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豆类及油脂类品种价格走势展望
2010年豆类及油脂类品种价格走势展望-食品产业网
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作为我国的三大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占到植物油总量的78%.其中,菜籽油因限制进口,2010年供应量偏紧,而政策托市又将使价格居高不下。另外,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有逐年升高之势,从国内需求上看,推进城镇化的大趋势,将导致我国的食用油消费量持续增加。从国内供给上看,因09/10年度我国大豆减产,占食用植物油总量57%的豆油和棕榈油,2010年几乎完全依靠进口,预示着我国明年油脂的价格走势基本要看美豆及马棕油的脸色。
2010年全球的大豆及棕榈油的产量,可能持续走高,并且增加幅度高于全球需求增加的幅度。预计在产区天气较好的情况下,2010年全球的大豆及油脂类供应较为宽松,我国惠及农户的收储政策对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起到鼓励作用,这将限制油脂价格上涨的空间。然国内油脂需求持续增长,政策收储构筑价格底部,均对豆类及油脂的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综合上述,2010年油脂类品种的面临的又将是宽幅震荡行情。投资油脂品种的投资者,在操作上,应以中线为宜。
在1-4月南美地区新豆未上市之前,因印尼调高出口关税以及炒作厄尔尼诺现象将使价格走势偏强。保持逢低建多的思路。棕榈油关注8500元/吨这一重要关口,豆油则留意9200元/吨的压力位
若原油价格维持80美元上方,则生物能源题材可能对植物油价格起到助推作用。
若南美丰产,待新豆上市之后,全球豆类市场上又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中线转为偏空思路。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国际游资对股票及商品市场的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调、各国加息的预期,都将为2010年全年的豆类及油脂市场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2009年行情回顾
2009年油脂类品种的上涨行情,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因国家以3700元/吨的高价收储国产大豆,为我国大豆市场打造出了全球的价格高地,廉价进口大豆大量涌入市场。6月之后,输入性压力凸显,我国的大豆及棕榈油的进口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同时,北半球大豆进入种植期,美国炒作大豆产区天气,较好的天气情况,令美盘出现巨幅跳水,带动国内豆类及油脂盘面走弱。7月我国开始抛售临储大豆,500万吨的储备为市场带来较大抛压。9月底,伴随美国新豆临近收割尾声,CBOT再度炒作产区天气,意图拉高美豆价格,以高位出货。此时,美原油价格的急拉,也为市场多头注入强心剂。国庆节后,国内油脂类品种再度展开急拉行情,并创出本年新高,现货市场上,小包装食用油价格跟随期货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进入12月,美国较好的宏观经济数据,加强了市场对美国加息的预期,美元指数结束了3月以来的下跌行情,向上出现大幅反弹,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打压。临近2009年末,油脂及豆类品种陷入高位盘局。下面将选取2009年度影响油脂品种的主要因素做简要分析。
1、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保增长,商品股市稳步走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各国采取的救市措施花样繁多,美国降息、注资,中国降低利息的同时,实施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其中9500亿来自中央扩大财政赤字和发行国债,主要投向基础建设、灾后重建、民生工程等7个方面。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了GDP保八的宏观经济目标,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内需的扩大来弥补大幅度萎缩的外部需求。
在政府注资以及存贷款利率较低的背景之下,市场流动性快速放大,然而因外部需求不旺,国内实体经济难以快速转好,政策利好造就的偏多氛围,令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和股票市场,这两个市场投资持续升温,成交量急增,沪指由2008年底的低点1664.9回升至3478,涨幅达到108.9%,多数大宗商品出现60%以上的涨幅。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CPI与PPI增长率止跌企稳,下半年则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11月的CPI值更是由负转正。GDP保八的目标也基本完成。
2、基本面焦点解析
○1南美产量:大豆因灾大幅减产,为美豆价格提供强支撑
2009年初,南美大豆产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天气,美国农业部在1至4月的月度报告里持续下调阿根廷地区的大豆产量,由08年12月预估的5050万吨,下调至3900万吨,减少了1150万吨,同比下降17%.南美作为全球大豆的第二大产区,阿根廷产量的下降,令全球大豆08/09年度的库存消费比降低至0.153的历史偏低水平。全球大豆供应偏紧,为CBOT美豆的价格提供了较强支撑,其影响力度贯穿2009全年,奠定了本年全球豆类及油脂类品种价格走强的主基调。
○2临储政策:高价收储,引狼入室;贴价放储,雪上加霜。
政府在08年底,颁布收储政策,以1.85元/斤(3700元/吨)的价格收储750万吨的国产大豆,其中,约500万吨为临时储备,这部分占到国产大豆总量的30%.当时,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是3600元/吨,国家试图通过大量收储的方式来拉高大豆市场价,从而保护豆农的利益。
收储托市,这是在玉米市场上屡见不鲜的政策手段,并且,成功的将玉米的价格限定在较平稳的波动区间内。但到了大豆市场上,却带来了极大的争议。玉米与大豆的区别,在于我国国产大豆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每年60%的大豆需要靠进口来弥补缺口。而收储之时,美豆的进口成本仅仅为3200元/吨,收储又为豆类加工厂带来了极大的供应缺口,因此,08年11月至09年7月,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我国,月度进口量维持在300万吨的历史高位之上,09年1至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776.5万吨,同比增长10.6%.中国需求成为支撑美豆价格的一大功臣。
因进口量空前巨大,国内的大豆供应较为宽松,大豆价格一直维持在4000元/吨下方。无法满足国家顺价销售的原则。7月之后,国家准备为收储新豆腾出库容,不得已决定以3750元/吨的价格贴价释放临时储备。由于拍卖情况不理想,政府只好再为加工企业补贴200元/吨,折算后,加工企业取得的大豆价格仅为3550元/吨。这对豆类品种的价格上行造成较大压力。
综合来看,政府的临储政策,在上半年为美豆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下半年则对我国豆类及油脂类市场产生较大的供应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多进口的约300万吨大豆,在弥补了我国09/10年度大豆因灾减产的200万吨缺口之后,还略有盈余。为2010年我国的豆类市场营造了较为宽松的供应氛围。
○3油菜籽:收储政策及进口限制,支撑菜油价格维持高位。
2009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通知,要求在主产区对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收购价格为1.85元/斤。为调动企业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国家委托一部分加工企业,按照不低于国家确定的托市收购价收购农民交售的油菜籽,并加工成菜籽油自行销售,自负盈亏。中央财政给予委托企业0.10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如果油菜籽市场价格回升到每市斤2.00元以上,停止补贴。从收储价格来看,略低于油菜籽当时的进口价格4000元/吨,也就杜绝了进口菜籽大量涌入市场的局面。收储数量在500万吨上下,占到了今年1300万吨产量的4成,可以说,国家通过收储政策,为菜籽价格筑了个铁底。
除了收储以外,我国于11月份还通知加拿大等国,在11月15日之后进口至我国的油菜籽不得含有有毒病毒--黑胫病。实际上产地加拿大的油菜籽很难有效清除此病毒,因此这几乎等同于中国将完全禁止进口加拿大油菜籽。这进一步对菜籽及菜油的价格造成支撑。
3、持续性数据
○1基金持仓变化情况
从截止至12月15日的CFTC基金持仓变化情况来看,2009年原油基金持仓净多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并一度接近历史高位10%一带,进入11月之后,前期多头头寸离场脚步加快,导致基金净多占比向下拐头,目前基金净多占比在4.37%的中值水平,暗示基金观望氛围较重;与原油相比,大豆、豆油这两个大宗商品基金净多占比的波动幅度较大,临近年底,豆油基金净多占比达到15.78%的水平,再创年内新高。而大豆基金净多占比尽管偏高,但仍低于6月高点,显示基金做多豆油的意愿明显强于大豆。
○2三大油脂现货价格走势
三大油脂2009年的现货报价与期货市场的走势基本一致,4、5月份,因炒作棕榈油夏季备货需求,棕榈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之后,价格又稳步下滑。因期货价格在10、11月份持续拉升,11月现货价格出现500至800元/吨的涨幅。目前,华南地区的四级豆油报价约为7650元/吨,24度棕榈油报6450元/吨,安徽地区四级菜籽油报8800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1000至2000元/吨,但价格仍远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每吨万元以上的报价。跟踪期现价格变化,可以发现,现货价格涨跌略滞后于期货价格的涨跌,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表现出极强的指引性。
二、2010年宏观经济导向及大豆、棕榈油供需平衡
前面回顾了2009年的走势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下面一部分,将通过分析2010年政策导向的变化以及油脂类的品种供需,对豆类及油脂品种未来走势做一个研判。
1、宏观经济形势:保增长转向促转变,刺激政策择机撤出
为保八,2009年政府注资4万亿,其来源是扩大财政赤字及发放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大量资金注入的结果,部分削弱了外需不振对经济的拖累,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然而,资金的来源注定了其不可持续性,同时,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与内、外需疲弱的矛盾日益凸显。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相比2009年,将更为严峻。2009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将2010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定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注意适度微调。
从经济会议的结果来看,在稳步撤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同时,又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保持经济增长持续性。简单的说,必须刺激消费以拉动内需,保护金融市场以促进投资,降低关税以刺激出口。因此,经济会议上,将“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列为2010年的三个着力点。
那么,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油脂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呢?
根据研究,城市化程度越高,人们对于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越高。而国家明年的目标是推进城镇化,同时,又利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方式来刺激消费。从这两点来看,2010年油脂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加快,经济政策支持油脂价格进一步走强。
2、大豆基本面解析:
○1大豆收储新政:惠及范围更广,有利于保护豆农种植积极性
09年12月初,传闻许久的临储收购补贴政策终于正式出台,吸取了09年收储的经验,新的收储政策出现了4点变化,其一,扩大了参与收购及补贴的企业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加入收购行列。预计有黑龙江省将有6成左右的企业可以参与收储。其二,压榨期限要求明确。在2010年6月30日前加工成豆油。避免市场因收储而导致大豆及豆油出现供应缺口。其三,收储价格略低于进口价,企业可自负盈亏。收购价格不低于1.87元/斤(即3740元/吨),同时,补贴0.08元/斤,折算后,加工企业所收三等大豆价格约在3580元/吨。低于目前的南美大豆进口价格3700元/吨。其四,无明确数量。避免了配额制中寻租行为的出现。
收储政策经过调整后,令豆农可与加工企业直接交易,同时,要求参与收购的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必须高于1.87元/斤,方可领取0.08元/斤补贴。这一方面保护了豆农的利益,将对鼓励豆农保持种植积极性起到较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补贴加工厂的政策,又降低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让加工企业在终端产品的定价上更具有灵活性以及价格优势。预计这一政策实施之后,因进口价格倒挂导致进口量剧增的历史将不会重演。对稳定豆类市场价格作用不小,并可能导致10/11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加。长期来看,对豆类的影响中性偏空。
○2大豆全球供需:全球大豆供应或创历史新高,2010年将是供应宽松年。
从上方供需平衡表的数据来看,2009年初南美地区的干旱天气,导致阿根廷大豆大幅减产,产量仅满足自己的国内需求,无暇顾及他国,这导致全球的大豆08/09年度的期末库存水平偏低。09/10年度,因播种面积及单产水平的提高,美国大豆产量相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00万吨。而南美正处于大豆的种植期,作物对天气的变化十分敏感。目前的种植情况比较理想,专家预计厄尔尼诺气候可能为南美地区带来充沛的雨量,也就是说,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可能创出11600万吨的历史高值,相比前一年度,增加2000万吨,弥补了中国地区因灾减产的230万吨之后,仍有剩余。若无其他灾难性气候影响,09/10世界产量将创出25025万吨的历史高值。
再看需求方面,全球对大豆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09/10年度美国与中国的国内需求相比前一年度,均出现明显增加,但增加幅度略小于全球大豆产量的增加值。其中,中国因减产而导致对外依存度升高,国内增长的主要以压榨需求为主。从期末库存消费比来看,09/10年度,世界、美国、阿根廷、中国的期末库存消费比都较上一年度稍好,在4、5月份南美大豆确定丰产之后,全球将进入大豆供应较宽松的年度。
以0.18的出油率换算,09/10年度全球20295万吨的大豆,将压榨出3653.1万吨的豆油,压榨使用占总使用量的86.8%,与前一年度相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对豆油的需求量都将持续增加。
3、棕榈油基本面解析:
○1若无灾难天气影响,棕油产量将持续增长
伴随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逐年扩大,09年10月毛棕榈油月度产量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198.4万吨,尽管后面两个月因洪涝灾害而产量下滑,预计2009全年产量仍将达到1700万吨的历史偏高水平。 棕榈油作为廉价植物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马来西亚不断扩大棕榈树的种植面积,并为此砍伐了大量热带雨林,迫于世界环保组织的压力,预计种植面积扩大的脚步可能放缓。因2009年6月起,厄尔尼诺令全球的气候发生了改变,冬季厄尔尼诺发生时,会造成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区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容易产生干旱,造成棕榈油单产降低。不过目前气候变化对马棕榈油的产量影响比较不明显,预计未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应量相对充裕。
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的印尼,预计该国2010年棕榈油产量将触及2050万吨,较2009年的1940万吨增长5.6%.而棕榈油种植面积可能增长大约11%,至812万公顷(2006万英亩)。
○2印尼增加出口关税,将抬高其他国家进口成本
因棕榈油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鹿特丹港口的棕榈油价格超过750美元,印尼将从2010年一月份对毛棕榈油出口征收3%的关税,确保国内供应。
为了避免纳税,出口商赶在2010年前出口,预计2009年12月份棕榈油出口量可能高于140万吨,远高于11月的125万吨,2009年印尼全年棕榈油出口量将超过1540万吨。
若棕榈油价格上涨至1250美元,则印尼将征收最高25%的出口关税。作为全球最大的毛棕榈油国,印尼提高出口关税,势必导致他国的进口成本上升。若棕榈油的价格上涨超过8500元/吨(以6.8的汇率计算),印尼增加25%的关税,将使全球的棕榈油价格向上跨一个台阶,因此,未来8500元/吨的位置,或将是棕榈油价格能否进一步走高的分水岭。
2010年全球的大豆及棕榈油的产量,可能持续走高,并且增加幅度高于全球需求增加的幅度。预计在产区天气较好的情况下,2010年全球的大豆及油脂类供应较为宽松,我国惠及农户的收储政策对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起到鼓励作用,这将限制油脂价格上涨的空间。然国内油脂需求持续增长,政策收储构筑价格底部,均对豆类及油脂的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综合上述,2010年油脂类品种的面临的又将是宽幅震荡行情。投资油脂品种的投资者,在操作上,应以中线为宜。
在1-4月南美地区新豆未上市之前,因印尼调高出口关税以及炒作厄尔尼诺现象将使价格走势偏强。保持逢低建多的思路。棕榈油关注8500元/吨这一重要关口,豆油则留意9200元/吨的压力位
若原油价格维持80美元上方,则生物能源题材可能对植物油价格起到助推作用。
若南美丰产,待新豆上市之后,全球豆类市场上又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中线转为偏空思路。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国际游资对股票及商品市场的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调、各国加息的预期,都将为2010年全年的豆类及油脂市场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2009年行情回顾
2009年油脂类品种的上涨行情,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因国家以3700元/吨的高价收储国产大豆,为我国大豆市场打造出了全球的价格高地,廉价进口大豆大量涌入市场。6月之后,输入性压力凸显,我国的大豆及棕榈油的进口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同时,北半球大豆进入种植期,美国炒作大豆产区天气,较好的天气情况,令美盘出现巨幅跳水,带动国内豆类及油脂盘面走弱。7月我国开始抛售临储大豆,500万吨的储备为市场带来较大抛压。9月底,伴随美国新豆临近收割尾声,CBOT再度炒作产区天气,意图拉高美豆价格,以高位出货。此时,美原油价格的急拉,也为市场多头注入强心剂。国庆节后,国内油脂类品种再度展开急拉行情,并创出本年新高,现货市场上,小包装食用油价格跟随期货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进入12月,美国较好的宏观经济数据,加强了市场对美国加息的预期,美元指数结束了3月以来的下跌行情,向上出现大幅反弹,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打压。临近2009年末,油脂及豆类品种陷入高位盘局。下面将选取2009年度影响油脂品种的主要因素做简要分析。
1、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保增长,商品股市稳步走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各国采取的救市措施花样繁多,美国降息、注资,中国降低利息的同时,实施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其中9500亿来自中央扩大财政赤字和发行国债,主要投向基础建设、灾后重建、民生工程等7个方面。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了GDP保八的宏观经济目标,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内需的扩大来弥补大幅度萎缩的外部需求。
在政府注资以及存贷款利率较低的背景之下,市场流动性快速放大,然而因外部需求不旺,国内实体经济难以快速转好,政策利好造就的偏多氛围,令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和股票市场,这两个市场投资持续升温,成交量急增,沪指由2008年底的低点1664.9回升至3478,涨幅达到108.9%,多数大宗商品出现60%以上的涨幅。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CPI与PPI增长率止跌企稳,下半年则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11月的CPI值更是由负转正。GDP保八的目标也基本完成。
2、基本面焦点解析
○1南美产量:大豆因灾大幅减产,为美豆价格提供强支撑
2009年初,南美大豆产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天气,美国农业部在1至4月的月度报告里持续下调阿根廷地区的大豆产量,由08年12月预估的5050万吨,下调至3900万吨,减少了1150万吨,同比下降17%.南美作为全球大豆的第二大产区,阿根廷产量的下降,令全球大豆08/09年度的库存消费比降低至0.153的历史偏低水平。全球大豆供应偏紧,为CBOT美豆的价格提供了较强支撑,其影响力度贯穿2009全年,奠定了本年全球豆类及油脂类品种价格走强的主基调。
○2临储政策:高价收储,引狼入室;贴价放储,雪上加霜。
政府在08年底,颁布收储政策,以1.85元/斤(3700元/吨)的价格收储750万吨的国产大豆,其中,约500万吨为临时储备,这部分占到国产大豆总量的30%.当时,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是3600元/吨,国家试图通过大量收储的方式来拉高大豆市场价,从而保护豆农的利益。
收储托市,这是在玉米市场上屡见不鲜的政策手段,并且,成功的将玉米的价格限定在较平稳的波动区间内。但到了大豆市场上,却带来了极大的争议。玉米与大豆的区别,在于我国国产大豆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每年60%的大豆需要靠进口来弥补缺口。而收储之时,美豆的进口成本仅仅为3200元/吨,收储又为豆类加工厂带来了极大的供应缺口,因此,08年11月至09年7月,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我国,月度进口量维持在300万吨的历史高位之上,09年1至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776.5万吨,同比增长10.6%.中国需求成为支撑美豆价格的一大功臣。
因进口量空前巨大,国内的大豆供应较为宽松,大豆价格一直维持在4000元/吨下方。无法满足国家顺价销售的原则。7月之后,国家准备为收储新豆腾出库容,不得已决定以3750元/吨的价格贴价释放临时储备。由于拍卖情况不理想,政府只好再为加工企业补贴200元/吨,折算后,加工企业取得的大豆价格仅为3550元/吨。这对豆类品种的价格上行造成较大压力。
综合来看,政府的临储政策,在上半年为美豆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下半年则对我国豆类及油脂类市场产生较大的供应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多进口的约300万吨大豆,在弥补了我国09/10年度大豆因灾减产的200万吨缺口之后,还略有盈余。为2010年我国的豆类市场营造了较为宽松的供应氛围。
○3油菜籽:收储政策及进口限制,支撑菜油价格维持高位。
2009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通知,要求在主产区对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收购价格为1.85元/斤。为调动企业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国家委托一部分加工企业,按照不低于国家确定的托市收购价收购农民交售的油菜籽,并加工成菜籽油自行销售,自负盈亏。中央财政给予委托企业0.10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如果油菜籽市场价格回升到每市斤2.00元以上,停止补贴。从收储价格来看,略低于油菜籽当时的进口价格4000元/吨,也就杜绝了进口菜籽大量涌入市场的局面。收储数量在500万吨上下,占到了今年1300万吨产量的4成,可以说,国家通过收储政策,为菜籽价格筑了个铁底。
除了收储以外,我国于11月份还通知加拿大等国,在11月15日之后进口至我国的油菜籽不得含有有毒病毒--黑胫病。实际上产地加拿大的油菜籽很难有效清除此病毒,因此这几乎等同于中国将完全禁止进口加拿大油菜籽。这进一步对菜籽及菜油的价格造成支撑。
3、持续性数据
○1基金持仓变化情况
从截止至12月15日的CFTC基金持仓变化情况来看,2009年原油基金持仓净多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并一度接近历史高位10%一带,进入11月之后,前期多头头寸离场脚步加快,导致基金净多占比向下拐头,目前基金净多占比在4.37%的中值水平,暗示基金观望氛围较重;与原油相比,大豆、豆油这两个大宗商品基金净多占比的波动幅度较大,临近年底,豆油基金净多占比达到15.78%的水平,再创年内新高。而大豆基金净多占比尽管偏高,但仍低于6月高点,显示基金做多豆油的意愿明显强于大豆。
○2三大油脂现货价格走势
三大油脂2009年的现货报价与期货市场的走势基本一致,4、5月份,因炒作棕榈油夏季备货需求,棕榈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之后,价格又稳步下滑。因期货价格在10、11月份持续拉升,11月现货价格出现500至800元/吨的涨幅。目前,华南地区的四级豆油报价约为7650元/吨,24度棕榈油报6450元/吨,安徽地区四级菜籽油报8800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1000至2000元/吨,但价格仍远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每吨万元以上的报价。跟踪期现价格变化,可以发现,现货价格涨跌略滞后于期货价格的涨跌,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表现出极强的指引性。
二、2010年宏观经济导向及大豆、棕榈油供需平衡
前面回顾了2009年的走势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下面一部分,将通过分析2010年政策导向的变化以及油脂类的品种供需,对豆类及油脂品种未来走势做一个研判。
1、宏观经济形势:保增长转向促转变,刺激政策择机撤出
为保八,2009年政府注资4万亿,其来源是扩大财政赤字及发放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大量资金注入的结果,部分削弱了外需不振对经济的拖累,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然而,资金的来源注定了其不可持续性,同时,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与内、外需疲弱的矛盾日益凸显。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相比2009年,将更为严峻。2009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将2010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定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注意适度微调。
从经济会议的结果来看,在稳步撤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同时,又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保持经济增长持续性。简单的说,必须刺激消费以拉动内需,保护金融市场以促进投资,降低关税以刺激出口。因此,经济会议上,将“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列为2010年的三个着力点。
那么,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油脂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呢?
根据研究,城市化程度越高,人们对于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越高。而国家明年的目标是推进城镇化,同时,又利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方式来刺激消费。从这两点来看,2010年油脂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加快,经济政策支持油脂价格进一步走强。
2、大豆基本面解析:
○1大豆收储新政:惠及范围更广,有利于保护豆农种植积极性
09年12月初,传闻许久的临储收购补贴政策终于正式出台,吸取了09年收储的经验,新的收储政策出现了4点变化,其一,扩大了参与收购及补贴的企业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加入收购行列。预计有黑龙江省将有6成左右的企业可以参与收储。其二,压榨期限要求明确。在2010年6月30日前加工成豆油。避免市场因收储而导致大豆及豆油出现供应缺口。其三,收储价格略低于进口价,企业可自负盈亏。收购价格不低于1.87元/斤(即3740元/吨),同时,补贴0.08元/斤,折算后,加工企业所收三等大豆价格约在3580元/吨。低于目前的南美大豆进口价格3700元/吨。其四,无明确数量。避免了配额制中寻租行为的出现。
收储政策经过调整后,令豆农可与加工企业直接交易,同时,要求参与收购的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必须高于1.87元/斤,方可领取0.08元/斤补贴。这一方面保护了豆农的利益,将对鼓励豆农保持种植积极性起到较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补贴加工厂的政策,又降低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让加工企业在终端产品的定价上更具有灵活性以及价格优势。预计这一政策实施之后,因进口价格倒挂导致进口量剧增的历史将不会重演。对稳定豆类市场价格作用不小,并可能导致10/11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加。长期来看,对豆类的影响中性偏空。
○2大豆全球供需:全球大豆供应或创历史新高,2010年将是供应宽松年。
从上方供需平衡表的数据来看,2009年初南美地区的干旱天气,导致阿根廷大豆大幅减产,产量仅满足自己的国内需求,无暇顾及他国,这导致全球的大豆08/09年度的期末库存水平偏低。09/10年度,因播种面积及单产水平的提高,美国大豆产量相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00万吨。而南美正处于大豆的种植期,作物对天气的变化十分敏感。目前的种植情况比较理想,专家预计厄尔尼诺气候可能为南美地区带来充沛的雨量,也就是说,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可能创出11600万吨的历史高值,相比前一年度,增加2000万吨,弥补了中国地区因灾减产的230万吨之后,仍有剩余。若无其他灾难性气候影响,09/10世界产量将创出25025万吨的历史高值。
再看需求方面,全球对大豆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09/10年度美国与中国的国内需求相比前一年度,均出现明显增加,但增加幅度略小于全球大豆产量的增加值。其中,中国因减产而导致对外依存度升高,国内增长的主要以压榨需求为主。从期末库存消费比来看,09/10年度,世界、美国、阿根廷、中国的期末库存消费比都较上一年度稍好,在4、5月份南美大豆确定丰产之后,全球将进入大豆供应较宽松的年度。
以0.18的出油率换算,09/10年度全球20295万吨的大豆,将压榨出3653.1万吨的豆油,压榨使用占总使用量的86.8%,与前一年度相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对豆油的需求量都将持续增加。
3、棕榈油基本面解析:
○1若无灾难天气影响,棕油产量将持续增长
伴随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逐年扩大,09年10月毛棕榈油月度产量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198.4万吨,尽管后面两个月因洪涝灾害而产量下滑,预计2009全年产量仍将达到1700万吨的历史偏高水平。 棕榈油作为廉价植物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马来西亚不断扩大棕榈树的种植面积,并为此砍伐了大量热带雨林,迫于世界环保组织的压力,预计种植面积扩大的脚步可能放缓。因2009年6月起,厄尔尼诺令全球的气候发生了改变,冬季厄尔尼诺发生时,会造成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区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容易产生干旱,造成棕榈油单产降低。不过目前气候变化对马棕榈油的产量影响比较不明显,预计未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应量相对充裕。
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的印尼,预计该国2010年棕榈油产量将触及2050万吨,较2009年的1940万吨增长5.6%.而棕榈油种植面积可能增长大约11%,至812万公顷(2006万英亩)。
○2印尼增加出口关税,将抬高其他国家进口成本
因棕榈油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鹿特丹港口的棕榈油价格超过750美元,印尼将从2010年一月份对毛棕榈油出口征收3%的关税,确保国内供应。
为了避免纳税,出口商赶在2010年前出口,预计2009年12月份棕榈油出口量可能高于140万吨,远高于11月的125万吨,2009年印尼全年棕榈油出口量将超过1540万吨。
若棕榈油价格上涨至1250美元,则印尼将征收最高25%的出口关税。作为全球最大的毛棕榈油国,印尼提高出口关税,势必导致他国的进口成本上升。若棕榈油的价格上涨超过8500元/吨(以6.8的汇率计算),印尼增加25%的关税,将使全球的棕榈油价格向上跨一个台阶,因此,未来8500元/吨的位置,或将是棕榈油价格能否进一步走高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