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茶艺叫百转千回
有一种茶艺叫百转千回-食品产业网
传承人胡招余
传统制茶工具——烘笼
传统制茶工具——揉捻槽
国人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有5000多年,可以说,茶不仅彰显着特定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也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承认茶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地位,保护中国茶传统制作工艺,意义非凡。为了让“婺州举岩”贡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得以良好地保存,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积极为婺城区罗店镇鹿田村村民胡招余老人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以其为代表,大力保护、传承和发扬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举岩茶文化。
□ 吕薇薇 文 方 晟 摄
“婺州举岩”贡茶产于著名的旅游胜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鹿田村一带。来到位于北山的鹿田村,我们找到了正在制茶的胡招余师傅。今年73岁的胡师傅腿脚有些不便,但看上去精神抖擞,摆弄起制茶工具熟练自如。“我的耳朵听不怎么清楚了,普通话也说不好。”胡师傅一边收拾制茶工具,一边摇摇头说,但他的记性还很好,谈起过去的事情感慨万千。
据了解,胡招余家族中数代人从事“婺州举岩”茶手工制作,从清代(1783年)高祖父胡兴盛到民国(1940年)父亲胡昌林,已有158年制作“婺州举岩”茶的历史。在胡招余的印象中,自己的童年就是在弥漫着茶香的环境中渡过的。以前茶山属于集体所有,制茶则由小队包干,他父亲就是其中一位制茶人。“小时候,我们住的是四合院似的房子,当时一个大院子总共住了12户人家,家家户户都种茶。”胡招余回忆,“白天,大人们就到北山上种茶、养茶,到了采茶时节,大人们就很忙碌了。”他说,采茶后,晚上整个院子里就非常热闹,每户人家都会在各自家中炒茶、做茶。大家一边聊天,一边用工具将茶叶摊晒、翻炒、烘干,嘈杂声四起,茶的香气也愈来愈浓,分不清到底从哪家先飘了出来……还是孩子的胡招余因为好奇,也为了凑热闹,时常围着父亲和兄长,看他们怎么做茶,听他们说每道工序的要领。耳濡目染之下,胡招余深感做茶的艰辛,对茶叶更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因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胡招余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1956年,胡招余到位于蒋堂镇的金华一中就读,并于1959年考入了青海医学院医疗系本科。这在当时是一件让人自豪的事。然而,命运难料。由于种种原因,1961年,胡招余未能走上专业岗位,而是回到家乡北山鹿田村,当起了农民,并跟随大哥胡招福学习“婺州举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从此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胡招余有4亩左右茶林。受市场经济影响,许多村民打算开垦荒地种植高山蔬菜,甚至毁茶种菜。但胡招余一家坚决抵制。“我们这里山高、云多、雾重、雨水也多,而且土壤肥沃,很适合茶叶生长。”胡招余说,以前茶树大多生长在坡地或岩缝中,也有的种在四周山冈斜坡上,较为稀松,而且一些茶叶品种较为老化,因此,他开始精心管理几亩茶林,不仅重新开垦荒地种上茶树,还扦插新品种。2000年,他种茶卖茶有了较好回报,年收入可达六七千元。
让胡招余难以放弃种茶这个行当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不想丢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做茶手艺”。他介绍,“婺州举岩”贡茶历史悠久,一般在清明后、谷雨前一芽一叶时采摘,其传统制作工艺大概有7个步骤。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挑拣”,取大小均等为宜;其次是“摊青”,将选好的茶叶摊放在圆形竹匾上晾晒,大约需要七八个小时;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炒茶了,也叫“杀青”——以前大都用土灶炒,现在则用了电锅——用大火炒,双手搅动茶叶,使其翻腾而不粘锅,时间控制在一刻钟左右;之后用揉捻槽将茶叶进行“揉捻”,然后再入锅继续炒一刻钟,直至茶叶基本软了,这叫做“二锅”;将茶叶“做坯整形”后,用装有木炭火的烘笼对其进行“烘焙”;最后就是“精选储存”,要用陶制的罐或缸储放茶叶,并置于阴凉通风处,才能保证茶叶的新鲜。
说起这些步骤,胡招余忍不住一一拿起工具向我们展示,并示范了举岩茶的炒制动作。看着他一丝不苟的样子,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书中对“婺州举岩”茶独特制作工艺的评述:在制作过程中,焙炒为关键工序,以焙为主,炒焙结合。为了让我们能够体验好品质的举岩茶,胡招余还拿出了两种使用不同工艺制作的茶叶。“一边是精挑细选,还做过形状的;一边是茶叶形状较大不规则的。”胡招余说,其中的一些制作细节也不一样。我们看到他说的“做过形状”的茶叶,果然发现其特征如书中所描述:外形茶条紧结蟠曲,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
谈到近年来的茶叶种植情况,胡招余有些感慨。他说,虽然村里的大多数村民都种有茶叶,一些青年也学做茶叶,但由于规模普遍偏小,且管理不善,“婺州举岩”茶的数量及质量都不高。2006年4月7日,金华日报刊登了《千年名茶“婺州举岩”面临湮没——北山林场想给它找一个好婆家》的文章。经牵线,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与金华北山林场就“婺州举岩”商标转让正式签约,并在鹿田村附近承租了面积为300余亩采云间婺州举岩茶基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省茶叶产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专家、教授的支持下,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专门针对“婺州举岩”茶的制作技艺进行探讨,经过反复试制,终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使“婺州举岩”新品得以投产面世。
“如今,村里和我同一辈的做茶人只有四五个人了。”胡招余说,代表着“婺州举岩”贡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亟需加以保护和传承。经过调研,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胡招余的家族到目前为止已有226年的手工制茶史,是“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一支重要的传承脉络。因此,公司从2006年开始为胡招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已陆续成功申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胡招余平时除了管好自己一亩左右的茶林外,还多了一项工作,收了一批“徒弟”。原来,只要有空,胡招余就会到离家不远的婺州举岩茶场转转,和这里的工作人员交流传统的制茶技艺,共同实践、研究如何使“婺州举岩”茶能够在萃取传统工艺优势的同时,加以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制作出工艺更加精良,口味更为纯正的“中华文化名茶”来。
链接:婺州举岩又名金华举岩,因其汤色如碧乳,古时亦称“婺州碧乳”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有玲珑巨石,巨岩重叠,犹如仙人举岩而得名。婺州举岩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享誉千年。唐朝至五代时期为十大茗品之一,一直沿袭至清道光年间为贡茶,是中国贡茶历史上最悠久的名茶之一。
随着历史变迁,“婺州举岩”贡茶的制作技艺在清代末叶濒临失传。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这一古老名茶终于获得重生,开始恢复生产,并于1979~1981年连续3年被评为浙江名茶;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2006年,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商标转让和注资,取得了婺州举岩贡茶的经营权,当年该茶的制作技艺就成功申报了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婺州举岩”被列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该茶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采集之际,“婺州举岩”贡茶作为中国名茶被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收藏。2008年5月,“婺州举岩”贡茶被商务部核准为国礼茶赠送给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10年2月,婺州举岩顺利入驻世博会。2010年5月,“婺州举岩”贡茶获得了“中华文化名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