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土地工程”使产粮大县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自贡市富顺县,多属丘陵地区,地质上尤以砂岩、泥岩为主,分化差异小,从而多形成一座座像“馒头”状的小山,被人们称为“馒头山”。富顺县人均占有耕地仅0.6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上,该县却实现了粮食连续8年丰收,并于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些都来自土地整治产生的巨大效益,得益于四川省 “金土地工程”奠定的坚实基础。
土地整治:整出一片丰收景
自贡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刘昌敏告诉记者,200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的“金土地工程”,为加快解决粮食增收问题搭建了一个稳固的政策平台。至此,自贡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大力推行“党政主导、国土牵头、部门协同、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模式,在全市统筹推进“金土地工程”项目建设。而富顺县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是在2006年。
11月3日,记者来到富顺县富和乡正在实施土地整治的项目区,这是富顺县先后实施的永年、富和、东湖等16个土地整治项目之一。站在“馒头山”放眼远望,村民们正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条,用钢钎、木棍把一条条沉重的条石整齐地垒在塘堰上,无数条石砌成的山坪塘关着清澈的流水;条石砌在田埂保护着田埂,一层层沿山而上一个个“馒头山”,山上山下,一副美丽的蓝图在这里绘就。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刘朝元告诉记者,这些年,富顺土地整理光是砌条石埂就有12494.13立方米,水田整理25709.10亩。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富顺县探索出综合运用生物技术、耕作技术、施肥技术等生物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土地综合整治增加了项目区耕地数量质量,先后实施的16个项目共整理土地16.59万余亩,新增耕地近20万亩;旱地坡改梯2.37万亩,旱地薄改厚1.97万亩,增加了项目区土壤厚度,改良了土壤结构;同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耕地质量得到提高(提高0.5~1个等级),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全县粮食量逐年攀升打下坚实基础。采访中我们看到富顺的改地工程十分壮观,放眼望去,层层水平梯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油画,既宁静,又充满生机,那是为来年又一个丰收在奠基。
科学管理:圆了农民致富梦
土地整治在富顺显现了成效,得益于这项“惠民富民工程”把群众意愿落到了实处。首先在整理项目选择上,对拟申报项目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新增耕地潜力等都要进行综合评定,优先申报对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设计人员必须会同水务、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资源等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征求乡(镇)、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的意见,把群众的愿望落实到设计中,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创新管理,在推行“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配合、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下,实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和管理的整合。在组织管理制度上,统一实行“三专两封闭”(项目资金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工程施工费和新增耕地指标封闭运行)、“一专双印鉴两优先”(中标施工企业开设银行专户,留项目经理和乡(镇)长印鉴,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和材料价款)的资金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了项目资金安全运行。该县还探索建立健全了土地整治后的后续管理相关制度、法规和技术规范,从制度、技术等方面保障项目的永续利用。
记者在富和乡采访时见到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和平村村民范受勋,他指着路边的公路告诉记者,新修的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了,田坝整理,蓄水池保住了水源,稻田还可发展养鱼业。他高兴地说:“我不想出去了,在家乡发展了!”
只有有了路,农民才能富。的确,在富和乡,过去这里的人均收入年仅几千元,农村土地整治开展后,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发展了多种经营,拓宽了致富新路,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他们将带着几代人的梦想在这里起飞。
金土地工程:实现粮食年年好收成
富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特别是“金土地工程”的实施,确保全县耕地实现了动态平衡,整治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今年7~9月,富顺遇到百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和特大干旱,土地整治蓄水保水等基础建设和红层找水打井打出的1.8万口井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全县水稻产量无影响,并保住了红苕、玉米、高梁和大豆等旱作物收成。
2011年,富顺县拟建的优质稻产业基地涉及代寺、中石、童寺、古佛等22个镇(乡)实施面积35万亩,其中新建基地5万亩,基地每亩新增农业产值150元以上,基地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以上;建成优质玉米产业基地面积10.5万亩,其中新建0.5万亩,基地每亩新增农业产值100元以上;发展再生高粱3万亩,建成一个万亩核心示范区。吨粮工程产量指标达到基地内中稻平均亩产达750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达250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再生稻占四川的1/10以上,两季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
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富顺县联系农业和“金土地工程”的常务副县长金永久,面对记者的忽遇采访,他竟一口气说出了富顺县开展土地整治的六大好处:农业产能的提高,粮食生产基地、蔬菜基地、甜橙基地产业规模化,现代农业已逐步显现;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增强了;近几年,老百姓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收入每年都增加20%左右,留住了农村劳动力,防止土地搁荒;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农村,产品增加了附加值,实现了“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产供销的一条龙;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转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配合新农村建设,农民聚居,实现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全县直接受益人口达9万多人。
16个“金土地工程”共新增耕地1.99万亩,粮食连年增收,2009年粮食产量44.34万吨,比2008年增产2.28%,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45.49万吨;去年遇到的百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和特大干旱,小春粮食总产量达6.83万吨,比2010年增产5.39%;水稻产量稳中有增,再生稻41.3万亩,总产6.9万吨,产量居全国同类县第一,该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金土地工程”使产粮大县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馒头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