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白酒”部分品种跌幅超过50%
白酒证券化作为跨界资源整合商业模式,一度曾被视为白酒销售的一种全新模式。但是,今年以来,标榜为“像炒股一样炒酒”的“纸白酒”遭遇寒冬,部分品种跌幅超过50%,陷入破发潮。“赶金超银”的白酒投资神话也随之破灭。
无序扩张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的上市酒品说明显示,截至11日,12只发行的酒品中有4只“破发”。其中“水晶舍得2012珍藏版”发行价为780元/500ml,截至11日的价格为346元,下跌超过50%。而“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发行价格800元/500ml,截至11日的价格为380元/500ml,相对发行价下跌52.5%;“中国强古井贡酒(000596,股吧)年份原浆2012珍藏版”发行价格860元/500ml,截至11日的价格为420元/500ml,同样“破发”腰斩。
“纸白酒”是指按证券市场“上会-审核-路演-发行”等流程,将白酒“证券化”成投资品,“披上金融外衣”后的白酒,可在酒交所交易。作为一种创新型投资品,借着近几年白酒市场的“牛气冲天”高端白酒价格疯涨的东风,在各地酒交所大力吆喝中开卖。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副总裁陈玲清表示,“纸白酒”刚推出时,“一下子就很热,像"打新股"一样。”在此背景下,国内相继成立10余家白酒交易平台。
记者了解到,2009年9月,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推出“国窖1573高端定制白酒收益选择权理财产品项目”,成为国内首款以定制级白酒为收益选择权的理财产品,这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推出后火爆异常,半天之内就将两亿募资预约完毕。在随后的几年中,“纸白酒”作为一种新的理财品种开始流行。2011年以来,多家白酒交易所扎堆成立,众多白酒理财产品更是在2012年白酒投资最为疯狂之时蜂拥而出。2012年初,贵州白酒交易所成立,数月后即发行了第一只白酒产品“国台珍藏2012”。北京金马甲在2012年更是连发3款白酒投资产品。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一共发行了12款酒类投资产品,其中9款为白酒产品,3款为红酒产品。
“在国外酒品收藏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美、英等国均只有一家交易中心,且专注于进行资源优化流通,我国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平台不对价格波动负责。”国内白酒专家铁犁认为,国内酒交所即使不算“开得太多”,也要经历残酷淘汰,最后生存的不过是2~3家。
2011年,国务院就在《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中提出,应规范各类交易场所名称、交易方式及审批程序。按照有关部际联席会议要求,各地应确保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清理整顿工作。然而,相关产品仍有“越清理越多”的趋势。
制度缺陷严重
但在塑化剂事件、三公消费限制等打击下,今年白酒市场出现量价齐跌局面,“纸白酒”也无法独善其身。
记者发现,目前“纸白酒”陷入交易冷淡期,每个白酒品牌的交易产品一半以上处于库存状态,不少产品零交易。交易活跃度不够,也造成出手变现难的尴尬局面。
业内专家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目前大多数交易平台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投资标的标准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公正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金融配套制度都有待完善。”
瑞银证券白酒行业分析师王鹏也指出,酒类交易平台制度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产品标准不足,以及产品保真制度设置未经考验,在产品稀缺性上没有好的制度体系,监管处罚厂家违规的制度也未构建。“"纸白酒"增值功能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白酒企业配合,控制收藏级白酒的产量和出厂价格;另一方面需要时间积累。而最值得关注的稀缺性,只有通过交易平台和酒企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王鹏说,目前最大的难度在于酒企的自律,若不能控制扩大高端产量的野蛮冲动,导致酒品稀缺性被破坏,最终交易平台和酒企将会自食双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