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
阿马蒂亚·森在一本书讲到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他认为世界上的粮食问题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分配问题。对于我们经济学人来说,他所说的首先可以理解为那是粮食作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很小部分分只涉及到分配。他说的“分配”,我不知其用的是否是“distribution”。如果是,则可能是指“分布”,或者“分配”的意思。无论如何,是指粮食没有到所需要的地方。
这本书里有一个定义,所谓的粮食安全就是满足基本的粮食需要。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去看粮食生产的话,它不是一个问题。从这本书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最好的世界粮食保障体系就是全球粮食自由贸易体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框架并不存在,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各国保护主义的侵蚀,包括地域战争的危险。
解决土地问题关键是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再加上储备或者进口,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国家,政府有关粮食安全怎么维护的决策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提出坚持18亿亩红线。在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支持,一种反对。
政府把粮食安全既然与耕地保有量联系在一起,把着眼点落实到耕地,我们怎么去看耕地?现有主流学者去看耕地,是从静态视角看其面积,认为存在不同质量的土地,山坡的土地永远都是差的,平原的土地永远都是更好。新的制度和技术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多革命性的变化。据说湖州在搞无土栽培,你别因为那边或者全国搞得不多就小看它,从演化的角度来讲,土地的概念与静态视角完全不一样,水的概念也一样。你去看看以色列的用水,它采用机械化滴灌,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如果我们从动态看土地和水,比如通过通过资本密集化的土地和水的利用,那么会发现它们与资本结合的空间巨大。我不是从现在的角度看,我是从适应的角度看,因为最终要解决土地、水的问题就是适应和技术创新,适应和技术创新要靠企业家型的人物,发挥企业家精神去做很多创新,现有的创新有很多点已经存在。包括立体土地的概念,阳光是一个光源,是不是就一个光源?土地是不是平面的?我看土地完全可以是立体的。只要土地变得稀缺,立体土地出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加大。反过来又导致土地不那么稀缺。
此外,如果土地置换的话,是不是也要加一个权重,不能说质量是好的粮田被一个质量差的粮田置换掉。现在到处是推行土地置换领域的“格雷欣法则”。金融领域的“格雷欣法则”是指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土地置换领域是“劣地驱逐良地”。
再者,在宅基地方面,现在国家不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买小产权房。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但是并不是没有可以利用的政策空间。我想到的是立体共建的概念。现有宅基地的政策不允许你去买农民的房子,最后仍然可以落到宅基地上面做文章。你可以与农民联建,把房子建得比较高,你保证农民的宅基地不转让给你,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不转让给你。同时,你确保联建后至少同等面积的住房归农民,你参加共建的其他层的你可以购买,或者归你。这方面是完全可以做很多事情。
总体上看,要用几个视角来看土地,静态的去维护一个土地的红线,可能在现阶段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它是有害的,尤其从长远角度看。我总结一下:第一,立体视角,第二,演化视角,第三,创新视角,第四,市场视角。
土地利用效率要提高,涉及到土地规划。我把它叫做整体主义的建构,就是一小部分计划者他们搞了一个规划,上次我在搜狐会上也讲到过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地方民主过程。这一过程还要建立在维护每个人自由的基础上。除了地方民主之外,因为你这一个市、一个县很难搞直接民主,你还要配合参与式民主,参与式民主或者参与式规划过程中各阶层的共同决策权不够,就搞合作型规划,参与者同时要加入共同决策过程。这是一个保证城市规划都面向每个人需要的一个很好的机制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