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打假为何偷偷摸摸?
葡萄酒打假为何偷偷摸摸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食品产业网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制假售假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立即派出督查组赶赴河北,督导地方进行查处。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耗费很多精力去打假却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反而容易将自己的市场拱手让人。
打假难
因此,有葡萄酒企业不愿大肆声张自己的打假行动。
国内一家知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曾在某地发现一处大型葡萄酒造假工厂,经过多方努力,“李鬼”工厂虽然被取缔,真“李逵”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李鬼”工厂背景复杂,假冒的品牌葡萄酒在当地有较大市场份额,“李鬼”工厂被取缔的消息公布后,消费者猛然发现自己消费的是假的品牌葡萄酒,加上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因此直接选择放弃消费该品牌的葡萄酒,导致该品牌丧失当地市场。这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感叹道:“假的打死了,真的也活不了。”
对于打假只能偷偷进行的无奈做法,世界葡萄酒知名品牌“拉菲”相关人士表示理解。国内葡萄酒市场成长时间相对较短,消费者辨识葡萄酒品质能力有限,一旦传出某品牌假货很多,消费者出于恐慌,就算是货真价实的葡萄酒,也会退避三舍。
此前市场盛传,法国“拉菲”每年的产量只有20万瓶左右,但是中国市场每年消费的“拉菲”数量就有20多万瓶,表明市场上销售的“拉菲”不少是假货,这样的传言对真正的“拉菲”品牌是一种较大的伤害,“拉菲”品牌相关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拉菲’古堡酒每年的产量是2万多箱,20多万瓶,每年会有10%~20%的产量增减,另外‘拉菲’的流动性也比较强,会有一部分境外的产品也流入中国,因此中国消费的‘拉菲’数量多并不能表明假货多。”
虽然力证自己的“清白”,一瓶只要几十元的假冒“拉菲”对售价甚至超万元的真品“拉菲”构成的挑战越来越大,“拉菲”不再沉默,据湖南当地媒体报道,“拉菲”已经在长沙提起诉讼,状告深圳市金鸿德贸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医药集团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索赔50万元,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大张旗鼓为自己维权。
高利润,低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假冒伪劣葡萄酒在市场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葡萄酒利润率高,另一个是造假成本低。
今年上半年,王朝酒业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和42%;张裕A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产品毛利率则达到73.98%.高企的利润率吸引假冒伪劣工厂遍地开花。王朝酒业销售总经理贺汝军介绍,在国内葡萄的主产区如河北省昌黎和怀来、山东烟台等地,分布着大量生产葡萄酒的小工厂,其中一些为生产假冒伪劣葡萄酒大开方便之门。
贺汝军说,一瓶750毫升的假冒伪劣葡萄酒主要成本是作为包装物的盒子,总成本只要10元左右;王朝酒业的木桶陈酿葡萄酒,一般1000吨的原酒里面只有5吨左右才能放进橡木桶贮藏,一年半之后再由新桶换进旧桶贮藏,提升风味和口感,粗略计算,仅生产成本一项,一瓶750毫升的木桶葡萄酒就要40~80元,加上税费、市场推广等费用,成本更高,假冒伪劣葡萄酒不需要支付这些成本,真、假葡萄酒的成本相差悬殊。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造假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葡萄酒封装需要打软木塞,这一工艺曾经难倒了一些造假工厂,但现在已不成为问题;另外,一条1小时可以灌装60瓶、意大利进口的葡萄酒生产线只要60万~70万元;一些工厂从智利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一些便宜的葡萄汁兑水后出售,一般消费者很难从颜色、口感等方面分辨出真假;有些假冒葡萄酒,酒质十分接近正宗品牌产品,自己就可以打品牌,但是用别人的品牌溢价更高,连专业人士都不一定分得清。
张裕A有关人士说,应对假冒伪劣产品,张裕一方面通过品酒师在全国大量举办品酒会来普及葡萄酒知识,教育、引导消费者识别葡萄酒品质,另一方面,张裕在解百纳等中高端葡萄酒产品上引入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通过这一技术,消费者可以查询一瓶葡萄酒的原料出产地、葡萄采摘时间以及灌装生产线、储存仓库、经销商等全物流信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窜货”现象。
业内人士还建议,要解决国内葡萄酒的假冒伪劣问题,可以引入法国葡萄酒的分级制度。法国将葡萄酒分为4级,即法定产区葡萄酒(级别简称AOC)、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法定产区葡萄酒是葡萄酒最高级,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不能和其他产地的葡萄汁勾兑,得到专家认证后,才可以成为法定产区葡萄酒,售价上也理所当然高于其他三个级别的产品,这种分级制度使市场上的葡萄酒高低层次清晰,方便管理。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耗费很多精力去打假却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反而容易将自己的市场拱手让人。
打假难
因此,有葡萄酒企业不愿大肆声张自己的打假行动。
国内一家知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曾在某地发现一处大型葡萄酒造假工厂,经过多方努力,“李鬼”工厂虽然被取缔,真“李逵”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李鬼”工厂背景复杂,假冒的品牌葡萄酒在当地有较大市场份额,“李鬼”工厂被取缔的消息公布后,消费者猛然发现自己消费的是假的品牌葡萄酒,加上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因此直接选择放弃消费该品牌的葡萄酒,导致该品牌丧失当地市场。这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感叹道:“假的打死了,真的也活不了。”
对于打假只能偷偷进行的无奈做法,世界葡萄酒知名品牌“拉菲”相关人士表示理解。国内葡萄酒市场成长时间相对较短,消费者辨识葡萄酒品质能力有限,一旦传出某品牌假货很多,消费者出于恐慌,就算是货真价实的葡萄酒,也会退避三舍。
此前市场盛传,法国“拉菲”每年的产量只有20万瓶左右,但是中国市场每年消费的“拉菲”数量就有20多万瓶,表明市场上销售的“拉菲”不少是假货,这样的传言对真正的“拉菲”品牌是一种较大的伤害,“拉菲”品牌相关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拉菲’古堡酒每年的产量是2万多箱,20多万瓶,每年会有10%~20%的产量增减,另外‘拉菲’的流动性也比较强,会有一部分境外的产品也流入中国,因此中国消费的‘拉菲’数量多并不能表明假货多。”
虽然力证自己的“清白”,一瓶只要几十元的假冒“拉菲”对售价甚至超万元的真品“拉菲”构成的挑战越来越大,“拉菲”不再沉默,据湖南当地媒体报道,“拉菲”已经在长沙提起诉讼,状告深圳市金鸿德贸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医药集团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索赔50万元,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大张旗鼓为自己维权。
高利润,低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假冒伪劣葡萄酒在市场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葡萄酒利润率高,另一个是造假成本低。
今年上半年,王朝酒业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和42%;张裕A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产品毛利率则达到73.98%.高企的利润率吸引假冒伪劣工厂遍地开花。王朝酒业销售总经理贺汝军介绍,在国内葡萄的主产区如河北省昌黎和怀来、山东烟台等地,分布着大量生产葡萄酒的小工厂,其中一些为生产假冒伪劣葡萄酒大开方便之门。
贺汝军说,一瓶750毫升的假冒伪劣葡萄酒主要成本是作为包装物的盒子,总成本只要10元左右;王朝酒业的木桶陈酿葡萄酒,一般1000吨的原酒里面只有5吨左右才能放进橡木桶贮藏,一年半之后再由新桶换进旧桶贮藏,提升风味和口感,粗略计算,仅生产成本一项,一瓶750毫升的木桶葡萄酒就要40~80元,加上税费、市场推广等费用,成本更高,假冒伪劣葡萄酒不需要支付这些成本,真、假葡萄酒的成本相差悬殊。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造假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葡萄酒封装需要打软木塞,这一工艺曾经难倒了一些造假工厂,但现在已不成为问题;另外,一条1小时可以灌装60瓶、意大利进口的葡萄酒生产线只要60万~70万元;一些工厂从智利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一些便宜的葡萄汁兑水后出售,一般消费者很难从颜色、口感等方面分辨出真假;有些假冒葡萄酒,酒质十分接近正宗品牌产品,自己就可以打品牌,但是用别人的品牌溢价更高,连专业人士都不一定分得清。
张裕A有关人士说,应对假冒伪劣产品,张裕一方面通过品酒师在全国大量举办品酒会来普及葡萄酒知识,教育、引导消费者识别葡萄酒品质,另一方面,张裕在解百纳等中高端葡萄酒产品上引入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通过这一技术,消费者可以查询一瓶葡萄酒的原料出产地、葡萄采摘时间以及灌装生产线、储存仓库、经销商等全物流信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窜货”现象。
业内人士还建议,要解决国内葡萄酒的假冒伪劣问题,可以引入法国葡萄酒的分级制度。法国将葡萄酒分为4级,即法定产区葡萄酒(级别简称AOC)、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法定产区葡萄酒是葡萄酒最高级,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不能和其他产地的葡萄汁勾兑,得到专家认证后,才可以成为法定产区葡萄酒,售价上也理所当然高于其他三个级别的产品,这种分级制度使市场上的葡萄酒高低层次清晰,方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