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图书奢侈包装7-29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现在的有些图书“档次”越来越高了:不仅所用材料越来越高级,出版式样越来越翻新,而且推介名堂也越来越多样。一位资深出版人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出版社的“新追求”:有些图书,不仅要用高档纸,甚至还用上了绸、布、皮。有的图书甚至烫金烫银,以示高贵。有的图书被装进礼盒,里面除了图书外,还放置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有的图书,被弄得金光闪闪,珠光宝气,真不知出版者是想让读者关注图书内容,还是想让读者欣赏这些装饰。
新闻出版界一位人士笑着对记者说,有的书大概是从有些月饼的包装上获取灵感,借用了一些保健品、食品的包装技巧吧。
过度“包装”,不仅在图书的封皮、扉页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版式设计上也有“突出表现”。有的图书,不仅要出平装本,而且要出精装本。不仅如此,有的图书还在开本上大做文章,以致图书的开本越来越多、越来越乱。而这些图书的开本与内容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必然联系,有些图书之所以选用大开本,完全是为了追求豪华气派。殊不知,有些开本不仅浪费纸张(剪掉许多边角料),而且不便于阅读、不便于携带、不便于上架。
当然,这些精心“包装”的图书,几乎都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贵得令人咋舌,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令一般读者“望书兴叹”。记者见到一本332页、33万字(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字)、内容也很普通的图书,定价居然高达160元。有人对如此之高的定价感到不解,反复观察才发现它的特别之处:一是由名人题写书名,二是使用了特别的印刷工艺,三是书皮使用了坚固、耐用、美观的材料。记者了解到,有的图书因为加了特殊“工艺”使出书成本无谓加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本印刷5000册的图书,因为在书皮上采用了激凸技术,平均每本书要增加0.30元费用,而动用布、绸、皮等材料,再烫金烫银所需费用就更多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精心包装的图书,不是公款购买,就是免费送人,有的书送人都送不出去,几乎没有人愿意掏钱购买。有的出版社积压最多、占用流动资金最多的也是这类图书。某地搞纪念活动,为每一位嘉宾都赠送了一套红绒封面的高档出版物,实指望他们都会爱不释手。孰料,这些“粗心”的嘉宾在离开宾馆时,竟都不约而同地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遗忘”在了房间里。有关人员只好收集起来再转送本地人,但也并不如编辑者、出版者想象的那样受欢迎。
最近,记者在一份内部刊物上看到,某出版社好几位责任编辑的差错率都在万分之二以上,感到很意外。有位审读员在审读一本书后,痛心地写下《赫然千处错,伤心一卷书》的审读报告,因为这本装帧讲究的图书,差错率竟高出有关规定的百倍以上,令人难以容忍。
有关人士认为,因过度追求“包装”、过分讲究华丽而忽视编校、放松监管,以致错谬百出,完全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一本书,是否有价值、价值高低,起决定作用的是它的内容,而不在它的装帧是否豪华、包装是否讲究。因此,要把精力、时间、财力用在该用的地方,下对工夫。
某新闻出版局负责人对记者说,图书的价值不在如何编排、包装。内容不好,再好的包装也没有用。豪华包装的图书之所以越出越多,是因为许多人都有一些错误认识。有些人认为,书出得越漂亮,越能得到领导的赏识、编辑和作者越有面子、读者才会越看好,有的包装、编排甚至是冲着评奖去的。
出版图书过度追求豪华,有的是慷国家之慨,有的是耗单位之财,有的是趋个人之利,有的是出于不纯动机,无论哪一种都是有害的:既无谓地消耗资源,又浪费大量时间精力,更助长各种不正之风,所以,业内有识之士希望通过记者呼吁刹一刹这种风气:出书的单位和个人,不要为过度包装慷慨解囊了,还是把出书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吧!各出版社之间、各责任编辑之间,也不要在这上面攀比、较劲了,还是在出高质量的书、出差错少的书上多下功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