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矿泉水价格上涨明显
荷兰水作为专用词汇,曾一度指称由荷兰输入、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汽水。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消失前,得海运商埠之便的上海与广东,仍将夏日散卖的桶装汽水叫荷兰水。而在内陆尤其四川,情形却大为不同。仅成都及周边,其名便有“河南”与“荷蓝”等关涉地域与色彩的同音之讹;滋味也有别,只是柴门棚户在冷却的开水里加色素、糖精勾兑的薄荷水,并非沿海厂家生产的汽水。
每年夏季一到,荷兰水便在市井巷陌悄没声息地摆开阵势。一个长形木板加两根高脚条凳即成小摊,掌盘四周镶有两寸见方的细木条,铺上花格塑料布,可容一层薄水。洋气少见的玻璃杯规矩有序地站立当中,各自顶戴一片玻璃,韶光琳琅的形式感十分强烈。摊主不时往透明杯盖浇洒细水,仿佛甘霖的濡湿蓄葆,望望也生凉意。烧开的井水冷却、兑好盛于大铝锅,纱布蒙了搁在挡围下,旁置洗杯的清水瓦盆。卖得一杯,随即淘涤,瓷盅舀出掺上。由于“金贵”,装色素、糖精和薄荷油的小瓶揣在身上,用时刷把竹签沾沾,譬如染料,只一点,水体立马变脸。挨次摸过瓦棱的太阳和缓慢移下屋檐的阴影,将五颜六色的水杯抬举得格外晶莹。手摇芭蕉扇的妇人坐在摊后,意态慵怠而涣散。想不过了,脆喊两嗓,炽热的空气为之一凛。走得热气腾腾的路人应声放慢脚步,口舌生津,喉头几番暗动。
荷兰水以杯子大小作价,定位于两分和一分钱。平日里,摊前多半是小孩,大人偶尔光顾,不过喜欢端回去喝。逢场生意打拥堂,但对人丁多、食指繁的农家,要把一杯水端平确实不易。为让争着进城的孩子们都能奢侈一下,只好每人半杯,小的喝了大的喝。但弟弟妹妹此疆彼界的概念历来模糊,往往一口去掉大半。余下轮到哥哥姐姐,已啜尝不出所以然。久等的盼头满足后,眼巴巴的神情仍打埋不住。空杯亮亮,透释出当妈的黯然与苦相。随身瓷盅赶紧拿出,匆忙为家里老少打两杯,便急急将徘徊勾留的娃儿一个二个扯上回家之路。有名于市的买卖小有机巧,水杯从不满盈,总余一指空间留待买主纠缠、争讨。收了镍币,顺手丢向掌盘内角,其麻利洒脱与迟疑拖沓的几滴象征性添加适成反差。凉水概不返回铝锅,收摊前若剩太多,自然就成“买方市场”,两分钱可敷半杯或买三小杯。招呼的频率不觉加快:“荷兰水,玻璃盖;两分钱,吃凉快。”就有赶集的庄户人家,散场很久才过来。而城厢的孩子更狡黠,向晚结对敞喝,且与同伴凑着份子。
祛暑解渴、深秋才告歇业的荷兰水,随冷饮店的兴旺而衰落,又在冰棍翻新的花样里退隐。其消失的彻底,远非别的杂什可比。流年辗转,蓬荜人家的蕞尔生意早已模糊,颇难洇染记忆;稚子心中存养的无上清凉,既没变异可供回味,也缺替代聊以萦怀。只是水摊与明杯敛合的双美莹彩,以及曾经入喉的冰雪之爽,一旦盘点,仍能恍然感知隔世口腹,是怎样的豪华与舒坦。
据荷兰统计局数据,过去五年中,荷兰软饮料价格平均上涨17%,但酒精饮料价格仅上升10%。价格上涨最多的是矿泉水,涨幅达30%,其中至少一半来自于征税增加。此外,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价格分别上涨12%、10%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