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力提升昌黎葡萄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为昌黎县支柱产业的干红酒酿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让该产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使昌黎葡萄酒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一直是昌黎党政领导关注的焦点。为此,该县从加强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和质量监管三方面入手,下大力提升昌黎葡萄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昌黎现有获得生产许可证葡萄酒生产企业56家,年产葡萄原酒10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6%,“昌黎葡萄酒”作为全国首个葡萄酒类的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最具特色的“昌黎名片”。
科学种植提升产品品质。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酿造”,好葡萄酒是从种出好葡萄开始的。自1997年昌黎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葡萄酒产业、打造“中国干红酒城”的发展战略,并从法国波尔多地区引进了脱毒赤霞珠酿酒葡萄种条开始,该县积极借鉴中外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资料,吸收县内外专家的真知灼见,先后制定了《酿酒葡萄电热温床、营养钵快速繁育技术规程》《酿酒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赤霞珠葡萄果实质量标准》等多项国家及地方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把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确保了酿酒葡萄质量,为全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原材料基础,并催生出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全县农业标准化“公司+农户+标准+基地”的模式快速形成。
标准生产打响产品品牌。标准化是夯实品牌的基础,为规范企业进入标准化发展轨道,该县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体系,拥有涵盖县、乡、村三级的技术服务网络。自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城”以来,该县积极引导和帮助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采标”工作,使企业拥有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一张闯荡市场的国际质量“通行证”。在标准化战略实施过程中,该县质监部门经常组织标准化技术人员深入重点企业授课或座谈,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综合性酿酒葡萄生产标准体系,并先后为各企业搜集和提供了《国际葡萄酒标签标准》《国际葡萄酿酒法规》《国际葡萄酿酒和葡萄汁分析方法》等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相关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及检验,促其产品不断上档升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源头监管净化产销市场。该县坚持实施“以生产源头为切入点,以区域监管为基本方式,以技术手段为有力支撑”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结合葡萄酒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葡萄酒区域性整治方案》《重大食品事故应急预案》等一批规范性文件,明确葡萄酒企业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制度。县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在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中,对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原辅料使用以及产品的标签标志、计量、条码使用、委托加工备案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积极查处未及时备案、伪造生产日期、无标生产等违法行为的葡萄酒案件,从源头上打击了食品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同时,创新监管方式,投入80多万元在全县葡萄酒生产企业生产线上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对企业生产状况实施24小时远程实时监控,通过电子监控手段与传统人力监管的手段相结合,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极大震慑了生产违法行为。
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10余个国内知名的葡萄酒品牌销往英、法、德、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全县葡萄酿酒企业共销售葡萄酒6.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5亿元。昌黎干红产业集群,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地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