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工作部署,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促进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011年,冀粮生产克服严重的春季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呈现出夏粮、秋粮、全年粮食均增产,单产、总产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八年增产的可喜局面。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429.17万亩,比上年增加5.87万亩;平均亩产672.94斤,比上年增加41.34斤,增长6.54%,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634.52亿斤,比上年增加39.34亿斤,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归纳起来,得益于几个方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为促进发展粮食生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专家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汇报,专题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的行政推动措施。先后召开8次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和现场会,8次下发紧急通知,对粮食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进行部署推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检查指导粮食生产工作。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2011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计划,以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为载体,以小麦、玉米生产为重点,狠抓关键技术落实和关键环节管理,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强化扶持政策、完善工作措施、加强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在政策方面,为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有关部门科技兴粮的积极性,在落实好国家已出台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省政府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今年,中央和省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8亿元,中央预拨河北省良种补贴资金11.2亿元已全部落实。二是制定奖励政策。省政府去年下发的《关于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11年开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的县给予200~600万元的奖励,对吨粮市、吨粮县授予荣誉称号;对新培育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的研发单位一次性奖励300万元,课题组相关科研人员奖励50万元。省政府对在2011年夏粮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市、县给予了表彰,对夏粮亩产达到1000斤的县、10个总产增幅较大的县和10个单产增幅较大的县分别给予100~300万元的奖励。三是增加资金扶持。面对今春干旱,在落实国家下达全省2.68亿元受旱麦田浇水补助、弱苗追肥补助基础上,省政府紧急筹措5870万元,对重旱麦田给予每亩10元的累加补助,并决定分两年投入5.3亿元,新打机井2857眼,解决东部平原区124万亩旱地麦田浇水问题,今年1.2亿元资金已下达。3月份省政府决定省、市、县三级再筹措1.46亿元,对全省所有麦田开展病虫害防治物化补贴。5月份省政府又紧急筹措1.1亿元,对小麦“一喷三防”给予物化补贴。今秋河北省安排2.25亿元专项资金,按照每亩25元标准进行农机深松作业补贴。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大提高了农民种好粮的积极性。
在认真分析全省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的基础上,着眼于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将86个生产条件较好、单产水平较高、粮食产量较大的县,作为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通过集中投入、重点扶持,构建优势明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小麦、玉米、优质杂粮等产业带,全力打造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一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财政资金16.5亿元,支持50个重点县,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140万亩。二是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投资3.59亿元支持54个粮食产能大县铺设防渗管道、整修田间机耕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通过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开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行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强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三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现代农业项目县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通过项目带动、节水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全省41个小农水重点县和26个现代农业项目县共完成投资11.37亿元,建设水源工程6000多处,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20万亩。
加强科技服务,一是制定技术方案,指导农民科学管理。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因地制宜推广了30项高产优质、节本增效集成配套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部门组织1200多名科技特派员和特派团,深入粮食生产一线和种粮大户,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服务,将先进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全省共组织2.51万名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举办技术培训班或巡回技术指导5.3万场次,培训农民340多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万份,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1万个。五是实施高产创建。确定赵县、藁城、临漳三个县(市)为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推进试点,并在永年、宁晋、隆尧等29个县选择了32个乡镇作为高产创建整乡推进试点。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春季抗旱促春管的关键时期,省政府从农业、水利、科技、供销、农科院等省直部门抽调若干厅处级干部,组成8个督导组,深入9个小麦主产市进行督查指导。同时,安排54个省直厅局采取“一包一”的方式,分别对小麦面积30万亩以上的54个县(市)开展督导、帮扶工作。各级共下派工作组1684个、人员3.78万人,帮助所包县(市)新打机井392眼,购买仪器设备1551台(套),修理农机具1.9万台(套),铺设管道29万米,维修电路44万米。各部门还结合自身职能,为所包县(市)安排各类项目53个、资金348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抗灾夺丰收工作,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虽然,冀粮生产已实现连续8年增产,但是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种粮效益仍然偏低,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农业防灾减灾压力加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等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力争夺取明年粮食丰收。一是抓好冬春小麦田间管理,培育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二是针对近年来华北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情况,及早制定和完善明年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准备好救灾所需的物资,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三是按照到“十二五”末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措施的具体操作办法,使多种粮、种好粮的农民真正多受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制定和完善全省粮食生产目标考核、表彰奖励、督导检查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重农抓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