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发展是迈进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
一年之际在于春,从今天开始,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大幕。来自全国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为进入“十三五”的中国建言献策。
2016年被定位为“十三五开局之年”,未来5年,也是实现全面小康最后的攻坚时期。该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又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关键性战役?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会得到圆满的回答。
此时此刻,距离政协会议开幕仅有半天时间,北京各驻地的代表委员们都在为即将召开的会议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今年已经是本届代表委员履职议政的第四年,面对各路记者的围追堵截,大多数代表委员没有躲闪回避,而是轻车熟路、开门见山。
农业领域,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表示,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截至去年已经实现十二连增,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不能因为调整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而有所偏废。
王海波:今年我有两个核心问题会考虑,一是科学推进脱贫攻坚,二是卖粮难背景下的危机与机遇。现在卖粮已经很难了,它伤及了种粮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储粮,进而影响了粮食加工。所以危机是卖粮难可能导致对粮食生产的懈怠和轻视。机遇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调结构的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曾经担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的刘平均一经出现,就吸引了大批记者的关注,在去年的两会上,刘平均建议要将农产品品牌战略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知名品牌示范区和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开展品牌会议,而今年他的提案,转向了农业耕地保护。
刘平均:农业这块,今年我联合参与提案的部分是保护耕地,主要是要良性的、生态的发展,只有把耕地保护好了,粮食、农作物才能够做到环保。
记者:今年第一次出现了休耕轮作机制,休耕轮作对于保障中国的土壤安全意味着什么呢?
刘平均:休耕轮作的关键是为了保护土壤,我国的土壤结构很丰富也很复杂,这些年来,在施肥的问题上,有很多科学理论,哪些土壤适合什么样的肥料,这是保护耕地最基本的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3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有土无水与有水无土的问题都很突出,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禀赋,使我国农业向着集约、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认为,增加针对设施农业的补贴,既有利于消化钢铁领域的过剩产能,又能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助力。
白先进:建议国家把设施栽培列到农机补贴里面去,设施农业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效果比起没有设施农业,效益几乎能达到五倍,农业发达地区老早就这样做了。江浙、江苏当时是省里拨付补贴,所以大棚设施搞得很好,现在钢材是最便宜的,因为要去库存,国家补贴一下,趁着价格便宜,又可以减少库存,又可以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相比起政协委员提案的高屋建瓴,基层代表的关注点往往更加具体,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都正式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赣县五云镇党委书记明经华时常深入赣南农村调研,寻找精准扶贫的良方,争取提前完成全面小康的重任。
明经华:我们已经实施扶贫攻坚一年多了,有一部分贫困户脱贫了,但是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实现脱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所以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把问题的症结找出来,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真正使贫困户脱贫。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产业扶贫,只有产业发展壮大,才能带动农民真正实现脱贫,实现自我造血。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广西代表团,昨天中午乘飞机抵达北京。广西团的代表多数为壮族,还有汉、满、京、侗、苗、毛南等民族。代表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所带的议案都是和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精准扶贫、教育公平、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
刚抵达北京,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异决很是激动,表示今后要在扶贫、国企改革等工作上下功夫:
周异决:很激动,一是有“十三五”规划,今后五年怎样干,就看这个了。几个方面:扶贫;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特别是扶贫,去年总书记专门要求我们百色,五年之后,要跟全国,同步小康,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硬任务。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各地区要确保在未来五年之内,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新问题与新挑战,代表委员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唯有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方能不负百姓重托,让大时代下的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