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行业发展道路还很长
根据中国政府2008年7月公布的中国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的政府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在可以生产1500余种原料药,各个药厂通过原料药/仿制药的生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非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GMP/GLP)的知识和经验。新药开发也有一定进展,从1998~2007年,共有78个独立开发的一类新药获得批准。同时,国家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包括药物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及GMP/GLP)新药保护制度和药品分类制度也日趋完善。
此外,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增加,已经由1998年的137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007年的6679亿元人民币。1998年的医药贸易出口额为34亿美元,2007年上升到246亿美元;进口额1998年为15亿美元,2007年为140亿美元。
尽管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制药行业中的优等生,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道路还很长。
目前,只有很少的国内药品注册是一类/二类新药,大部分还是以3~6类(仿制药等等)。在国际市场上(提供给欧美/日本厂商),出口药物还主要以原料药为主。迄今为止,在欧美市场上,除中成药以外,还没有任何来自中国的生物和化学创新药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最基本的原因是缺乏系统的新药基础研究,缺乏和国际接轨的全面开发/申报的经验,以及缺乏完善、成熟的市场销售渠道。
国际制药工业是一个高技术、高回报、高竞争的领域。尽管国际各大型公司的状况不完全相同,但大多数大药业公司目前都面临资金匮乏和新药贫乏的困境。新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公司庞大的内部研发力量并没有产生应得的回报,特别是从1980~2000年,尽管药品研究开发有急剧的增长,新药的数量并没有随之增长。各个大药厂越来越多地从中小型生物制药制品公司以合作开发或买入的方式获得新药。事实上,在2005年,大型制药公司和小型生物制品制药公司的合并价值只有约80亿美元。到2007年,大型制药公司和小型生物制品制药公司的合并价值就达到了230亿美元。
随着风险投资大规模的减少,很多制药公司还面临着严重的资金贫乏问题——在这方面,中小型公司比大公司的问题更严重。各个中小型生物制品制药公司还没有足够的管理力量和充足的开发项目作离岸外包以降低成本。中小型生物制药制品公司还面临员工经验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小型公司一般没有足够的资金招募经验丰富的战略研发管理人员——这也是为什么中小型公司和大药厂合作共同进行后期开发的的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窥到中国制药业的机遇所在。从资金来源来看,相对而言,中国制药公司受全球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较小,又极大可能会得到政府支持,并可以在一个或几个项目上集中资金和资源。从投资发展环境而言,全球整体经济环境使得很多中小生物制品公司的市场价值面临严重缩水。事实上,2009年的纳斯达克生物制药指数基本上和2002年持平。这也为中国制药公司走向世界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那么,中国药业究竟该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呢?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印度和日本公司的成功经验,比如:可以以成熟的大中型制药企业为依托,选择1~2家欧美生物制品公司,或一种/类技术平台/药物,通过投资/参股或其他方式,使得某家较为先进的欧美生物制品公司成为中国制药公司的分支/合作者。
在得到先进平台后,还要继续深化药物的研究。在关键位置上,可以考虑雇用有丰富经验以及超强沟通能力的雇员,以保证母公司整体利益和沟通渠道畅通。通过这种运作模式,还可以使中国制药公司得到药业研发和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并培养能够和国际接轨的一流研发队伍。
以上所描述的战略模式,类似于跨国并购中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是,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旨在获取核心技术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研发行为,是一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其根本目的是追求投资主体的战略利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益最大化。
这种新模式的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在集中于国际市场——从国际市场上获取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研发/完善,最终以国际市场为终极目标。
不可回避的是,高回报的高端新药研发市场也意味着较高的投资风险。不过,在制药行业里,投资风险也是可控的,具体方式是:建立一个可涵盖整个制药研发(医学/技术可行性)、市场评估(包括中国和世界),以及市场开发(包括各种合作)的具有出色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并通过各种不同的专业合同达到回报共享和投资风险共同承担。通过此途径,中国制药业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进入国际高端生物制药市场,中期内可以得到相当的回报,并为中国制药工业的长期国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