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吸血乌贼” 高盛
“巨型吸血乌贼” 高盛
一边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进行资金管理,一边用自己的资本开展自营业务,成为客户的交易对手,很多人认为这是高盛贪婪的“根源”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牛海荣发自纽约
3月14日,华尔街忙碌如常,其间,人们交头接耳,都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看今早的报纸了吗?”引爆“炸弹”的是一封辞职信。
高盛公司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地区美国证券衍生品业务主管格雷格·史密斯3月14日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辞职信,措辞尖锐地抨击老东家高盛只顾赚钱,不关心客户利益。
此信一出,原本就因投资获利方式过于激进而饱受各界诟病的华尔街投行大佬高盛公司,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
在高盛伦敦公司中任职的格雷格·史密斯,这个高盛王国成千上万部门主管中的一员,随着一封辞职信的发表,瞬间在这里成了名人。
史密斯在信里批评高盛经营和赚钱时“继续把客户利益放在次要位置”,更点名道姓地指责高盛现任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和总裁加里·科恩,失去对公司文化的掌控,称“公司道德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他的这封信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在华尔街银行职员、交易所投资人士以及普通投资者之间流传。在信中,从斯坦福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盛的史密斯毫不留情地指责,目前这里的环境是其任职近12年来最具“毒害和破坏性的”。
史密斯认为,高盛之所以在过去143年历史中屹立不倒,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曾经拥有“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的企业文化,并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然而,这种文化已经消失殆尽。
“在过去很多年,我环顾四周,却发觉曾经使我热爱这份工作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我不再为它感到骄傲,我不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
史密斯回忆道,几年前,他和另外9名同事曾被拍进高盛的一段视频招聘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那时候,他显然还对高盛所代表的一切顶礼膜拜。然而,如今,他显得心灰意冷:“我知道,当我不能再看着学生们的眼睛,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有多棒时,我就该离开了。”
主管将客户称作“提线木偶”
“当我在报纸上读到布兰克芬的名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咖啡,”在华尔街一家中型投行任职的曼宁说。“这是个重磅炸弹。”
在很多人眼中,史密斯这样的举动有点破釜沉舟,“不想在这一行混了”的味道,毕竟辞职时在报纸上大爆公司内幕,点名指责前老板,似乎有悖华尔街的“潜规则”,前无来者。
有人因此指责史密斯是个“懦夫”、“叛徒”,并质疑他以此投机炒作,还有媒体挖苦他是因为没有拿到满意的年终奖金,而大泄私愤。
但无论如何,史密斯毫不隐晦地说出他心中的想法:高盛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其领导层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
“曾几何时,领导意味着理念、树立榜样以及做正确的事,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根据史密斯爆的“料”,在如今的高盛,有三个办法能够迅速走上领导岗位。
首先,挥动公司的“斧子”,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指的是劝说自己的顾客投资股票或者其他高盛不想再要的产品,因为它们看起来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润。其次,“猎象”,即让你的客户进行一切能给高盛带来最高利润的交易。另外,为自己找到一个位子,从事那些名称晦涩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而在史密斯看来,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利益的追逐和对客户的忽视不仅仅限于领导层,而是已经深深渗入了公司的各个部门。
史密斯说,他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人们没有花一分钟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在过去12个月里,史密斯说他身边至少有5名主管将自己的客户称作“提线木偶”。就连初级分析师最经常提出的问题也从“我们要为这个客户做些什么”变成了“过去我们从这个客户身上赚了多少钱?”
“一个可信之人发出的严肃指控”
面对史密斯的指控,高盛立刻做出反应。
在布兰克芬和科恩在致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件中,称史密斯的指控“不能反应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也不能代表高盛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以及客户的看法。”
在两位金融大佬的眼中,史密斯无疑是3万多员工中“郁郁寡欢”的异类。“在我们这么大的公司中,总会有人感觉不满意,但个人的观点被媒体放大后,却盖过了多数人的看法。”
他们以《人物》周刊最近所作的调查为证,称85%的高盛员工接受了这份调查,而其中89%的人认为公司为客户提供了卓越的服务,即便持相反意见的那11%的少数人也有机会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公司,并且公司对此十分重视。
“我们与客户合作,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长期利益,这些事实不言自明”,布兰克芬和科恩说。“这些特质让我们在过去脱颖而出,并让我们在金融危机以及现在都显得卓尔不群。”
除此以外,高盛还发表声明称:“在我们看来,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这一基本事实是我们行为规范的核心。”
然而,也有很多人觉得史密斯的指控有其道理,应该引起高盛高层的重视。
曾任高盛公司合伙人的杰基·泽纳斯在高盛工作过14年,并且是被晋升为合伙人的第一位女性。在杰基看来,这封辞职信是“一个可信之人发出的严肃指控”,并希望高盛的董事会能够将此看做是“警钟”,就此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因为她也不止一次听有内部人士说起过高盛越来越崇尚“金钱至上”。
轻而易举化解“欺诈门”
事实上,即便没有此次史密斯的“横空出世”,有关高盛贪婪无度的指控近几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确切地说,自从金融危机之后,高盛就成了众矢之的。
一方面,高盛在金融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引发质疑。有很多人认为,作为华尔街投行界的老大,高盛就是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
根据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很多事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业务上,高盛集团存在误导其客户的行为;而当抵押贷款证券市场开始崩盘时,高盛集团又将大量的次级债风险转嫁到不知情的投资者身上;甚至当一些投资者出现亏损而选择止损时,高盛集团还曾经加以阻挠……
就是这样一个高盛,却在金融危机后得到政府全力救赎。来自纳税人的百亿美元(1美元约合6.31元人民币)救援资金不仅使高盛免于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沼,并帮助其以惊人的速度复苏。金融危机仅仅一年,当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还因华尔街的错误陷入失业,为了生活苦苦挣扎时,高盛却已经盘算着为其高管发放巨额奖金了,这被人们解读为忘恩负义。
不仅如此,很多人认为,高盛并没有为其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2010年,高盛支付5.5亿美元罚款,就其在抵押贷款证券上误导消费者的指控与美国证交会达成和解,承认在交易过程中没有做到完全披露,但对于监管部门所指控的欺诈罪行却采取了“既不承认也没否认”的态度。
尽管5.5亿美元的罚款额在华尔街历史上堪称一最,但却也就只相当于高盛一周多的交易收入,更是低于人们的普遍预期。高盛破财消灾,将一场威胁公司生存的“欺诈门”化解于无形。
《滚石》杂志曾经对高盛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它如一只巨型吸血乌贼,无情地将其触角伸向任何带有金钱气息的地方。”
点评:背后那根生锈的制度链条
【作者】牛海荣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从史密斯的辞职信中不难看出,他曾经热爱的高盛并不是一直如此。
有人将1990年的上市看做是高盛“堕落”的分界点。在此之前,高盛所奉行的一直是合伙人制度,其主要收入来自为客户提供咨询,帮助他们融资。风险低,收益也不高。
然而,公司在1990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后,公司在面对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高盛开始进行风险更大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高盛的经营重心也从传统的融资、并购和咨询服务转向交易相关的业务。
2006年现任CEO布兰克芬正式入主高盛,并引入了华尔街上通行的“计分卡制度”,列出每个员工每天的利润和损失情况,用于评估员工的表现。这被认为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员工更加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高盛此前一直奉行的“长期利益”。
为了应对投行业务的挑战,高盛还逐步打破了自营业务与出任客户代理人这两大业务的传统分隔,一边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进行资金管理,一边用自己的资本开展自营业务,成为客户的交易对手,很多人认为这是高盛贪婪的“根源”。
2010年第四季度,根据新金融法案的要求,有着140多年历史的高盛首次披露了自营业务的交易信息。投资者发现,高盛自有资金的投资遍及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诸多领域。如此这般,在公司的利益与客户利益产生冲突时,作为一个崇尚利润的上市公司,高盛会如何选择可想而知。
客观地讲,高盛是一家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的上市公司,如果他所做的一切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规则,那么人们对其的口诛笔伐也只能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问题在于,如果金融监管总是不能切中肯綮,就连最强大的市场之手最终也很难发挥力量。
史密斯在他的辞职信结尾警告高盛:一家不关注客户的公司,最终也将会被客户抛弃。这听起来没错,但是如果每次政府都出来兜底,那么高盛,或者说高盛们贪婪起来又有什么可怕的?
高盛贪婪,但只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影。华尔街固然需要改革,但真正需要审视并改革的,也许更应该是华尔街背后的那根生锈的制度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