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深度报道 > 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

涨知识!酒竟有281种别称,说实话,你能说出10种么?

杜康秘藏 2016-12-16 09:40 专题报道
在我大中华,自古以来,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酒是一种神奇的饮品,它能


    在我大中华,自古以来,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酒是一种神奇的饮品,它能使人如痴如迷。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杜甫是诗圣,也是酒圣;白居易留诗二千首,其中饮酒诗就有九百首。

    古代骚人墨客常在酒兴来时,给酒起了种种别称,有雅称,有贬义,还有隐谓;有根据酒的性状取名,有以造酒者为名,还有官衔,甚至圣贤也被列入,并将它融入他们的诗词作品之中,形成了绚烂多彩的中华酒文化。

    今天,就让我来带伙伴们一起看看酒的别称都有哪些?可不要惊呆哦!

    1、杜康

    杜康,华夏酿酒鼻祖,后借为酒之代称。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般若汤

    僧徒称酒的隐语。宋窦革《酒谱?异域酒》:“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3、碧蚁

    未过滤时酒面泡沫,呈浅碧色,借以代酒。吴文英《催雪》:“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4、冰堂

    古代美酒名,产于滑州。苏轼《送欧阳主薄赴官韦城》:“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

    5、冰蚁

    酒面上清澈的浮沫。借指美酒。清陈维崧《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唤取鸬鹚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咬春说饼,满船药玉,几瓯冰蚁。”

    6、泼醅

    重酿未滤的酒。白居易《初冬月夜得长句》:“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7、澄醪

    清酒。晋刘琨《答庐湛诗》:“澄醪覆觞,丝竹生尘。”

    8、翠樽

    亦作翠尊,饰以绿玉的酒器,或借代酒。曹植《七启》:“于是盛以翠樽,酌以彫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

    9、春

    唐时称酒为“春”。因饮酒后脸颊红润,满面春色,故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10、春醪

    春酒。陶潜《拟挽歌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11、醇碧

    一种色碧、味厚的酒。黄庭坚《醇碧颂》:“荆州士大夫家,菉豆曲酒,多碧色可爱,而病于不醇,田子醖成而味厚,故予名之曰‘醇碧’而颂之。”

    12、醇醪

    味厚之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

    13、醇酎

    味厚之美酒。邹阳《酒赋》:“凝醳醇酎,千日一醒。”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复置醇酎数斗于侧,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

    14、醇醴

    亦作“醕醴”.味厚的美酒。刘向《列仙传?酒客》:“何以标异?醕醴殊味。”

    15、醇酒

    味浓香郁的纯正之美酒。

    16、醇醨

    厚酒与薄酒,酒味的厚与薄。王禹偁《北楼感事》:“樽中有官醖,倾酌任醇醨。”

    17、醇醲

    醇浓,酒味浓厚甘美。汉焦赣《易林?艮之谦》:“黍稷醇醲,敬奉山宗。”

    18、丹醴

    仙酒。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来邀采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奏以箫管丝桐,饯令还家,赠之丹醴之诀。”

    19、钓诗钩

    酒之别名。言酒能激发创作灵感,故称。苏轼《洞庭春色》:“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20、冻醪

    秋后酿造、越冬后春天饮用的酒。



    21、冻醴

    冷酒。左思《魏都赋》:“清酤如济,浊醪如河,冻醴流澌,温酎跃波。”

    22、郫酿

    即郫筒酒。陆游《夜闻雨声》:“长缾磊落输郫酿,轻骑联翩报海棠。”

    23、郫筒

    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

    24、白堕

    本人名,代美酒。《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后因用作美酒别称。

    25、鹅黄(嫩鹅黄)

    谓鹅黄酒。黄庭坚《西江月?茶》:“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26、芳樽

    亦作芳尊、芳罇,为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晋书?阮籍等传论》:“嵇阮竹林之会,刘毕芳樽之友。”

    27、凫花

    酒名。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池》:“竹叶岛纡徐,凫花波荡漾。”自注:“凫花,酒名。”

    28、福水

    酒的别名。清翟灏《通俗编?饮食?福水》:“《留青日札》:‘酒曰福水,而陶翰林名曰祸泉。’按:《晋书?地理志》有福禄县,属酒泉郡,《水经注》所谓福禄水,由是县出也。俗呼酒为福水,当因乎此。”

    29、福贞

    酒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论其(酒)品格,亦止如苏州之福贞。”

    30、浮蚁

    亦作浮螘,酒面上的浮沫,借指酒。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蓱。”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



    31、顾建康

    酒的美称。南朝顾宪之,性清直。曾为建康令,甚得民和,时人因号醇酒曰“顾建康”,言其清且美。《梁书?止足传?顾宪之》:“宋元徽中,为建康令…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辄号为‘顾建康’,言醑清且美焉。”

    32、桂酒

    用玉桂浸制的美酒,泛指美酒。《汉书?礼乐志》:“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曹丕《大墙上蒿行》:“酌桂酒,鱠鲤鲂。”白居易《宴周皓大夫光福宅》:“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

    33、桂酒椒浆

    泛指美酒。《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清孙枝蔚《冬青行》:“桂酒椒浆前跪持,孤臣精诚天鉴兹。”刘师培《文说》:“桂酒椒浆,侈列宾筵之品。”

    34、桂浆

    指酒浆,美酒。《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王逸注:“斗谓玉爵。言诛恶既毕,故引玉斗酌酒浆。”洪兴祖补注:“《诗》云:‘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此以北斗喻酒器者,大之也。”谢朓《游后园赋》:“陈象设兮以玉瑱,粉兰藉兮咀桂浆。”元陈旅:“夕渚休兰櫂,春壶泻桂浆。”

    35、桂醑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沈约《郊居赋》:“席布騂驹,堂流桂醑。”魏征《五郊乐章?雍和》:“苾苾兰羞,芬芬桂醑。”苏轼《新酿桂酒》:“烂煑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明谢榛:“桂醑还成醉,萍踪不可期。”亦称“桂花醑”.唐苏鹗:“上每赐御馔汤物…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

    36、桂樽

    亦作桂尊、桂罇,为酒器的美称,亦代酒。《南齐书?乐志》:“桂樽既涤,瑶俎既薰。”《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菆涂既启,桂罇虚凝。”

    37、酤

    酒。《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38、含春王

    酒的美称。宋陶谷《清异录?含春王》:“唐末,冯翊城外酒家门额书云:‘飞空却回顾,谢此含春王。’于‘王’字末大书:‘酒也。’字体散逸,非世俗书,人谓是吕洞宾题。”

    39、汗酒

    烧酒的别称。因其是蒸馏酒,酿造时蒸气聚滴,如汗流出,故称。元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公子银瓶分汗酒,佳人金胜剪春花。”清翟灏《通俗编?饮食》:“按东坡言唐时酒有名烧春者,当即烧酒也。元人谓之汗酒。”

    40、寒醅

    冬季酿造,及春而成之酒。又称冻醪。唐萧遘《春诗》:“青旗问沽酒,何处拨寒醅?”欧阳修《秋晚凝翠亭》:“嘉客日可携,寒醅美新醡。”苏轼《送杨孟容》:“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



    41、和泉

    美酒名。宋陶谷《清异录瓷宫集大成》:“梁奉常和泉病于甘,刘拾遗玉露病于辛,泉甫别驾庆云春病于酾。”和泉、玉露、庆云春皆美酒名。

    42、洪梁

    美酒名,其产于洪梁县,故名。晋王嘉《拾遗记西汉》:“侍者见帝容色愁怨,乃进洪梁之酒,酌以文螺之卮,帝饮三爵,色悦心欢。”

    43、红友

    酒的别称。罗大经《鹤林玉露》:“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与儿子小酌红酒》:“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朱彝尊:“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猨翦烛,伴我夜深语。”亦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清梁绍壬《品酒》:“论其品格,亦止如苏州之福贞,惠泉之三白,宜兴之红友,扬州之木瓜。”

    44、花雕

    绍兴产的上等黄酒,因用雕花的坛子装盛,故名。



    45、花露

    酒名。王楙《野客从书》:“真州郡斋,旧有酒名花露。”

    49、懽伯

    酒的别名。元好问《留月轩》:“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懽伯。懽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懽,一本作驩。

    50、壶觞

    酒器,亦代酒。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