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内玉米期货呈窄幅振荡态势,成交持仓较为稳定

和讯 2011-04-18 14:15 粮食
今年以来,国内玉米期货呈窄幅振荡态势,成交持仓较为稳定,但近日仓量出现明显增加,笔者认为,在新年度

        近来,产区市场玉米购销活动积极,虽然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限制企业收购,避免玉米价格过度上涨,但随着农户手中余粮减少,玉米收购更加困难,收购主体不断抬高价格,全国玉米价格涨势明显。4月初,市场均价在2110元/吨左右,月度涨幅60元/吨。

        5、6月份,关内产区玉米将基本消耗殆尽,玉米市场供应将更为紧张,届时东北贸易商手中的玉米将成为市场供应的重要来源。贸易商必将进一步提高玉米报价,推动国内玉米价格全面走高。

        拍储调控作用有限

        进入2011年以来,国储玉米拍卖继续进行,但拍卖量已明显偏少,尤其是春节长假以后,日计划拍卖量降至10万吨以下,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成交量也比前期显著下降,成交率处低位水平。从数据统计看,当前临储玉米基本拍卖殆尽,参加竞拍的玉米中已动用了数百万吨的中央储备,后期继续用于拍卖的玉米数量有限,预计后期拍卖活动对玉米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影响将逐步减小。

        国内供需平衡趋紧

        从国内供需平衡角度来看,我国玉米产消形势较为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不足需。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基本稳定,其中2006—2010期间维持在1.51亿—1.53亿吨(2009年因气候问题出现减产),而需求则呈逐年增加态势(2008年除外),且增幅保持4%—8%的较高水平。2010年国内消费量在1.62亿吨以上,连续4年国内产不足需。

        2.进口加快,出口缩减。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方面基本自己自足,2008年以前进口量保持在6万吨以下水平,但2009、2010年,由于国内玉米消费大幅增加提振进口需求,2009年国内进口玉米129.6万吨,2010年更是达到了550万吨,占国内需求的3%。相对于进口来说,我国出口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萎缩,2006年前我国玉米出口在400万—1500万吨,而2008—2010年出口仅为170万吨左右。

        3.库存消费比达历年最低。库存消费比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国内供需情况。从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玉米期末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2010年期末库存仅为2957万吨,库存消费比为0.18,处于历年来最低水平。

        政策限购治标不治本

        为缓解市场竞争,从3月中旬开始部分国储库被要求暂停玉米收购活动,但实际停收库点较少,只是价格有所下调。同时,中粮集团贸易部也要求其下属贸易企业和代收商全面降价收购,幅度在20—30元/吨不等,最终价格降至2000元/吨以内。但是,从整体来看,仅限制部分收购主体的收购活动对玉米市场平抑作用较小,不排除市场上其他贸易商和加工企业抢收玉米的可能。

        从玉米消费结构来看,以上取消深加工企业“优惠政策”的措施,主要在于限制国内消费。近年来,国内深加工业在玉米消费中占比越来越高,几近1/3的水平。以上针对性政策都是在提高成本与削减利润方面进行限制,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增产能的积极性。但是,该项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加工成本提高最终将传导到成品价格的提高,并不能有效限制深加工玉米需求。清明节以后,国内玉米淀粉、发酵酒精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收储需求成潜在支撑

        从上述情况看,国家针对深加工企业调控措施及相关贸易企业的“限购令”成效一般,我国玉米需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调控从而缓解当前紧平衡格局:一是国家储备补库,加大潜在调控手段;而是增加国内产量,解决产不足需问题。参考棉花方面的相关政策,我们认为今年有望再度展开临储最低收购,投资者可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