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粮苦荞酒:工业化背景下的民间之美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趋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铁蹄的驱赶与现代技术的合谋下,商品设计与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商品中的手工元素、民间趣味元素逐渐消失,这使得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成为千篇一律、高度同质化的复制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商家的胜利,也是消费者的胜利,因为商家通过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消费者也因此获得了价格更为低廉的商品。
但中国“物极必反”的道家哲学似乎也在商品营销领域体现着它真理的普适性。纵观世界商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传奇:一些带有家族、手工、民间基因的商品在全球化的时代反而大放异彩,虽价格高昂,消费者却趋之若鹜。如法国拉菲等传统酒庄、意大利某个小镇上的传统手工皮具、日本京都的某个巷子里的家族拉面馆等等。
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商业逻辑是:
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带有民间传统手工元素的商品正在变得难以复制与稀缺;
二、实用、价廉,甚至品牌,对日益兴起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已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质量及商品所承载的价值主张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
在中国的传统商品中,白酒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传统国货之一,因为无论是它的技艺文化,还是与之相配套的礼仪文化,可以说是世界仅此一家,自成体系。但是,在急功近利的商业浪潮下,这个体系面临着瓦解的危险。
一是生产者的急功近利,传统手工酿造作业中与自然时序严丝合缝的繁琐工艺正在被抛弃,对工艺的传承、对自然与时序没有了敬畏之心,产品中的“传统文化”快速退隐,“工业复制”过度彰显;二是消费者对工业化的不信任,导致了消费者对白酒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其最终结果是两者的“心照不宣”,合谋导致了白酒文化的“礼崩乐坏”。这种礼崩乐坏导致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输”,一方面,生产者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广告、让利成为不可或缺的市场春药,营销成本深不见底;一方面,成本的加大,必然会出现“快餐式”的次品、伪品,最终受害的是终端消费者。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白酒的商业生态,甚至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或许我们不应那么悲观,在中国的白酒界,至少还有一些有意或无意的坚守者,他们是工业化的异类,他们在保存着中国酒文化的火种。湖北监利粮酒便是这些坚守者的一个典型标本。
在中国白酒版图上,消费者往往忽略了江汉民间板块,而这里是中国的鱼米之乡,是故楚文化的发祥地。除了悠久的历史,这里的白酒酿造技艺有着极为鲜明的民间及地理文化个性,比如荷叶在发酵中的运用即是该地独有的民间工艺,监利粮酒酒业生产的“监粮苦荞酒”便是这种民间传统工艺传承的结果。它实质上就是一种地方民间手工艺品创作,首先,它是一次灵感突发的率性而作,不预设结果;其二,它创造性地运用了当地荷叶参与发酵,为产品深深烙上了两湖平原的地理文化烙印;其三,它创造性地继承了千百年来中国的白酒发酵工艺,采用黄酒淋醅,高低温曲混合发酵。
因此从工艺文化上说,监粮苦荞酒与传统年画、传统刺绣一样,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民间工艺作品,它所承载的是荆州民间的生活记忆、生活智慧与生活情趣。如果说白酒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语言,那监粮苦荞酒则是荆州的民间方言,其香其色,暗藏着原汁原味的民间智慧与江湖玄机。
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我们相信,有了坚守者的作品,必然会有知音的慧眼,有了坚守者与知音的默契,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洪流中,中国白酒必将成为一匹耀眼夺目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