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储大豆本月二度零成交

食品产业网 2010-12-15 16:44 豆类
价格无优势,国储大豆本月二度零成交-食品产业网
  昨日(12月14日)举行的本月国储大豆第二次拍卖,再次以“零成交”告终。加上此前的3次国家及地方储备大豆拍卖,总共103万吨的抛储计划,至今仅成交5.5万吨。

  为了增加粮油市场供给,国家持续“开闸放储”,但在大豆拍卖方面,企业却并不热情。一方面,这表明大豆压榨企业的原料库存暂时无忧;另一方面,数百万吨国储大豆将如何进入市场为“保供给”加码仍令人担忧。

  国储大豆再度“零成交”

  尽管有国内粮食“七连增”为稳物价分忧,但以进口大豆为主要原料的食用油加工行业,依旧面临着上游价格继续走高、压榨利润被压缩的风险。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加大政策性粮食的市场投放力度。

  进入12月,国家连续两次抛售国储大豆,黑龙江省也两次抛售地方储备大豆。4次的成交结果分别为:12月3日,29.57万吨国家临储大豆全部流拍;12月3日,24.6万吨黑龙江省储大豆成交5.5万吨;12月10日,19.1万吨黑龙江省储大豆全部流拍;12月14日,29.63万吨国家临储大豆全部流拍。

  对于国储大豆“零成交”的结果,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称,“这说明大豆压榨企业原料库存是非常充足的”.有专家也表示,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在起作用的表现。

  但流拍的另一原因是竞拍价格不便宜。某粮油企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900元/吨以上的起拍价加上出库费、运输费等各项费用,成本已超过4000元/吨,和4100元~4200元/吨的进口大豆、3900多元/吨的国产大豆收购价相比并无优势,而且,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低于进口大豆。此外,分析人士认为,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这批大豆是2008年收购的,存储时间长,出油率较低。

  可“变豆为油”再投放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大豆储备量高达数百万吨,如果投放市场,完全有能力保证明年食用油加工原料的供应。

  国储大豆一再遇冷的现象,2009年就曾发生过。去年前两次国储大豆抛售均流拍,此后连续数次拍卖的成交率也常常不足1万吨,国储大豆不具备价格优势一直是竞拍冷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今年稳物价的节骨眼上,“拍不出去的豆子”该如何发挥增加市场供给的作用?

  在2009年大豆拍卖持续低成交率之后,国家曾采取过补贴措施,将195万吨国储大豆转为地方储备,定向销售给东北大豆加工企业,并进行一次性补贴210元/吨。

  “为了保证顺价销售,同时不打压新季大豆市场价格,企业如果寄希望于大豆拍卖底价能有所降低,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如果近期国内外豆类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势头,预计国储的后期拍卖情况会有所改观。”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说。

  另一种让豆子重回市场的可能途径是“变豆为油”.农业部农研中心产业与技术室主任张照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给大豆压榨企业一些补贴,先将部分储备大豆压榨为油,再以食用油的形式进行储备。

  从近期数次食用油拍卖的结果来看,成交价均明显低于同期市价,给企业留出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同时成交率也均在七成以上,甚至曾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