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麦价涨对中国市场粮价影响不大8/18
发改委:国际小麦价涨对中国市场粮价影响较小-食品产业网
近日,“全球粮价高涨潮流席卷中国,局部可能现‘抢购’”,“这轮以小麦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向玉米、大豆市场传导,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将继续上升,国际粮价上涨可能会传导到中国粮食市场”的消息盛传,针对市场这种担心,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上周末明确表示,不会对国内粮价造成明显影响。
国际粮价低于国内
据发改委测算,7月份,国内小麦、玉米、大豆批发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美国、巴西现货价)每吨高695元、1005元、813元;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越南大米(含碎5%,现货FOB价)每吨高692元;国内粳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泰国大米(含碎10%,现货FOB价)每吨高695元。
7月初以来,由于俄罗斯等主要小麦出口国遭遇严重干旱灾害,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玉米、大豆价格也有所上涨。对此,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国际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看,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低于国内市场,即使出现涨幅较大的情况,也不会对国内市场价格造成明显冲击。
炒作拉高国际粮价
“这轮粮价上涨主要是由近期市场炒作题材增多、炒作加剧引起的”,该负责人表示,虽然部分小麦主产国因灾减产,但全球小麦产需仍能够保持基本平衡,且库存水平较高,加之玉米、大豆、大米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随着近期市场炒作因素的逐步消失,价格水平可能回归到供求基本面上。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平衡,不具备大幅涨价的基础;其次,目前国际市场粮价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这次价格上涨属恢复性价格上涨”,该负责人还表示,最近小麦期货价格开始回落了。与7月初相比,8月5日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约60%;最近几天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调,8月10日比8月5日下降了12%,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国际粮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国内外粮食价格关联度较小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除大豆外国内各主要粮食品种都能自给,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限;另外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已趋完善,目标是促使国内粮价稳步、小幅上升,这个态势不会因国际市场冲击而中断。
一方面,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关联较小。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价变动基本不受国内市场影响。例如,2007年-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粮价持续大涨,小麦、玉米价格最高上涨一倍,大米价格最高上涨两倍左右,同期国内小麦、玉米、稻谷价格涨幅分别为9%、21%和14%。2008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年底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均比上半年最高价位降一半左右,而同期国内粮价除玉米外均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2009年1月与2008年7月相比,国内小麦、玉米、稻谷价格涨幅分别为4%、-16%和2%。
另一方面,国内各项调控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2004年以来,我国已形成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直接补贴、进出口调节等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体系,其政策目标是保持粮价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在粮食连续6年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产量超过上年,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该负责人表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促使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是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坚实基础。
预测走势
我国有能力保国内粮价稳定
“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继续保持了稳定上升态势,下半年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不过,该负责人同时也表示,要高度关注国内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频发,对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做好防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占全年粮食产量2/3左右的秋粮生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该负责人表示,初步统计,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400多万亩,但考虑到受年初普遍低温、夏粮和早稻收获时间推迟等影响,各地秋粮播种普遍推迟,下半年气候情况还不确定,加之农民改种单产相对低一些的早熟品种,可能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不过,国家高度重视稳定秋粮生产工作。8月1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抗灾救灾、施肥、预防病虫害、农资种子供应等一系列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下半年我们有能力做到继续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小幅上升,在促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为稳定今后的粮食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粮价低于国内
据发改委测算,7月份,国内小麦、玉米、大豆批发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美国、巴西现货价)每吨高695元、1005元、813元;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越南大米(含碎5%,现货FOB价)每吨高692元;国内粳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泰国大米(含碎10%,现货FOB价)每吨高695元。
7月初以来,由于俄罗斯等主要小麦出口国遭遇严重干旱灾害,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玉米、大豆价格也有所上涨。对此,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国际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看,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低于国内市场,即使出现涨幅较大的情况,也不会对国内市场价格造成明显冲击。
炒作拉高国际粮价
“这轮粮价上涨主要是由近期市场炒作题材增多、炒作加剧引起的”,该负责人表示,虽然部分小麦主产国因灾减产,但全球小麦产需仍能够保持基本平衡,且库存水平较高,加之玉米、大豆、大米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随着近期市场炒作因素的逐步消失,价格水平可能回归到供求基本面上。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平衡,不具备大幅涨价的基础;其次,目前国际市场粮价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这次价格上涨属恢复性价格上涨”,该负责人还表示,最近小麦期货价格开始回落了。与7月初相比,8月5日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约60%;最近几天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调,8月10日比8月5日下降了12%,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国际粮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国内外粮食价格关联度较小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除大豆外国内各主要粮食品种都能自给,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限;另外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已趋完善,目标是促使国内粮价稳步、小幅上升,这个态势不会因国际市场冲击而中断。
一方面,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关联较小。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价变动基本不受国内市场影响。例如,2007年-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粮价持续大涨,小麦、玉米价格最高上涨一倍,大米价格最高上涨两倍左右,同期国内小麦、玉米、稻谷价格涨幅分别为9%、21%和14%。2008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年底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均比上半年最高价位降一半左右,而同期国内粮价除玉米外均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2009年1月与2008年7月相比,国内小麦、玉米、稻谷价格涨幅分别为4%、-16%和2%。
另一方面,国内各项调控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2004年以来,我国已形成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直接补贴、进出口调节等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体系,其政策目标是保持粮价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在粮食连续6年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产量超过上年,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该负责人表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促使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是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坚实基础。
预测走势
我国有能力保国内粮价稳定
“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继续保持了稳定上升态势,下半年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不过,该负责人同时也表示,要高度关注国内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频发,对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做好防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占全年粮食产量2/3左右的秋粮生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该负责人表示,初步统计,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400多万亩,但考虑到受年初普遍低温、夏粮和早稻收获时间推迟等影响,各地秋粮播种普遍推迟,下半年气候情况还不确定,加之农民改种单产相对低一些的早熟品种,可能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不过,国家高度重视稳定秋粮生产工作。8月1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抗灾救灾、施肥、预防病虫害、农资种子供应等一系列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下半年我们有能力做到继续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小幅上升,在促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为稳定今后的粮食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