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 茶产业链让村民变产业工人
2011年 10月27日,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村民何品全和李国均来到银星茶厂上班,帮厂里加工红茶。采摘完自家的茶叶,他们和其他村民一样,到村里的茶厂打工,一年能挣上万元。
银星村是筠连县无公害良种茶园基地之一,现有优质良种茶园5000余亩,占全村幅员面积的95%左右,98%以上的农户均种茶。据村主任文勇钱介绍,今年全村茶园共采鲜叶近240吨,产值达1680余万元,创历史之最。
有了基地无企业是农民最头疼的事,就怕茶叶销不出去。银星村有个老茶厂,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满足现代茶叶的生产需要。为引进茶叶加工企业,该村组织村民修建村组道,形成公路网,组组相通相连,并结合县上以工代赈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有基地再加上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怕引不来凤凰。1998年,一位高县老板来到该村,投资数十万元建起了茶叶加工厂。紧接着,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相继落脚该村。银星村村民不仅到工厂打工,还学习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然后自己也开起了茶厂。目前,银星村共有茶厂7家,其中有5家是银星村人自己开的。他们收购银星村的鲜茶叶,再加工成红茶和绿茶,卖给外地的大厂商,相当于是贴牌生产。这几个茶厂一年的产值能达到1650万,基本能消化村里产的茶叶。
“将鲜叶加工为一斤绿茶我们多赚20元,加工为红茶多赚23元,这是贴牌生产,人家大厂家拿去,卖到上千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文勇钱说,村里人看到了更大的市场,他们注册了一个品牌,并在巡司镇上开设门店进行销售,由此,银星村的茶叶从原料、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成的产业链。
在茶厂生产忙碌的时候,村里的劳动力基本都到厂里打工,这还不够,他们还要招用云南等地的工人,村里有80多人常年在厂里工作,高峰期,厂里需要3000多工人。40多岁的何品全决定不到外面打工了,因为家里茶叶一年产值有几万元,再加上在茶厂的收入,远比在外打工赚得多,而且还能照顾家里,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