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比往年贵的四个因素
菜价为何比往年贵,四因素推菜价上涨-食品产业网
今年以来,北京、济南等许多北方城市蔬菜零售价格明显上涨,有不少甚至成为百姓餐桌的“贵族菜”。为探析菜价上涨的“推手”,记者近日从中国北方冬季蔬菜主供地--山东省寿光市开始,一直追踪到北京蔬菜零售市场,全程了解蔬菜生产、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
部分蔬菜零售价是收购价的2至3倍
寿光市号称中国北方的大“菜园子”。据统计,北京市民菜篮子中的蔬菜,七分之一来自寿光市。
记者追踪的这批蔬菜,货主是寿光王健蔬菜有限公司的任学清。1月下旬的一天,早上10时许,任学清先来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收了大约14吨蔬菜。为了凑足一车,他又前往洛城街道屯西村等地大棚,收了约14吨蔬菜。其中收购量较大的西兰花和黄瓜,收购价都是3.4元/公斤。下午6时许,任学清的蔬菜启运前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
第二天凌晨3时许,运菜车抵达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接货的是长年在这里经营的批发商秦军。和许多零售商早已等候在那里。秦军一边指挥工人卸货,一边和零售商交易。记者站在电子秤旁边看,发现他批发的蔬菜价格,一般能加价0.6元/公斤左右。
凌晨4时许,零售商刘保前来向秦军进菜,紧接着运往长安街的西绒线胡同29号,那里是他开的一家菜市场。8时许,记者到达刘保的菜市场。吊着的几块小黑板上写着蔬菜零售价格:西兰花10元/公斤,黄瓜7元/公斤。
记者追踪的这批蔬菜,终端零售价格较之收购价格,加价幅度均超过40%。以每公斤计算,西红柿由5元涨为7元,长茄子由4.8元涨为8元,苦瓜由9元涨为16元,西葫芦由3元涨为6元,土豆由2.4元涨为5元……
四方面因素推动菜价上涨
新华社农副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显示,今年1月以来,大白菜、芹菜、洋葱等的平均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左右。
记者追踪发现,蔬菜减产,生产资料涨价,再加上天气恶劣、运输成本上升,以及一些非理性的人为因素影响,导致了近期菜价高涨。
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菜农葛孚万种了1.5亩黄瓜大棚。他说,去年12月下旬开始,当地遭遇多天低温、雨雪、寡照天气。有几次,当地出现了零下1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导致黄瓜生长缓慢。为了补偿减产带来的损失,他近期把黄瓜售价每公斤提高了0.4元左右。
农资等成本上升。葛孚万说,这棚黄瓜用的农膜、农药、化肥等农资成本比上一季涨了300多元,总成本已经超过5000元。
运输环节成本增加推高菜价。记者乘坐任学清雇的运菜车前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行程500公里左右。司机韩师傅说,近期出现的罕见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行车慢、油耗多,再加上柴油价格的上涨,去北京单程柴油费达2300多元,比去年涨400元左右。
批发环节加价。北京附近郊区也有菜园子,许多年前当地菜农进城卖菜,这些年由于缺乏大型运菜车,高速公路收费又高,较少进城了,这也为批发环节涨价提供了可能。
零售市场蔬菜因竞争不充分而价格上涨。在西绒线胡同刘保的菜市场和四环胡同润得立菜市场,同样是从新发地批发市场批发来的蔬菜,二者与批发市场的距离差不多,但后者零售价格比前者便宜了0.4元/公斤左右,原因是润得立菜市场有几十家蔬菜摊位,竞争更充分。
追踪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个值得警惕的“捂”菜惜售、谋求高价现象。一些长年从寿光贩菜到北京的货主,有意识地由每天送一次菜改为两三天一送。尤其借当前天气寒冷等时机,适当减少供货频率,借此吊进货商的胃口抬高价格。
平抑菜价需要多方联动
有关专家指出,蔬菜是市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同时又是一个脆弱的产业,容易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因此,保生产是保供应、稳价格的前提条件。
一些菜农反映,在每一次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获益最少的往往是最辛苦的生产者--农民。如果政府方面能像对待粮食生产一样,给蔬菜种植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当蔬菜出现减产的年份提高补贴标准,就能保障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平抑价格打下基础。
零售商反映,公路、交警等部门,对于特殊时段的蔬菜调运,也应该采取更灵活宽松的措施,提高蔬菜调运能力,让“绿色通道”更畅通。
一些农业专家指出,对于以种种理由囤积居奇、制造蔬菜供应紧张气氛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并通过经济手段加以打击。比如,引导产销两地市场做好对接;及时汇总蔬菜供应情况,由市场理性引导蔬菜调运,减少菜贩“赌菜”空间,遏制菜价非理性上涨;在培育市场过程中,应该更合理布局,营造充分的竞争环境。
(苏万明、傅刚)
部分蔬菜零售价是收购价的2至3倍
寿光市号称中国北方的大“菜园子”。据统计,北京市民菜篮子中的蔬菜,七分之一来自寿光市。
记者追踪的这批蔬菜,货主是寿光王健蔬菜有限公司的任学清。1月下旬的一天,早上10时许,任学清先来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收了大约14吨蔬菜。为了凑足一车,他又前往洛城街道屯西村等地大棚,收了约14吨蔬菜。其中收购量较大的西兰花和黄瓜,收购价都是3.4元/公斤。下午6时许,任学清的蔬菜启运前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
第二天凌晨3时许,运菜车抵达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接货的是长年在这里经营的批发商秦军。和许多零售商早已等候在那里。秦军一边指挥工人卸货,一边和零售商交易。记者站在电子秤旁边看,发现他批发的蔬菜价格,一般能加价0.6元/公斤左右。
凌晨4时许,零售商刘保前来向秦军进菜,紧接着运往长安街的西绒线胡同29号,那里是他开的一家菜市场。8时许,记者到达刘保的菜市场。吊着的几块小黑板上写着蔬菜零售价格:西兰花10元/公斤,黄瓜7元/公斤。
记者追踪的这批蔬菜,终端零售价格较之收购价格,加价幅度均超过40%。以每公斤计算,西红柿由5元涨为7元,长茄子由4.8元涨为8元,苦瓜由9元涨为16元,西葫芦由3元涨为6元,土豆由2.4元涨为5元……
四方面因素推动菜价上涨
新华社农副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显示,今年1月以来,大白菜、芹菜、洋葱等的平均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左右。
记者追踪发现,蔬菜减产,生产资料涨价,再加上天气恶劣、运输成本上升,以及一些非理性的人为因素影响,导致了近期菜价高涨。
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菜农葛孚万种了1.5亩黄瓜大棚。他说,去年12月下旬开始,当地遭遇多天低温、雨雪、寡照天气。有几次,当地出现了零下1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导致黄瓜生长缓慢。为了补偿减产带来的损失,他近期把黄瓜售价每公斤提高了0.4元左右。
农资等成本上升。葛孚万说,这棚黄瓜用的农膜、农药、化肥等农资成本比上一季涨了300多元,总成本已经超过5000元。
运输环节成本增加推高菜价。记者乘坐任学清雇的运菜车前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行程500公里左右。司机韩师傅说,近期出现的罕见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行车慢、油耗多,再加上柴油价格的上涨,去北京单程柴油费达2300多元,比去年涨400元左右。
批发环节加价。北京附近郊区也有菜园子,许多年前当地菜农进城卖菜,这些年由于缺乏大型运菜车,高速公路收费又高,较少进城了,这也为批发环节涨价提供了可能。
零售市场蔬菜因竞争不充分而价格上涨。在西绒线胡同刘保的菜市场和四环胡同润得立菜市场,同样是从新发地批发市场批发来的蔬菜,二者与批发市场的距离差不多,但后者零售价格比前者便宜了0.4元/公斤左右,原因是润得立菜市场有几十家蔬菜摊位,竞争更充分。
追踪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个值得警惕的“捂”菜惜售、谋求高价现象。一些长年从寿光贩菜到北京的货主,有意识地由每天送一次菜改为两三天一送。尤其借当前天气寒冷等时机,适当减少供货频率,借此吊进货商的胃口抬高价格。
平抑菜价需要多方联动
有关专家指出,蔬菜是市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同时又是一个脆弱的产业,容易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因此,保生产是保供应、稳价格的前提条件。
一些菜农反映,在每一次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获益最少的往往是最辛苦的生产者--农民。如果政府方面能像对待粮食生产一样,给蔬菜种植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当蔬菜出现减产的年份提高补贴标准,就能保障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平抑价格打下基础。
零售商反映,公路、交警等部门,对于特殊时段的蔬菜调运,也应该采取更灵活宽松的措施,提高蔬菜调运能力,让“绿色通道”更畅通。
一些农业专家指出,对于以种种理由囤积居奇、制造蔬菜供应紧张气氛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并通过经济手段加以打击。比如,引导产销两地市场做好对接;及时汇总蔬菜供应情况,由市场理性引导蔬菜调运,减少菜贩“赌菜”空间,遏制菜价非理性上涨;在培育市场过程中,应该更合理布局,营造充分的竞争环境。
(苏万明、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