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酒业去泡沫化的一剂良药
在2008年发端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沿海成为重灾区。
广东历来是中国酒水重镇,2005年全省饮料酒市场销售收入超过180亿元,2008年超过220亿元,市场份额占到全国市场的10%左右。以葡萄酒为例,国产葡萄酒每年以1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2007年业界估计广东全省国产葡萄酒销量已经超过200万箱,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然而,葡萄酒行业的盛宴似乎在2008年画上休止符。市场反馈的信息表明:2008年中秋节以后葡萄酒传统老三强张裕、长城、王朝市场销量都有两位数的下降,而一些二线品牌跌幅更大,葡萄酒牛市格局下市场参与者皆能获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恶劣的市场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外部环境一“感冒”,我们就患“肺炎”?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渠道、组织、团队如此缺乏“免疫力”?
事出皆有因。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大程度来源于金融监管阶层对风险的漠视和华尔街的贪婪。在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破产后,美国经济本应经历一次萧条,而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监管层却以过度低利率刺激经济,造成流动性的严重泛滥,美国经济在借债度日中饮鸠止渴,最后不得不跌入十八层地狱。
和美国金融风暴源于流动性泛滥相似,中国葡萄酒转摘于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沉渣和泡沫。
一是过度包装。众所周知,国内葡萄酒企业大规模栽培葡萄树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代干型红酒才大规模上市。某些葡萄酒企业中,从美国、智利、阿根廷等进口原酒分装已经是潜规则,“洋垃圾事件”即是明证。奇怪的是,某些企业在宣传时却动不动就“百年XX”、“XX年老树”,以致于“永远都卖不完的1992年份酒”成为行业笑柄。
二是终端万能。一句“决胜终端”,让无数拓市无门的酒水企业顿觉拥有了“葵花宝典”。于是,进场费从无涨到10万,从10万涨到50万而且仍在创新高。终端索要费用时的必杀技是:“XX竞争品牌包场费出到XX万了,做不做,不做就没有销量了”。酒水企业如果掏了进场费最终达不到销量,终端又会说:“做品牌宣传嘛,XX给了大笔公关费用,谁叫你们公司跟不上呢?”卖酒仅仅成为企业砸钱的比拼,某种程度上,酒水企业被终端“绑架”了。
而今,金融危机来了,销量下降,市场萎缩。如果酒水企业仅仅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太平洋彼岸,实在有强词夺理的嫌疑。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迅猛发展让我们忽视了自身累积起来的泡沫,这次金融风暴就是酒类行业去泡沫化的一剂良药。否则,任凭泡沫泛滥,终有一天会成为危及行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作者:朱浪
- 上一篇
Patrón龙舌兰免税渠道销量看涨
Patrn烈酒公司称,虽然眼下国际机场旅客数目下降,但今年Patrn龙舌兰在机场免税店的销量有望达到两位数增长。 3月底,Patrn烈酒公司将在美国南方海港城市 FT Lauderdale的机场免税店内开展鸡尾酒推广活动,以展示Patrn银龙舌兰的可调来源华夏酒报和性。活动内容包括买
- 上一篇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波及面最广的产业之一,能否在经济寒冬中迎接挑战,化被动为主动,变困境为机遇,迎难而上,踏浪而行? 在第8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以应对危机,开启信心之旅为主题的2009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于3月25日召开。业内知名专家、终端零售业高管及生产企业领军人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