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发展遭遇瓶颈 茶企破冰之旅即将到来
中国茶叶学会最新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茶叶生产总规模继续保持惯性扩张态势,茶叶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生产价格表现出下滑态势,但出口量稳中有升,茶叶电子商务规模在不断扩大。
2015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可达4316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同比增长4.2%。其中开采面积约3387万亩,增加228万亩,增幅7.2%。
全年干毛茶总产量约为227.8万吨,同比增长8.9%。其中,名优茶99.3万吨,增加9.1万吨,增幅10.1%;大宗茶128.5万吨,增加9.5万吨,增长8%。
绿茶产量稍有增长,达140万吨;红茶、黑茶(不含普洱茶)产量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产量分别为25.3万吨、17.7万吨;乌龙茶产量25万吨,增长4.7%;白茶增产50%以上,超过了2万吨。
全年干毛茶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达到1519.2亿元,增幅12.6%,其中,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贵州、四川、浙江和陕西干毛茶产值分别增加49.8亿元、27亿元、18.6亿元和16.5亿元。综合产值估计达到3078亿元,增长3%。
中国茶叶学会认为,中国茶产业生产结构正在调整,但茶叶市场总需求在放缓。在茶园结构优化方面,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达56.5%;有机茶园面积比例提高0.3个百分点,达6.2%;在茶类结构优化方面,干毛茶产量中绿茶、乌龙茶占比有所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有所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2015年我国58.3%的茶叶产区整体销量下降或持平,41.7%的产区销量有所增长;92%的产区高档茶销售量下降,下降幅度10-20%不等。
在茶叶出口方面,2015年,中国茶叶出口量稍有回增,出口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中国茶叶出口25.79万吨,金额约10.9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4.17%和5.07%。其中,出口绿茶21.48万吨;红茶、花茶2.31万吨、0.49万吨;普洱茶和乌龙茶出口量分别为0.27万吨与1.24万吨。
在电商领域,中国茶企电子商务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且线上竞争越发激烈。在天猫平台上,2013年天猫平台茶叶企业开设店铺数量14.2万家,活跃店铺数为5万多家;2014年则相应增长为到了17.1万家及7.4万家,分别同比增长21%和44%;2015年“双十一”期间,单天茶叶类卖家数量为33.8万家,同比增长94.4%。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目前64.4%的茶叶企业已开展了茶叶电子商务,20.5%中国茶企计划近几年将开展。此外,茶叶移动电商交易占比稳步提升。目前,已开展了电子商务的茶企中有91.5%的企业涉足移动端业务,而计划开展电子商务的茶企中有93.3%的企业倾向于选择移动端。
基于大数据产生的分析结果,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花茶工作组组长杨江帆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整体茶叶市场都面临着剧烈的变革,而且中国茶叶市场还面临着外国茶叶的蚕食。
“中国茶企并非没有出路。”杨江帆说,“中国茶企要促进产品结构多元化,使消费回归大众。”他例证该观点的是两组数据,一是外国超市货架上中国茶叶价格表,在该价格表上,中国茶叶在国外售价基本在100美元以下;二是2015年“双十一”期间淘宝33万家店铺的茶叶销售情况,该数据证明,在中国,销量占比较高的是中低端茶叶。
杨江帆表示,高端茶只占整体茶叶市场的25%,中国茶企不要一味地扎堆高端茶,更须关注另外75%的中低端茶叶市场,百姓茶、平价茶会是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面对外国茶叶的进入,杨江帆认为,抵制是挡不住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茶企要主动迎接挑战。
世界茶旅联盟首届主席马元祝4月2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加快培育茶旅产业新业态,促进茶旅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局面。
他认为,茶旅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川茶不仅要出川,而且要出国。他呼吁全国茶企能抱团,创新驱动,延伸产业链,叫响国际市场品牌。他还计划在英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等国家开辟海外新市场,带动中国茶叶走向世界。
为什么中国七万家企业比不上一个立顿;为什么卖茶越来越难;中国茶叶的发展面临着标准问题;中国茶叶没有品牌,所以中国茶叶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在很多人眼中,中国茶是很好的健康产品,却面临走不出国门的尴尬。那么,该如何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让中国茶也成为能叫得响当当的品牌?
专家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1、保证出口茶叶的品质,政府给予补助,进行品种改良,多用有机肥,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都符合国际标准,努力让世界喝上健康安全的中国茶。
2、中国在海外市场营销过程中只顾推销茶叶,在茶文化推广方面却做得很不够,应通过宣传推介中国茶的品质,让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特别是中国绿茶有更多的了解。
3、加快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和企业群体,专注打造三五个品牌,并利用品牌美誉度,跨出茶叶市场,走向茶饮料、深加工等。
4、政府应发挥作用,提倡“茶为国饮”,假如全中国的人都喝茶,就有13亿人在宣传茶。扩大内需,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甚至会因此影响国际茶叶市场上的价格。
专家建议,中国茶叶企业要在采购茶叶原料时,提高采购价格,增加茶农收入;引入茶叶职业经理人,打破茶企家族企业机制,建立一整套人才管理机制;根据消费者口感和消费特点设置产品,追求产品口感的稳定性;改变泡饮习惯,增加茶消耗量。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朱仲海曾经撰文表示,对于中国茶叶出口来说,最近10年都连续保持在30万吨左右,中国的高端名优茶,国外了解甚少。从口感来说,外国人比较习惯浓醇苦涩的味道,不太接受中国高端茶清淡的滋味。因此,中国需要在海外建立中国高端名优茶的品鉴中心,通过培训等其他方式让外国慢慢地了解中国茶,传播中国茶文化。与此同时,在出口方面,中国应该将茶叶原料运输到国外,在当地加工、包装,打自己的品牌,按当地的法律法规来销售,这样企业才有利润。
“中国茶业任重而道远,如果从稳定茶叶口感、改变消费习惯的基础做起,完善企业制度,抓好产品质量、品牌建设,齐心协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茶企终将破冰而出,中国茶叶的下一个春天必将到来。” 朱仲海如是说。
世界茶旅联盟首届主席马元祝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办好茶博会,壮大茶产业。抱团发展是川茶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四川茶企甚至中国茶企,应加强沟通交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抱团推出茶品牌,将中国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