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茶的制作:手工蒙顶山茶的“守望者”
名山县蒙顶山镇金花村村民潘清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三揉三炒 耗时40分钟
成品重约3两
近日,记者踏上了寻访手工蒙顶山茶守望者的路途。驱车过蒙顶山牌坊,巍巍蒙顶山云雾缭绕,行至名山县蒙顶山镇蒙山村和金花村的交界处,有一条右行岔道。
过岔道,一条小型面包车宽度的水泥路蜿蜒向前。约行一公里后,水泥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幸好一连几天天气晴好,泥巴路只是颠簸,并不泥泞。
潘清军开着车,熟练地操纵方向盘。“这条路,还有个笑话。我们村一个村民上街买了台电冰箱,用货三轮拉上来,没想到,经过这条路一颠簸,电冰箱都抖烂了。”车上的人听罢,都抓着车门扶手,一边颠一边笑。
行了几百米,来到名山县蒙阳镇和蒙顶山镇的交界处,一个小地名叫“天竺院”的地方,潘清军的家到了。
他家小院的一侧,有一间宽约30平方米的房子,里面陈放着做手工茶用的炉灶、簸箕。“这是专门修建来做手工茶的地方。”
休息片刻后,潘清军把鲜叶摊凉在洗净沥干的大簸箕里,吩咐妻子烧火热锅。按照传统方式,把锅清理完后,潘清军就一直站在灶边,感受锅温。约4分钟后,“温度合适了”,他把鲜叶快速倒入锅中,不断翻炒,一股热气腾腾的清香扑面而来。
待鲜叶颜色变深,叶片稍稍卷曲,潘清军就从锅里把茶叶取出,放在簸箕上,揉捻摊凉。就这样,三揉三炒后,整个房间浸润在茶香中。最后一步,烘焙。
记者计算了一下,从翠绿的鲜叶到墨绿的手工茶,大约耗时40分钟。而一口锅只能做一斤多茶叶,最后出炉的成品也就3两左右。并且,手工制茶对制茶者的耐心、体力和经验,以及制茶者和掌火者的配合程度,有较高要求。
16年前开始手工制茶
已从兴趣发展成习惯
潘清军的双手布满茧子,黄黄的,硬硬的,看得出来是老茧了。这不是岁月的痕迹,而是一次次在手工茶制作过程中,不慎触碰到滚烫的铁锅后留下的。“起了泡,泡消了,又烫又起泡,时间长了,就是这样。”
掐指一算,潘清军做手工蒙顶茶已经16年了。16年来,除了中间有两年的空档,其余时间,他每年都在做手工茶。
潘清军说,16年前,第一次做茶是因为兴趣。那时候,周围的邻居都在做茶。他也和邻居一样,把做好的茶拿到市场上去卖。
后来,就是客户主动打电话来买。每到春天,打电话的客户就络绎不绝。在空闲的两年里,潘清军去外地打工。可是打电话来买茶的客户,还是很多。潘清军想:“总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回绝客户吧。”第三年,他又重新开始做茶了。
现在,潘清军家的收入可谓多元化。除了农家必有的田地,还养了鸡、鸭、牛、兔。茶叶的收入只占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制作手工茶,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一种习惯。
今年春天,潘清军的手工蒙顶甘露还没做出来,就被预订光了,足足卖了100多斤。“那几天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一直在忙着做蒙顶甘露。”
现在,蒙顶山茶发展的脚步越迈越快,不少人鼓励潘清军,要坚持传统技艺,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些话,让潘清军心里热乎乎的,他决定要把传统技艺保持下去。
同道中人 大多改行
守望者该守还是望?
说到底,潘清军心里还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信心,另一方面,还是有点担心。因为手工蒙顶山茶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利润也比机制蒙顶山茶高不了多少。就今年行情看,“每斤就高个20多元。”
“身边曾经一起做茶的朋友们,好多都改行了。”在当地和潘清军一样的老茶人张崇德也十多年没做手工茶了。由于有经验,现在张崇德指导别人生产茶叶,不仅收入比以前好,而且也没以前那么累。
潘清军的朋友罗冬也同样如此。五六年没做手工茶的罗冬,现在收入还比以往高。他们都觉得,机械化生产是一种趋势。
周边还有一位村民公认的制作手工蒙顶黄芽的行家徐大哥,也因为经济收入过低家庭出现危机,已经离开了村子四五年了,现在身在何处无人知晓。
除了生产效率低、交通不便、群体缩小这些客观情况,还有一些流言也让潘清军不是滋味。潘清军很纳闷:“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过时?”
记者问起潘清军对手工蒙顶山茶未来的看法,他半晌没说话,最后淡淡地说了一句:“勉强看好。”
潘清军在这种矛盾的想法中,守望着手工蒙顶山茶。守望,是守也是望,是守更是望。
也许你会问,守得住什么?望得见什么?像潘清军一样的守望者们,可能会告诉你,他们希望守住传统技艺,望见传统技艺得到大众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