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学校周边垃圾食品隐患大

食品产业网 2010-01-25 17:01 食品
去年末,北京市妇联、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共同发布的全国首份农村儿童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指出,儿童食

  去年末,北京市妇联、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共同发布的全国首份农村儿童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指出,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严峻。据调查,7岁至14岁的孩子,自己购买食品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意识,买零食吃通常只考虑是否好吃,并不关注质量和卫生问题。对此,逾九成受访家长担心儿童食品安全现状,有六成家长对孩子自己购买零食的行为尤为担心,但家长们也为如何在这方面管教孩子犯难。

    在广州,很多小学周边都开有小卖部,那么,这些以学生为消费对象的小卖部里卖的都是些什么零食、什么玩具?是不是正规厂家出品的呢?这些零食和玩具有什么问题?会否对孩子的安全形成威胁?学生家长怎么看?近期,本报记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低价粗糙零食热销

    本月13日中午,记者来到广州大道南某小学,午休铃声响起不久后学生们涌出校门,校门口两侧的小卖部被身穿着绿色校服的小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兴致盎然地在小店门口的纸箱上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食品。之前,记者曾多次到该学校进行采访,每次前往都可以看到孩子们蜂拥而至的状况。

    王先生的小店就开在小学门口右侧,他说摆在店门口的零食是最畅销的。记者看到,小店的纸箱里有麻辣的肉干、煎炸的面筋、腌制的卤肉、烘烤的薯片等等。这些零食包装简陋,有些包装摸起来很油腻,个别零食的袋口没有封严。记者在冰箱里还发现仿果粒橙包装的卓福牌“幸福酷果粒粒”、仿冰红茶的“冰爽茶”和“幸福酷牛”饮料等,这些饮料瓶子很软,配料注明只有水和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剂,看起来十分山寨。

    在众多零食中,一种名叫“五彩绳”的糖果吸引了记者。该零食表面演示标签上写明:此产品可以当成健身娱乐的“多彩绳”;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变成给朋友一鞭的“霸王鞭”;可以是围成动物编彩花的“七巧绳”;可以套在手上玩花绳“翻绳”;可以绑在身上“调皮吃”;还可以是两个好朋友一人吃一头的“双人吃”。另有一种“手指魔鬼糖”是专门套在五根手指上舔吃的。家长都表示这些零食的吃法太不卫生。

    据王先生介绍,他店里的零食都是0.5元一包,一天能够卖出200多包。这些零食入货的价格在0.35元左右,他隔几天便会去一德路取货。

    小学门口小店生意都旺

    而饮料类的产品则是直接送货上门,在江南西开店的陈先生每天都会卖清箱,第二天又要打电话给供货商送货。“家长肯定不会让吃的,都知道这些食品热气,不过学生爱吃,销路好肯定会入货来卖。”陈先生笑着说。

    本月12日傍晚5时许,记者在沙河小学也看到许多小学生挤进学校后门的两家小店买零食。据了解,市内多家小学都有这类情况,这些开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通常连门牌都不设,卫生状况差,但学生们似乎对此毫不介意,一下课便都挤了进去。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广州大道南某小学门口有小孩子玩着“水晶宝宝”,此前有媒体报道,这种玩具对孩子的身体有害。三年级的小黄拿着一瓶绿色的液体,里面浸有上百颗“鱼蛋”和半颗胶囊状的东西,几个小伙伴正在交换养“鱼”心得。小黄告诉记者,他的“水晶宝宝”是在校门口的永×玩具店里买的。该产品在附近其它几所小学旁的商店里也有发现,不过名字和形式大不相同,记者发现有名为“玉玺水晶土”的,有以英文字母命名装载在小胶袋里的。

    记者走访了市内约十所小学,发现各小学门口的小店生意都很不错。记者在江南新村第一小学边上的文具店看到,店主陈先生特意放了一个卖香辣零食的箱子在门口。交谈中陈先生还提议记者可以开一个这样的店,生意很旺。

    质量无保证商家直言“假”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个店主都表示,他们这些零食的来源都是一德路的批发市场。

    据了解,一些小学附近小店所售零食很多包装上没有注明卫生许可证号,而一些标有此类号码的商品在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上却无法查到,更有一些零食连生产日期都没有标注。为了解这些零食的相关情况,记者走访了零食批发地一德路。

    一德路海中宝批发市场的广州润丰商贸城专门批发儿童零食和玩具。据里面一个档主介绍,香辣类零食是这里批发量最大的,每包零食0.2元左右。在一德路的德诚综合市场里也有这类小包的香辣食品出售,一名货主告诉记者,他的货主要销往海珠和天河一带,香辣类的零食总是最畅销的。当记者问及有没有肉干类的零食卖时,他反问记者要真肉干还是假肉干,“小学生能够买得起的肉干大多是假肉干,厂家用豆制品做成形之后,再加上香料和色素做成的,成本较便宜,卖出去自然也便宜”。

    外包装差容易脱落

    为证实零食包装袋上的信息是否真实,记者按照包装上的电话逐一打给各零食厂商。生产“魔鬼手指糖”的潮安县绿茵食品厂负责人说,他们目前只生产这一种产品,主要销往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一天发货十几箱,而发往广州的一天只有一箱。虽然很多家长反映糖果套在手指上的吃法很脏,但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这比从袋子里拿出来吃卫生。不过,记者买了几个“魔鬼手指糖”,发现外包装的保密性较差,而且容易脱落。

    卓福牌“幸福酷果粒粒”的生产厂家在佛山南海。该饮料由纯净水及食品添加剂如安赛蜜、甜蜜素、糖精钠等做成。“幸福酷果粒粒”饮料瓶胶质柔软,瓶身上还保留着“果粒橙”原商标,但容量只有268毫升,比原“果粒橙”的瓶子小一号。“幸福酷牛”饮料瓶上标着“混合型无糖果饮料”的字样,记者按上面包装上电话打过去询问,对方一听到询问“幸福酷果粒粒”和“幸福酷牛”这些产品,还没等记者说完就直接挂了电话。

    玩具多无牌无说明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在海中宝二楼和三楼的玩具档里随处都有“水晶宝宝”出售,不过名字并不叫“水晶宝宝”,而是改名叫“玉玺水晶土”等。这类玩具除在包装上标有名字外,并没有生产厂家和产品介绍。据2076档老板介绍,这些浸水可以变大的“水晶土”都是浙江一些小作坊做出来的。在海中宝中很多玩具都只有名字,并无其它说明,一种名叫“泡泡水”只装在一个没任何注释的瓶子里,很难分辨出是玩具还是食物,经老板介绍后才知道,这一种是吹泡泡用的玩具,不可食用。

    各方说法

    卫生厅食安处:广东未有儿童食品安全调查

    本月15日,记者采访了省卫生厅省食品安全协调处的一位姓甘的女士,她称,卫生厅每年都会在学生开学期间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餐饮店及士多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店铺责令其进行整改。但是记者在网上查询却发现相关信息十分匮乏,只有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除了在2006年第2季度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部分小型冷饮生产企业的产品存在菌落总数、甜蜜素等多项指标超标,以及一些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用甜蜜素代替白糖等问题,为确保“六一”期间孩子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对饮料、雪糕、果冻等儿童食品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外,此后极少对儿童食品安全进行过执法检查。而2006年的那次专项执法检查的结果是:产品质量问题令人担忧:部分饮料企业生产条件恶劣。甘女士称,目前广东未做过关于儿童食品安全方面的调查,在问及广东儿童食品安全现状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省卫生厅正在进行职能调整,具体的情况尚不清楚。

    家长:垃圾食品“魔力大”孩子偷偷买

    “孩子爱吃零食,而且现在孩子手里都有零用钱,没法知道他会买什么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家长崔女士说,她的孩子在江南新村小学就读,她曾看到一些零食只标有名字,而厂家、保质期等信息却没有。“这些零食一看就知道是热气的,质量肯定不怎么样”,崔女士平时坚决不会让孩子吃这类垃圾食品,但是有时候孩子还是会偷偷买。

    家住林和西的梁姨是老广州,她从来不给孙子和孙女吃这种热气的东西,害怕这些食品会导致孩子发育不良。

    在越秀区五羊小学门口接孩子的林妈妈传授自己应对孩子嘴馋的经验时称,她平时会将一些糕点面包之类的卫生零食放在孩子书包里。孩子在广州大道南小学读书的钟妈妈告诉记者,她每天接孩子放学时也会准备一些东西给孩子,但校门口的那些小零食对孩子却有神奇的魔力,孩子经常吵闹着要去小店买东西。她此前也买过一些玩具给孩子,但基本上玩不到两天就坏了。钟妈妈也看过贪玩的孩子用脏兮兮的手吃手指糖,她的第一感觉就是“脏”、“不卫生”。

    记者在几个学校采访了30多名家长,其中九成的家长曾制止孩子购买类似的零食。此外,一些学校在开家长会时,也经常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尽量少给孩子零花钱去购买这些不健康的食品。

    专家:应重视零食出厂质量管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场上所谓儿童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生产原料来路不正、产品化学物质种类和数量增加、农药残留、添加剂量大或使用不当等。其中尤以添加剂问题较为严重。儿童脏腑稚嫩,对刺激反应敏感,解毒排泄功能弱,不慎摄入问题食品会影响健康,严重的将造成极大危害。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营养科主任谭荣韶告诉记者,吃不卫生的食品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严重者甚至中毒死亡。“在热销的零食中多半是油炸食品,这些食品营养不全面,小孩子经常食用会因摄入热量过高而导致肥胖,也会因影响正餐而导致发育不良。如果从小就养成吃零食的习惯,这种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可能在小孩子成人后引发糖尿、高血糖等慢性病”。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系主任吴晖教授告诉记者,儿童食品应该重视其卫生安全管理,首先食品的塑料使用上也值得注意,一般会分为食品级和工业级两种,正规的厂家生产需采取食品级的塑料,但市场上也有一些小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工业塑料,这对人体的健康就会有影响。而在饮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安赛蜜和甜蜜素等一般是没有营养的,在人体内也不代谢。吴教授指出,儿童零食市场应重视零食的出厂质量管理,加强监管力度,“生产厂家在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是对儿童食品监督和评价的根本依据,如果没有则可视为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在市面流通,并应给予撤查”。

    特别提示

    儿童食品安全十大隐患

    近年来,以儿童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儿童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在儿童食品消费中存在着一些隐患,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

    “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过分迷信洋食品

    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多吃营养滋补品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乳饮料代替牛奶 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

    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

    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长期食用“精食”

    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过分偏食

    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链接

    ●2007年12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乐红乡乐红村完小的4名小学生,因食用某油炸方便面中毒身亡。

    ●2008年9月26日,虎门某学校4名小学生疑吃了校外不洁食品出现眩晕、冒冷汗等症状。

    ●2009年3月23日,巢湖市无为县严桥镇坡坝希望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因食用13袋零食“大刀肉”中毒,不幸身亡。

    ●2009年9月29日,哈尔滨市双城市第七小学的三名学生因食用零食“兰州小辣卷”,出现呕吐、抽搐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