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一个产业

三峡晚报 2011-05-21 14:13 茶叶
茶叶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加工,走入了千家万户,但由于茶叶产品一直定位为农副产品加工,按照手工和半手工、

  茶叶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加工,走入了千家万户,但由于茶叶产品一直定位为农副产品加工,按照手工和半手工、半自动的方式进行生产,使其生产停留于传统的固定模式,未能有大的突破。

  茶叶到底该如何走出传统模式?

  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在全国茶叶科技创新高层研讨会上提出:要研究和开发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茶叶加工设备,采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茶叶加工。

  本文以萧氏集团为例。2006年末,从日本考察归来的萧氏集团董事长肖勇茅塞顿开。让他很不服气的是,茶叶从中国传入日本,却在日本被发挥到极致。原来,邻国日本通过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提档升级,通过智能化设备的生产加工,不仅极大的提升了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肖勇当即决定:必须引进先进设备,通过设备来引领企业发展。

  可是,这个飘洋过海进口来的智能化茶叶生产线,究竟有些什么特别之处?

  21世纪茶叶产业作为一种能够带动山区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的特色产业,在各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截至2010年,湖北省茶园面积309万亩,居全国第四位,宜昌茶园面积达到60万亩,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茶叶生产加工水平的提档升级成为了茶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为了确实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同时确保拥有稳定的生产加工性能,萧氏集团花巨资从日本引进了智能化水平国际一流的全套茶叶加工生产线。该设备在充分吸取了日本工艺智能化程度高的特征,同时根据中国国内茶叶生产加工要求的特质进行改良,以确保设备安装后能够生产出符合中国特性、适应中国消费习惯的茶叶饮品。

  萧氏集团引进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采用具有自动控制,能自动调节、检测、加工的生产设备,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生产。从鲜叶进入机箱到干茶出仓,然后直接进入毛茶精制程序,通过一系列捡梗、色选、分级等工序,出仓时已是色泽一致、大小一致的精制成品。而传统制茶工艺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在工业园,整条生产线经过电脑设定之后,偶有穿着整洁服装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巡视,车间内只剩下垂直传送带与蒸汽机的微微响声。从入口处提升机进入生产工艺的鲜叶,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封闭式加工,直到结束整套工序出来时已经是外形美观的可以直接售卖的各种茶品,完全做到了鲜叶进,干茶出。整个过程都在设备内自行完成,完全杜绝了传统茶叶加工当中人工操作的二次污染。

  做到了自动化程序的启动将科技生产与饮食安全紧密地结合,工艺流程一次搞定。

  目前,萧氏集团已经连续从日本进口了茶叶初制及精制加工生产线九条,分别安装于夷陵区邓村和雾渡河茶叶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以上。运用该设备进行生产加工,能够通过智能化数字控制,根据每批次茶叶鲜叶的大小和鲜嫩程度设定不同的数值进行加工,保障每个批次茶叶产品的质量稳定统一,完全改变了传统茶叶凭手工感观进行质量鉴定的历史。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宜昌考察时说:茶业要发展,就是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化成长模式。要没有这个,农产品永远也做不了,做不大。一旦解决了标准化的问题,解决了工业化的模式问题,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才有希望。纵观21世纪企业发展,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茶叶企业科学技术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