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产啤麦质量亟需提高

华夏酒报 2008-05-30 09:34 啤酒
在中国啤酒业迅速发展的拉动下,啤酒大麦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在整个啤酒行业认为应扩大国产大麦使用比例,减少对进口啤酒大麦依赖度的共识下,我国的制麦业却稍显滞后。 国产大麦同进口大麦相比,在诸多方面尚存在差距。日前,哈尔滨龙垦麦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

在中国啤酒业迅速发展的拉动下,啤酒大麦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在整个啤酒行业认为应扩大国产大麦使用比例,减少对进口啤酒大麦依赖度的共识下,我国的制麦业却稍显滞后。
     “国产大麦同进口大麦相比,在诸多方面尚存在差距。”日前,哈尔滨龙垦麦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本华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了国产啤麦使用比例稍显滞后的根源。
    杨本华将影响优秀啤麦发展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啤麦数量增长迅速,但质量提高缓慢。近几年来,我国啤酒大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尤其是新兴的内蒙古产区,面积由起步之初(2004年)的不足10万亩,到2008年有望突破300万亩。同时,国产啤酒大麦的使用量也由2001年的60万吨,扩大到2007年的280万吨。但与数量相比,质量提升却较为缓慢。主要表现在啤酒大麦专用品种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与澳麦、加麦、法麦等进口啤酒大麦品种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质量也不够稳定,地区间、板块间、户与户间质量差异较大,使啤麦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对啤酒大麦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目前的啤酒大麦基地建设,基本靠农民自身投入。啤酒大麦对于国家来说属于小作物,由于国家对大麦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导致在品种研发等许多方面投入不足,企业对啤麦基地的投入更是有限。

     优良啤酒大麦品种是生产优质啤酒大麦的前提和基础,必须给予保证。对此,杨本华呼吁:“对品种研发的投入应该走多元化道路。”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培育优秀啤麦品种需要科技人员的全力以赴,并积极发挥大麦科研机构的作用,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一些麦芽企业还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整个产业链还不顺畅。如果啤酒企业、麦芽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起来一起攻关,既可以借助许多企业的国际、国内关系,引进先进的品种、品系、育种为我所用,又可以和企业联手,进一步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

     尽管在国产啤麦的品种品质的研究上,相关科研单位已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但还有许多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亟需解决。例如:啤酒大麦的品种标准对我国啤麦采购、生产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遗传背景却决定了啤麦品种的质量。业内专家称,在成产过程中,通过使用人工杂交和选择使基因重组、新基因型纯和,可使其具备优良而稳定的基因背景。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在啤麦生产发展方面困难重重,但从没有停步。据悉,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都在一些科研项目中安排了啤酒大麦的育种等科研经费。一些优势区域的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政策,使一些产区的产业优势初步显现,也为缓解我国啤酒原料的供需紧张关系做出了贡献。国内的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垦区正在逐步成为国内大型啤酒企业的货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