉花茶、蜂蜜茶、柚子茶……

  走进任何一家超市,呈现在货架上的茶饮料,多得让人眼花。为了方便你的选取和刺激你的购买欲,货架的高度设计得刚刚适合你随手拿走一瓶,但这样的营销手段却往往难以达到效果,你总要花上一些时间去考虑:在几十种茶饮料中,是买这个还是那个?最后,你选择了一瓶,原因仅仅是它的广告代言人你看着比较顺眼,或者,它的包装瓶更特别一些。

  上面的场景相信很多消费者都经历过。茶饮料在中国市场上迅速成长,每年夏季到来之前,茶饮料广告战就会烽烟四起,每年盛夏,总有茶饮料新产品加入到争夺消费者的战争中。茶饮料品种越来越丰富,但是,更多的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可能是更多的麻烦,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哪一种更好。

  近几年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茶饮料可谓风头最盛的选手,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约900万吨,近几年茶饮料消费量以30%的速度增长,在一些地区,销量甚至已是仅次于饮用水的饮料。2008版茶饮料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出台之前,“新国标”被寄望给消费者一个更加清晰的选择标准,但2年过去,消费者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看到印在茶饮料包装瓶上的茶多酚含量,消费者对茶饮料的选择,仍然是雾里看花。

  “新国标”的出台在当时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如今搜索“茶饮料新国标”新闻,还能看到海量的报道。在出台前夕的新闻中,常常看到“挑选茶饮料关注茶多酚含量”“茶多酚含量成重要指标”之类的标题,似乎“新国标”出台后,消费者就能凭借包装上的标注,知道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但到2008年年底“新国标”正式实施,有关标注茶多酚含量的新闻却难觅踪影,因为现实中,几乎没有茶饮料标注自己的茶多酚含量,可根据茶多酚含量选择茶饮料的说法,成为泡影。

  “现有的法规或标准中没有要求茶饮料包装的标签上一定要标注茶多酚含量。”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事实上,“新国标”是一个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标准,所以,媒体把“新国标”的特色解读为消费者能够在包装上看到茶多酚含量,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在“新国标”中,市场上的茶饮料被分成“茶汤”、“复(混)合茶饮料”、“调味茶饮料”三个大类,区别各类茶饮料的理化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在内的茶汤饮料,被要求茶多酚最低含量不得低于每公斤300毫克,其中绿茶的要求是每公斤500毫克,乌龙茶的要求是每公斤400毫克。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能被叫做茶汤饮料。

  显然,在行业标准看来,茶多酚是区别饮料是否为茶汤饮料的最重要指标。茶饮料在近年受到市场追捧,根源正是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认为茶有多种保健功效,茶饮料也因沾了“茶”的光,而被中国消费者认为是比其他饮料更加健康的饮料。研究证明,茶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茶多酚,也就是说,消费者选择茶饮料,其实是选择购买这种含有茶多酚等元素的饮品。但这样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却并未被要求向公众透明,一瓶茶饮料中到底有多少茶多酚,消费者无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