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粮食高产示范创建再创佳绩
岳阳县是一个以双季稻为主的产粮大县。全县辖20个乡镇,558个行政村,总人口71.8万,其中农业人口59.9万,耕地面积73.9万亩,其中水田63.6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35万亩左右,总产52万多吨,其中水稻115多万亩,双季稻占98%以上。2011年该县围绕“扩规模、提单产、增效益、上水平”的创建思路,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了水稻创建工作,整建制稳步推进,万亩示范片成效显著。全年创办万亩示范片3个(其中县办示范片1个),整建制示范乡镇1个,共涉及3个乡镇,2.3416万户,总示范面积达18.72万亩。受省农业厅委托,7月中旬和10月中旬,全省水稻高产创建测产专家组,先后二次对该县承担的水稻高产创建整建制和万亩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长湖万亩示范片早稻平均亩产445.1公斤,晚稻平均亩产500.8公斤,双季亩产945.9公斤,比上年增产148.6公斤,增产18.6%;筻口镇整建制推进示范早稻平均亩产438.5公斤,晚稻平均亩产501.7公斤,双季亩产940.2公斤,比上年增产115.7公斤,增产14.1%,取得了大规模示范、大辐度增产的示范成效,在示范创建的引领下,全县粮食面积突破136万亩、总产跃上11亿斤台阶,实现“六连增”,超历史最好水平。
示范创建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环环紧扣,重点突出,全程落实好了“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行政推动。完善和调整县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易新岳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农办主任、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涉农涉粮部门负责人及示范乡镇长为成员。在整建制乡镇筻口镇成立以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工作推进小组,县农业局总农艺师任整建制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长。县农业局和示范乡镇共安排了47名专人班子“一竿子插到底”驻村包户,分片包干,在关健农时,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
二是强化示范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在示范片区各个村、各个屋场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把高产创建示范的意义、目标和要求,让农户知晓并取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把不准抛荒、不准插花、不准直播的“三不准”硬性要求贯彻落实到每个农户心中。关健农时,县农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讲座,培训以“七个统一”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全年开展技术培训16期318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6期5.6万份,开展现场观摩4次参观4100人次。在核心示范村显眼位置制作大型示范标牌5块,刷写墙体标语76条,悬挂横幅16条,设立宣传专栏10个,利用手机报、岳阳县公众信息网等媒体,宣传整建制推进的做法和成效13次,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高产创建氛围,高产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搞好技术培训,分片、村、组进行层层技术培训,以集中讲课、印发“明白纸”、现场指导多种形式,将技术传授到农户中去。抓好包村干部责任和技术措施落实,抽调47名技术骨干负责组织实施和全程技术指导,分村包干负责,种好一丘高产指挥田,每三天进行一次碰头分析评议,全年驻点指导160天以上。组织优惠供种,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补贴农户购种,以组为单位统一收取购种款,杂交种每斤优惠6元供应示范区农户。
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建立了以示范面积落实、项目完成情况、工作成效作为对乡镇、村和所有驻点技术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双季稻高产创建优胜乡镇,每个奖励3万元,对先进村每个奖励3000元,先进个人每人奖励1000元,种粮大户每个奖励5000元。
五是强化项目管理。具体落实了“八个有”:有投入。今年县财政对粮食生产和高产创建的专项资金投入520万元,其中用于高产创建的专项投入90万元,比去年增加50万元。有观摩。分别在7月12日和10月8日组织全县20个乡镇主管乡镇长、农技站长、技术骨干、种粮大户等230余人到现场观摩。各乡镇、村也纷纷自发组织到筻口镇、长湖乡等核心示范区进行参观。有报道。在湖南农业信息网、《岳阳晚报》、岳阳县政府门户网站、岳阳县手机报等对高产创建工作进展、作法多次跟踪报道。有标牌。分别在万亩示范片的沙南村、沙陂村、新许村各树立一块示范4×2.5米的标牌,在筻口镇树立一块30平方米主标牌。有场所。在示范区核心村所在地,各设立1个驻点技术骨干专用的生活工作场所。有档案。在示范乡镇政府办公室和县粮油站建立了高产创建专门档案,乡镇负责全程做好示范农户台帐、生产数据、工作记录等内容,县粮油站负责图文资料、收集归档。有专帐。高产创建资金由县粮食高产创建领导小组设专帐管理,各项开支严格审批,专款专用。有奖励。县财政安排60万元资金,设立6大奖项重点向高产示范创建乡镇倾斜。筻口镇还以示范面积落实、项目完成情况、工作成效作为对镇、村和所有驻点技术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全镇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实行全程追踪考核,从财政列支10万元专门奖励高产示范村、高产农户和种粮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