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简评
2010年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223点,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峰值,创出该指数自建立以来的新高。今年年初延续至今的中东动乱与粮价大幅上涨不无关系,粮食安全问题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2010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七连丰”的骄人成绩。新中国成立60余年,尤其是30多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供给因此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粮食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体系初步形成。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虽无近忧,但有远忧。因此,认真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梳理很有必要。
从全球粮情看,粮食供需紧平衡呈常态化。世界粮食年产量在21亿—22亿吨已徘徊了近10年,同期世界人口由65亿增至目前的近70亿,世界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仅300公斤左右。随着全球用于生物燃料的粮食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市场粮食供给回旋余地已不大,全球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格局将长期存在,粮食价格将长期高位运行,我国利用进口调剂粮食缺口的空间被压缩,进口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粮食生产虽然“七连丰”,但粮食生产在5亿吨徘徊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加之粮食连续增产的时间越长,离减产的拐点也可能就越近,中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综合来看,粮食生产基础不稳、比较优势下降、国内外价格接轨、粮食流通建设滞后等会是当前及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重要特征。一是我国粮食供需进入紧平衡的新阶段,粮食自给率要继续保持95%的目标值仍有很大困难。2008年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粮食要坚持基本依靠国内保证粮食安全供应,包括谷物、豆类在内的粮食自给率要提高到95%,但2010年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达到创纪录的6695万吨,我国目前粮食自给率的下降趋势值得重视。由于近年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和食品消费升级,三大主粮品种中的粳稻、优质小麦、玉米等都出现了供需偏紧的苗头。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也出现刚性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导致我国粮食商品的比较优势下降,种粮农民和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加上科技创新支撑力不足,再增产的难度非常大。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高度接轨,随着粮食金融属性和能源属性的增强,国际粮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将会加大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削弱我国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四是粮食流通体系的建设仍然滞后,现代粮食物流及新型的收购网、销售网问题均未系统解决,粮食流通仍是弱势产业。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十二五”期间,如何在紧平衡中求平衡,在高通胀中求稳定,在国际化中求自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粮食安全体系?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报告》展开了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