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村黄酒“解密”
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仁者,得山之仁厚。”翻开中国酿酒的史册,早在3000年前的夏商时代,陕南汉中盆地洋县的酿酒业已很兴盛。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赞誉谢村黄酒:“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唐德宗李适);“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宋代苏轼)。洋县(古称洋州)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刘邦以此兴国,建立大汉王朝;诸葛武侯在这里屯兵演武;这里还是闻名于世的世界造纸发明家蔡伦的封地与葬地;宋代著名画家文与可“吐酒成竹”和“胸有成竹”的著名成语典故,就出自于此。这里又是“世界珍禽”朱鹮和“国宝”大熊猫栖息之地。气候独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洋县,必出美酒——谢村黄酒。
洋县谢村黄酒,因产于陕西洋县谢村镇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已有3000多年历史。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王朝时就已开始酿造了,始称“醪酒”,意为醇酒,作为一种祭祀和助兴的饮料;唐代谢村黄酒已驰名京都长安,列为“贡酒”。据传唐建中年间,德宗皇帝李适逃难时,途经洋州谢村,浅酌此酒,化凶为吉。清“庚子之变”,慈禧太后携子逃到西安,洋县地方官和谢村富豪刘氏曾贡“谢村黄酒”,备受慈禧青睐。此外,还有宋代大画家文与可和大词人苏轼、苏辙兄弟,也曾客宿酒乡洋州,醉中弄笔,留下千古文章。纵观历史,真可谓“谢村黄酒,千古风流。”
无可比拟的“酿酒环境”
谢村黄酒产于世界珍禽朱鹮的故乡——陕西洋县,这片有着“天然温室”之称的神奇土地,是朱鹮仅存地,也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稀世之宝”的自然栖息地。这里土壤肥沃,矿藏丰富,五谷优生。其特产黑米、香米、糯米,为历代宫廷贡品。岁月滋味,古韵悠悠。其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谢村黄酒的酿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
“水为酒之血”——酿制谢村黄酒的水为“谢村井”的百年泉水,此水清澈透明,甘洌可口,富含对人体有利的10多种微量元素,许多指标已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有此古泉酿酒,“泉甘而酒洌”,谢村黄酒具有色似琥珀,口味甘甜,回味悠长的特点就不足为奇了。
“粮为酒之肉”——酿制谢村黄酒的主要原料是名贵的“米中三珍”(香米、糯米、黑米),历来作为“贡米”之用,原产地为世界珍禽朱鹮栖息地。居民为保护生态,农作物不施化肥和农药,此举从根本上保证了黄酒酒粮的无公害性。其独有的酿酒原料,使所酿的酒,不加糖自甜,不加香自香,不加黄自黄,醇厚甜润,芬芳清溢。
独一无二的“秘方药曲”
“3000年的民间秘方,金瓯玉盆精采撷。秦巴深处取贵珍,特时、特季醅药曲”。谢村黄酒采用的药曲继承和发扬了从商王朝至今3000多年来各朝代酿酒师傅的绝世奇方,经世代传承和锤炼而成。它是在大麦、小麦中加入生香滋补、活血化淤的当归、细辛、栀子等18种秦巴山区名贵中药材。其药曲配方多而不杂,少而不漏,是一个“主辅佐使”严格配方的延年益寿方剂,它经高温定向培育而成,弃药之爆,留药香之香。谢村黄酒一直沿用其药曲配方,再加上独特的工艺技术,因而酿造出的黄酒集酒香、药香优雅和谐于一体,既有黄酒应有的米香,又有明显的药香。口感美妙,多年来被北方广大消费者认可,被誉为“液体蛋糕”、“人间仙酒”。
与众不同的“酿造技艺”
“智者,得水之灵动”。谢村黄酒的酿造工艺非常独特。它将原始、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传统又科学、合理。
为酿造出一流品质的黄酒,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踩曲、制醅等工艺环节,采用数百年的传统人工操作工艺;酒质分析,则采用各种现代高精尖仪器设备;在关键的制酒环节上形成了人工尝评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制酒工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建立了8道质量防线,32个点严把质量关,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保障了谢村黄酒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其酿造工序的繁复细致和酒味的醇厚绵长,体现了汉水上游淳朴敦厚的民风,丰富了地方上乃至中华民族的酒文化,使其平添魅力。
“信者,得天下人心”。谢村黄酒,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品牌,一个与国宝朱鹮齐名的美酒品牌!开始觉醒的谢村黄酒执鼎谢村千年灵气古韵,将扛起西北黄酒本土复苏的大旗,目标直指“西北王”,将刷新“南绍兴,北谢村”的传统格局,续写中国黄酒传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