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年酒里的礼俗
风到过年飘酒香,酒香里弥漫着撩拨心肺的年味儿。 这年味儿氤氲在不同寻常的礼俗之中。 据《战国策魏策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从这里记载的仪狄造酒说算起,酿
风到过年飘酒香,酒香里弥漫着撩拨心肺的年味儿。
这年味儿氤氲在不同寻常的礼俗之中。
据《战国策·魏策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从这里记载的“仪狄造酒说”算起,酿酒,饮酒,在我国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酒文化,也形成了许多传统性的酒俗和酒礼,过年用酒的礼俗就包含其中。
从传统的酒俗酒礼来说,一般场合讲究“拜(天)、祭(地)、啐(尝)、卒(干杯)”这四个字。可过年用酒不同于一般场合用酒,也有别于其他过节用酒,更不是平时胡吃海喝式的用酒,它在使用时非常讲究一种特殊的而且近似固化的礼数。这也是它承载着浓浓年味儿的主要缘故。
儿时在老家过年,听读过私塾的爷爷讲过酒礼,也跟着爷爷一步一步地学过酒礼。得知古往今来,过年的酒礼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场合:一曰祭祀用酒,二曰待客用酒,三曰守岁用酒。三种场合下面又有不同的小场合。比如说祭祀用酒,又分为祭先祖(逝去的前辈)、祭神灵(天、地等)、祭贤圣(如文家祭孔子,武家祭孙子,商家祭关公等)三种小场合。
从《周礼·天官·大府》中“邦都之赋,以待祭祀”“五齐三酒”的记载看,酒一出炉就与祭祀结缘,特别是到了年节,酒更是成了祭祀的不可替代的主要用品。所以说,祭祀,是过年用酒最高贵的礼仪,也是最讲究礼俗的仪式。
我出生在贫穷的农村,长在寻常百姓之家,从小过年看到的、参与的、记住的多为祭祀先祖和祭祀天地的酒礼——
祭祀天地:大年三十,日头刚落,家家户户便把当天井(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在刷洗焕新的天堂(乡下人用舌尖发音,管“堂”念‘ta’。说是天堂,实际上就是把一块木板子架在墙上,上面贴一张玉皇大帝的画像,让其代表天、地诸神),点上两支蜡烛,挂上一盏大红的灯笼,待端上两碗热腾腾的饺子,家中辈分最高的老人洗手净面,烫上一壶年酒,举过头顶放在天堂上,同时敬上三炷香,一炷敬祝天,一炷感恩地,一炷祈愿人,长辈人喊一声“磕头”,全家人整衣漱面,跪在天堂下磕头三个,代表三个祈愿:一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全家安康,家庭和睦:三是鸿运当头,家事兴旺。接着燃放一挂大鞭,告诉天、地诸神,俺家给你们上供了,荫风惠雨可想着俺家啊。这一套仪式下来,其中的年味儿,长到多大也忘不了。
祭祀先祖:大年三十天不亮,家中男丁就早早起来,先是认真洗手净面(这一步体现对祖先的尊重,万万忽视不得),供好家堂(记载着各代祖先名讳的挂簿);然后出门走到祖先坟前,双膝跪下点上一炷香火(寓意一心一意),念叨着“请爷爷娘娘跟着我回家过年”,起身捧着香火领爷爷娘娘到家堂前落座;家中辈分高的,整冠理衣,满上三杯温热的年酒;最后全家磕三个响头,双手合十,祷告一些“请爷爷娘娘来家过年啊”“保佑子兴女旺,家中平安啊”的话语。祭祖结束后,大人孩子还要静默些许,大人不能高语、孩子不能乱跑,以免打扰了祖先享用年酒。这些礼数,令人蛮有报效祖宗、感恩先人的仪式感,体会到和其他节气不一样的祭祀先祖的情感。
年里用酒招待客人,也是人世间传统的年俗之一,也是人们最热衷的年事之一。《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就这样描写了年里招待客人的情景:“王夫人和凤姐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们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居家以俭,待客宜丰。”是中华民族待人接物的优秀传统,富贵人家如此,贫穷人家也是这样。尤其是过去困难时期,乡下人年里的酒,自己可以少喝甚至不喝,但待客是不能少的。乡下人年里待客的酒礼虽算不上多么风雅,甚至还有些“土”味,如男女不能同桌,父子不坐同席,但也是礼貌周全,其乐融融:到了饭时,主人将炕席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新鲜的垫布,把吃饭桌子往炕上一放,酒壶一蹾,邀请客人入席,按照辈分、年龄依次给客人斟酒;客人呢,先给主人的高辈在家堂前磕头拜年,然后依照辈分高低、年龄大小入席,一切都是彬彬有礼,充满亲情友谊。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这是南朝梁代诗人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中的诗句,说明自古以来除夕守岁用酒,也是流传广泛的年俗之一。不过,守岁用酒乃一家一户之事,家人团圆、无拘无束,酒礼虽简单了许多,但起码的礼数也是讲究的——长辈上座、后辈伺酒、先敬长辈、后互祝福。这里有一事是非常讲究的,守岁用酒时不能说“没了”“完了”“少了”“跑了”等讳语。小孩子不注意说走了嘴,轻者连说三个“呸”,重者被大人责备,还可能被罚到一边不让吃好吃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下,各色酒水都已进了普通的家庭,即使是老家的农村,过年的酒类也多了,酒品也好了。但是,我每次回去过年,看到的却是用酒的礼数少了,自然也少了些许的年味儿。我不是复古主义者,也不是厚古薄今,但我觉得年里用酒,特别是祭祖用酒,还是讲究些礼数好,它可以简化,但不能没有。因为,此中不仅包含着对先祖传宗、养育的感恩,也包含着不愿湮没的年味儿。
(李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