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痴”任介民:倾尽一生只为一杯茶 12-28
“茶痴”任介民:倾尽一生只为一杯茶 12-28
任介民,高级农艺师,山东金乡人,1930年生,曾任山东省临沂地区茶叶研究所所长。作为山东省南茶北引项目的代表人物,他自1965年开始,在北方的高纬度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茶叶引种的研究与推广。历经20年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北引的任务。
初春的临沂,片片新绿萌发。此时的莒南茶园里,已是郁郁葱葱,飘着淡淡清香。而40多年前,能喝上本地产的茶叶,一直是临沂人的梦想。
任介民,第一代南茶北引人。与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今赋闲在家。6日,记者来到任老家中,一杯绿茶升腾起氤氲热气,在弥漫着茶香的客厅,任老讲述了自己与茶的一世情缘。
眼前的任老,脸庞白皙,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身穿有些褪色的灰色夹克,脚蹬千层底的布鞋。如果不是满口的茶叶术语,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就是被业界誉为“南茶北引”的大专家。
“我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跟茶树较上劲了。”老先生个性爽朗、健谈。今年82岁的他,农专学历,茶学院士。“虽然学的是农学,但当时搞茶树种植却是个门外汉。”他谦虚地说道。
“门外汉”究竟是怎么与茶结缘的呢?“山东很早就有饮茶的历史,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但是在山东历史上,只有古时的海州,曾经出产过茶叶,并被列入当时的名茶之列。但遗憾的是,后来随着气候变化等种种原因,海州茶在所有的典籍中均不见了踪影。”查阅历史典籍后,任介民心里一动:山东原来也产茶,而且竟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为什么我们不试着引种茶树呢?如果临沂产茶了,那可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大事。
任介民的这一想法与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不谋而合。谭启龙晚年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山东素有浓厚的饮茶习俗,是我国茶叶消费大剩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的年消费量逐年上升,即使国家每年从南方调拨四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当时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增加调拨数量十分困难,山东自产茶叶十分迫切。
1956年,谭启龙决定在山东试种茶叶,从根本上解决茶叶供应紧张的问题。第一次南茶北引自此开始。从那时,任介民开始与茶结缘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搞农技推广没有参加茶树种植。当时农林部门也没有懂茶树种植的,让茶树顺其自然地过冬,结果全冻死了,一棵茶树也没有留下。第一次就这样失败了。”
1965年,以任介民为首,成立了种茶小组,第二次南茶北引开始。种茶小组被人称为开专车、跑专线的“专车小组”,而实际上,专车小组并没有一辆汽车可以乘坐,所有到外地去的工作都靠骑自行车去完成。
茶叶到底该怎么种?“专车小组”没有底,小组成员没有一个人接触过茶树种植。任介民便和“专车小组”成员迫不及待地南下取经。来到南方,当碧绿的茶园展现在眼前时,几个北方汉子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们抑制不住地兴奋,畅想着如果临沂也种上茶树,那巍巍沂蒙真成了一颗绿宝石了。
悉心照料,小茶苗终于在临沂安了家
“高山多雾出名茶”。回到临沂,种茶小组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要尽快地找到可以进行试种的基地。“我们那时候也年轻,不怕吃苦,带着煎饼,骑着车子,哪里黑了哪里住,哪里饿了哪里吃。”最终在莒南、日照、沂水,沂南四个县选了一百个公社,开始了茶叶引种工作。
“从南方学习回来,就照搬南方的种植方法,结果失败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第二次引种失败给“专车小组”的成员们兜头泼了一瓢凉水。可是硕果仅存的那一个大队,又让专车小组看到了一丝希望,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
“我们发现山北头有个大队存活了一大部分。他们使用的什么办法呢?干土培上就是了。茶树怕霜打怕风,把它培起来反倒好了。我们就总结了这样的经验。”有了这个突破,专车小组迅速在全地区推广起来。可是这一次成功仅仅解决了南茶在北方存活的问题,茶树种植上的很多应用技术仍然需要借鉴南方经验。“那个时候我们照搬了南方的稀植,要养五年才能摘几个头,收入太低。”而这也引起了南方七个茶叶专家的质疑。
“跟茶叶一块过冬,一块过夏,知道茶叶的冷、热,只有这样才能把茶叶管好。”就这样,任介民和其他成员像侍弄月子里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娇嫩的小茶苗,心随着茶苗的长势忽喜忽悲。在实践中他成功摸索出一套适密、适矮、区田栽培的种植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茶苗终于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在临沂安了家。
新的栽培方法,让专车小组收获了高产的茶叶。可这些远离了江南故土、落户到北方山乡的茶叶,品质怎样呢?专车小组决定检验一下。1970年,一批首次采制的炒青绿茶,被送到了当时的中国茶科所。茶科所的教授、专家测评,得出这样的结论:“叶片肥厚、内质很好、香气高、耐冲泡、可以跟屯绿、婺绿相媲美。”
1973年,全国南茶北引座谈会在当时归属于临沂地区的日照市召开。这个会议标志着生长在江南地区的茶叶第一次跨过了高纬度的限定,在北方的土地上正式生根发芽。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给出评语:“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了北方茶树栽培问题。”茶树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法,还被《中国茶树栽培学》(高等学校教科书)肯定为适合北方茶区的栽培法。从此山东不出茶的历史被改写,鲁茶开始走进了国人的茶杯。
1980年7月,在临沂地区开始大规模南茶北引20多年之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向临沂地区林业局、商业局颁发了“南茶北引”科技进步奖。这个奖励对南茶北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让这些将大半生耗费在茶叶上的“专车小组”的成员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欣慰。“倾尽一生为了这一杯茶,能搞出这一杯茶来,也算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纪念。”任介民说道。
与山东一海之隔的朝鲜历史上并不出产茶叶。把山东茶引种到朝鲜,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任老肩上。1987年,也就是朝鲜农技专家带回任介民提供的茶种和种茶技术后的第4年,朝鲜报来喜讯,他们结收获了4斤种子。“茶树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法帮助朝鲜引种鲁茶获得成功,又使茶树北推二纬度。”
茶,扎根在他的心里
昔日从南方引入的茶叶,历经了北方数年的风雨之后,已经开始展现出顽强的活力和广泛的适应性。正是凭着这种韧性,鲁茶在隔海相望的异域找到了一方立足之地。任介民又在重新审视着这支远涉的奇葩。
“我希望北茶南回,就是让我们培养出来的这个品种再回到南方去,南方也存在着冻害啊,一遇到冻害春茶就减产,咱的品种再回去就能改善这个状况。”
茶叶引种成功后,制茶就显得更为重要。“咱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创造当地的名茶。像日照雪青,莒南绿茶市场份额都不校”都知道茶叶有提神的功效。可在任介民主持下,采用制茶与制药相结合的技术,研制出了沂蒙山康寿茶系列,改变了普通茶叶兴奋的功效,开发出了安神型茶,还远销到日本。青青的茶园不仅带来了江南的秀色,更为沂蒙的乡亲送来了财富。
2006年12月17日,由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主办的山东南茶北引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上,任介民被授予了“山东南茶北引功勋茶人”称号,而此时的任介民已经悄然来到了北京,虽然年事已高。
“茶叶在朝鲜都能引种成功,北京跟它基本在一个纬度上,所以一心想在那里引种成功,哪怕是星星之火,在我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把它点亮,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一个趔趄让任老摔倒在台阶上,他不得不放弃回临沂老家静养。
任介民是个茶痴。他逢人便讲茶,讲茶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跟茶打了一辈子交道,任老谈的最多的不是当年的辉煌和荣耀,而是他一直未能达成的心愿:康寿茶系列何时在沂蒙大地开花结果。
一本关于康寿茶的技术鉴定资料被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里面的内容任老早已了然于胸。康寿茶是任老先生离休后历时10年自费研制,并经上千例临床观察证明,疗效显着的系列保健茶饮品。“这个康寿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还被评定为国家级新技术、新产品和中国爱迪生发明杯银奖。这么好的东西得不到推广应用,我不想抱憾终生,我愿意免费传授技术,只求它能造福百姓。”至今,任老还在苦苦寻找慧眼之士。茶,已经牢牢盘踞在这个老人的心灵深处。
走出任介民的家,身上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久久不去,期望任老先生在南茶北引的路上越走越远。让我们洗净杯、烧开水,静静品尝临沂本土的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