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急速推进茶产业发展中,贵州的茶企在努力寻找自身切入市场
绿茶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茶园总面积全国第二。有机茶园13万亩,全国第二。拥有全国面积最大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基。年均新增茶园50万亩以上,占全国年新增总面积的一半。
--贵州茶,正在快速扩张。
据贵州省农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省茶园面积达386.7万亩(投产茶园1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12%。今年该省茶叶产量5.23万吨,产值51.6亿元。
在一个一直主抓贵州茶产业,眼见着茶产业从弱到强的官员——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眼中,要做品牌,第一是要有量,有量才有市场占有率,才有名声。第二是要有标准,有标准的前提还是要有量,有了量才有选择和筛选,才可能有要求,才有做品牌的冲动。
量是核心。
而这也是许多茶企业的共识。
“量跟不上,做市场营销难。一是没有那么多茶在市场上铺开,二是市场营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宣传、铺设渠道,量不够,资金回笼慢。”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胜建说。他在凤冈县拥有2000多亩自有茶园,经过5年的培育,已经进入了丰产期,准备在市场上大展手脚。
近几年,贵州省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茶园的规模化、集中度。
今年省级茶产业专项资金投入的2950万元,主要支持的项目绝大多数用于“量”的扩张:茶叶基地、加工、茶青市场以及母本园、苗圃基地、古茶树保护等方面。
据统计,目前遵义和铜仁茶园面积分别达112.8万亩和83万亩,累计占全省一半;黔南、毕节、黔东南分别达55.5万亩、41.2万亩、34万亩,累计占全省1/3。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14个,其中20万亩以上县3个;万亩乡镇118个、万亩村20个。
茶园规模化集中化推进的同时,大量民间资本迅速进入,资本雄厚的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起开拓市场。
凤冈县田坝村那些靠茶叶发家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当初是从几口炒锅的小作坊起家,最后模仿引进本地的资本雄厚的外来茶企,才修起了标准化清洁化专业化的工厂。
如今,全省茶叶加工企业从2006年的300多家发展到649家标准化、清洁化、专业化的茶叶加工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多,在技术和管理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少省外茶商对贵州政府推动茶产业发展印象深刻。“在很多茶业展会,贵州是最起劲吆喝的。有统一的展位,统一宣传贵州绿茶的品牌,气势很足。”今年10月份,记者在北京采访第八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时,省外茶商告诉记者。
随着省内投产的茶园越来越多,对外营销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很多茶园丰产的茶企或者茶业专业合作社都行动起来拓展市场。
一直在北方拼打市场的仙人岭品牌营销负责人孙德义说,在北京建立一个专卖店投资就是50万元。
到省外营销,孙德义才发现,区域品牌的承载力很强,能集纳众人之力推广品牌,打造知名度,加快品牌成熟。单打独斗推广自己品牌则费时费力费钱。
实际上,早在2006年底,当贵州省组织50余家企业到北京参加博览会时,这个问题已经出现:1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分散弱小的企业完全是摆地摊。怎么在全国迅速做大品牌?那时已经进入了有关部门的视野。
对内,加大名茶评选、宣传推介和品牌整合力度,从评选贵州十大名茶,五大名茶到今年三大名茶,整合省内品牌。对外,不断为企业搭建外宣平台以及营销渠道。今年更加强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与上海茶叶、北京吴裕泰、定县茶城等企业合作,为茶企铺设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
而这些合作,使得相对弱小的贵州茶企获益良多。
今年10月底,第一次进北京参加茶博会的凤冈县娄山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罗明刚在展会上找到了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方式,让合作社的茶叶在全国市场能卖到一个更高的价格:团购。以前埋头组织村民种茶的他只知道一种销售模式,就是靠量取胜,一斤才赚两三元钱。
在北方市场打拼了三年的贵州黔缘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静雅在茶博会对市场进行了更透彻的摸底和结识产商。力图扩展市场的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也在茶博会上获得了200万元的意向性订单。
在政府急速推进茶产业发展中,贵州的茶企在努力寻找自身切入市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