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关于山西省茶生产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调查 11-30

山西日报 2012-11-30 10:33 茶叶
关于山西省茶生产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调查 11-302012年,茶在山西似乎成为最热的词汇之一。不仅仅因为首届

关于山西省茶生产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调查  11-302012年,茶在山西似乎成为最热的词汇之一。不仅仅因为首届山西茶文化博览会暨首届紫砂艺术展览会举行,首届太原国际茶文化节举办,央视《茶叶之路》摄制组重走晋商万里茶路,更因为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山西人热爱,茶城、茶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连翘茶、柿子茶、苦荞茶等花草茶蓄势待发。

  茶业,一个复杂且特殊的行业,从栽培到种植,再到初加工、精加工、物流、零售、深加工、服务业等,整体产业链中包含多种经济形态,横跨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作为一个不适宜种植茶叶的省份,山西茶叶生产与消费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应该如何促进茶生产,扩大茶消费,推动山西茶业可持续发展?

  茶生产

  特殊的地理条件,花草茶蓄势待发

  唐代陆羽在 《茶经》的开篇讲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茶的栽植史上,山西几乎是空白。由于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山西不能种植茶树。但是,用茶工艺对有特定作用的植物的叶或茎进行加工而成的花草茶,却有蓄势待发之势。从2012年中国茶叶流通年会上传出消息,2011年山西非茶之茶年产量达到8.1吨。

  茶产品朝优质、有机、特色、廉价方向发展是我省茶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连翘茶是一种天然、野生的保健茶,在太原的各大茶城、酒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在深圳和上海也赢得了市民的喜爱。现在正在和加拿大合作,其有机和保健作用正是大家所看中的。中条山上年复一年生长的欧李,由于其丰富的微量元素而受到热捧。山西绿叶钙茶制品有限公司将其叶子加工为茶,其中含有的钙铁镁锌硒以及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正是其优势所在。

  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西发展茶的又一优势。山西不产茶,也就没有一家一户种植和经营茶树的历史。无论连翘、钙果、苦荞,还是酸枣、沙棘等,都是对天然植物的加工和生产。雁门清高已经是中国苦荞第一品牌,出口到了韩国和日本;山西菩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背三七茶,基地总面积380亩,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品深加工、价值链延伸等是山西茶企正在努力的方向。在我省,灵丘国春苦荞食品研制的苦荞健茶饮料,即是对苦荞进行深加工,提取了其中有益于人体的多种营养元素研发而成的,已于11月8日上市。芳灵公司正在研发茶饮料、茶点,一条包括茶叶、食品、保健品和生活日用品在内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茶市场

  竞争激烈,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山西目前有茶商2000余家,其中太原市占一半多。其经营方式主要有品牌连锁店、茶叶批发市场、农贸集市零售、超市专柜、网络电子商务等,呈现出了竞争激烈、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品牌连锁经营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是来自直营或加盟的品牌,如天福、八马、中茶等,由于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在零售市场上占了不小的份额,且呈上升趋势;一种是以茶城的形式出现的集约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如现代国际茶文化城和马连道茶城,其集休闲、艺术、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产业模式深受消费者喜爱;第三种形式是茶商自创的品牌,在消费者中有很好的口碑。如从计划经济时代艰难生存下来的茶庄,有一品香、乾和祥等;来自福建、浙江等地的茶农、茶商自己经营的店铺,如建华茶行、裕荣香等,经营时间比较长,顾客群稳定;山西本土新成长起来的企业,如裕盛祥循着的是晋商史上经营规模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茶庄之一的 “长裕川”的路,风镭镇则以原产地品牌包装茶为特色,致力于打造山西茶市场的“国美、苏宁”。

  茶叶批发市场,主要有南方茶城、五洲茶城、北方茶城,以及运城、阳泉、忻州、临汾等地的一些小规模的批发市场。2012年,茶叶批发市场交易冷清,这与品牌连锁店的迅速扩张有直接关系,不论是在茶叶批发市场还是在零售市场,茶叶越来越向品牌和大户集中。造成销区茶叶批发市场萎缩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市场信息和流通的进步,带来了产区茶叶批发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有一定规模的销售企业直接到产区采购茶叶,甚至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

  农贸集市零售在中小城镇和农村是重要的销售渠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镇和农村对茶叶的购买力逐年增强,市场前景广阔。刚起步的茶叶网络电子商务直销,通过集结茶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了茶叶实时、专业的信息分享与在线交易。其方便、快捷、价优等特点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极有可能成为品牌连锁销售的一个衍生窗口。

  山西已经成为国内市场较有影响的主销区之一。茶城和茶商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据业内人士解标估计,山西茶叶市场的年销售额在30亿元左右。而这块蛋糕,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扩大,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茶消费

  多茶类并进,消费结构更趋现代化

  从老百姓喝茶的类别来看,喝茉莉花茶的人数已经由历史上的98%降到了50%左右,喝绿茶和乌龙茶的人数上升到了30%-40%,还有10%的人对黑茶 (含普洱茶)、白茶表示了需求和青睐,而黄茶也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

  未来的茶叶消费呈现出的趋势是,多茶类并进,以大宗茶为主转向以名优茶、名牌茶为主,消费结构更趋现代化、多元化。红茶在金骏眉等的带动下,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绿茶则一直在茶类消费中保持主导地位;乌龙茶,主要是铁观音,因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特有的香味独受追捧;普洱茶则在山西市场上稳占一定的份额。

  从老百姓的消费支出来看,茶叶的人均消费额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成正比。2009年,我省人均消费支出是25.04元,低收入户的消费支出是18.05元,高收入户的支出是32.47元。同时,数据显示文化程度越高,人均消费额度越高。

  茶作为世界健康三大饮品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20岁-40岁的上班族中喝茶的人多起来即是一个信号。而各式茶馆、茶楼的出现,开始引导消费者品下午茶、吃茶膳。茶食品、保健类茶品,将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茶发展

  拓展延伸,历久弥新待提升

  茶业,一个历久弥新的常青产业,正在成长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促进山西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茶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2012年,山西首届茶博会和太原国际茶博会的举办,集中展示了各类茶品、茶具、茶艺、茶道、茶文化以及茶商、茶城,并举办了茶文化论坛等,借由茶文化交流,增加茶产业的附加值。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茶叶展评组委会主任杨力认为,茶博会是一个载体,可以搭建起山西与外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茶馆茶楼业是茶为国饮的窗口,对推动茶消费、展示茶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在已有茶楼、茶馆等700多家,太原占到2/3。作为一种古老兼现代的消费模式,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山西茶文化资源,创造出一种大众乐于追捧,易于走进千家万户的健康、便捷、富有诗意的都市时尚生活新方式,可以提升茶文化品位,促进茶消费和茶产业发展。

  茶叶企业和品牌发展的趋势是茶产业、经济、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综合体。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等有机结合,能拓展和延伸茶产业链。如大红袍与福建武夷山的旅游相结合,几乎在当地就销售一空。我省藏山的松针茶、芦芽山的毛尖、太行山的连翘均可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提升其内在价值。同时,茶科技是茶产业之翼。国家级茶叶审评技师、高级茶叶审评师曹六荣建议,要进一步推进茶叶研究,为茶产业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吸纳企业参与科学研究,提升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大同已经成为我国苦荞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且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现在还处于粗加工阶段,如果能进行精细加工,与茶科技相结合,将大大提升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