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茶产业升级
安徽茶产业升级
近年来,安徽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引导40多家单位组建茶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关键技术引导、龙头企业推动,安徽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茶叶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发展,全省茶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成为多个县(市)的特色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
示范基地带动
全国绿茶出口大县休宁县渭桥乡霞溪村有个多维生态茶园,记者日前走进茶园,满眼尽是大朵大朵的木槿花。茶园负责人陈光辉说,木槿花的花期很长,花蜜能够吸引专门克制茶树虫害的蜂类和蚁类。“只要在茶园里种上了木槿花,就再也不用给茶树打农药了!现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人们已经开始流行食用鲜花。这种营养丰富的木槿花就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每年仅销售木槿花这一项就能为农庄带来不少收入。”
陈光辉的多维生态立体茶园是当地大力推广的无公害有机茶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这种栽培模式在茶园里实现乔灌草相结合,深根系、浅根系相结合,地表、地上、地下相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同时,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生物链实现环环相扣、相生相克、动态平衡,从而创造良好的宜茶环境。
陈光辉算了一笔账,无公害茶叶的市场平均价格比普通茶叶高出20%左右,再加上节约的农药、化肥开销,每亩茶园可增收万元左右。
安徽省科技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引导下,安徽省茶区先后建立了万吨外销绿茶生产出口基地、有机茶种植示范基地、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等一批类似多维生态立体茶园的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茶园占全省茶园面积的30%以上。通过抓基地、建组织、带农户,全省茶叶主产区初步形成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相关高校、科研单位、茶叶企业等产学研各方,还结合返乡农民工科技培训、星火课堂、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等活动,积极开展茶园安全用药、生态茶园建设、无公害茶叶技术培训工作。黄山市过去一年举办了各类培训班近700期,受训茶叶技术人员和茶农5万多人次。
关键技术引导
围绕提升茶产业发展,安徽省近年连续推荐了6个茶产业项目,都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其中重大项目2项。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下,通过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了茶叶加工、茶叶清洁化生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并顺利实现产业化。
这6个项目分别是:安徽农业大学和休宁县荣山茶厂通过实施“黄山高绿茶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工艺中试”项目,共同自主建造了国际第一条集自动化、连续化为一体的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黄山毛峰清洁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的中试”项目,成功研发电热滚筒杀青机、电热理条机、茶叶热风动态干燥机等制茶新设备10多台,研建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3条,新建清洁化包装生产线1条。“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的中试”项目,围绕色选精度、带出比、产量等技术指标,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农业大学联手填补了国内智能茶叶色选机的空白,改进了国内茶叶加工方式。“茶鲜叶原料质量近红外分析仪的中试”项目,针对高难度的茶鲜叶质量快速精确分析仪器研发,实现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高端自主创新。“外销绿茶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项目实现了茶园清洁化种植、茶园环境净化、茶叶初制清洁化加工、精制过程污染物清洁去除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据初步统计,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徽制订了各类茶叶配套的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5套,获专利1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奖励3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龙头企业推动
通过促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科技,带动全省茶叶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快速发展,是安徽提升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经验之一。截至目前,安徽省茶叶系统共有19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安徽茶企占了15席。
位于黄山毛峰原产地徽州区的谢裕大公司,近三年来完成了黄山毛峰清洁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黄山毛峰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黄山毛峰节能降耗加工生产示范等一批项目,实现了茶叶不落地生产,稳定了茶叶品质,提高了产能和质量。还推出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徽州区谢裕大有机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对茶叶基地进行无性系改良,指导农户进行科学茶园管理,建立优质生态茶园,辐射带动当地2万余户茶农增产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在安徽省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等茶叶生产较为集中区域,已建立有机茶种植等茶叶示范基地26万多亩,新建茶叶保鲜库3500立方米;建立黄山毛峰、富硒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线和初制加工厂15条,累计生产黄山炒青绿茶、黄山毛峰茶、富硒有机茶等760吨,产值2800万元;相关茶叶生产基地和企业及还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IS09001:200认证、和QS认证。
安徽松萝公司实施“外销绿茶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项目后,年实现绿茶产量达1.4万吨,销售收入2.91亿元,直接带动3.1万茶农人均增收650元。“富硒有机茶综合生产加工示范”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户2507户,基地农户茶园经济的户均纯收入由实施前的2110元提高到33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