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粮改大潮中的“蜕变者”

粮油市场报 2011-09-08 11:10 粮食类
现在在灵璧县西南2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安逸的小镇,名为黄湾。它南隔沱河与固镇县相望,东与垓下楚汉相争

     现在在灵璧县西南2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安逸的小镇,名为“黄湾”。它南隔沱河与固镇县相望,东与垓下楚汉相争的古战场相连。该镇拥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地下水系分布均匀,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机械化生产。

  “正因为黄湾镇是粮食生产大镇,粮食资源丰富,建国之后灵璧粮食部门才会在这里建设一座仓库,便于周边的粮食收储,这座仓库也就是黄湾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的前身。”在前往黄湾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的道路上,灵璧县粮食局工作人员杨武功介绍。

   经过一片玉米地后,一座座标准化建设的高大平房仓映入粮油市场报记者的眼帘,进入黄湾粮库的库区后,干净的院落、整齐的库房,让记者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县级粮食购销企业的粮库么?

  阵痛中的觉醒

  “没有改革之前,这片地方全部是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仓。”黄湾粮食购销公司总经理李兴灵笑着告诉记者。

  灵璧县黄湾粮食购销公司始建于解放初期,其前身为灵璧县黄湾粮油管理站。上世纪90年代以前,像全国大多数国有粮站一样,灵璧县黄湾粮油管理站的职能是承担国家购、销、调、存等政策性业务,保证军、地、城、乡的粮食供应,企业只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就算尽到了职责,运营所需费用皆由国家财政统包,企业过着花钱不愁、生存无忧的日子。

  1992 年,国家放开了粮食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把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

  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黄湾粮站面临着严峻生存考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库的经济发展全面步入低谷。

  “当时我们过得非常艰难,由于经营模式改变,原有的财政补贴中断,企业断了费用来源。另外当时正处在计划体制向市场经营体制转轨过程中,新的粮食经营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经营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李兴灵回忆。

  老人、老账和老粮的“三老”问题压得黄湾粮站透不过气来。由于维修投入不足,致使企业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库房、场地破烂不堪,当时,粮站的干部与职工皆人心涣散。

  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黄湾粮站的领导们审时度势,坚定地认识到了改革是挽救企业的惟一出路,只有用改革的方法才能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过改革阵痛后,黄湾粮油管理站更名为黄湾粮食购销公司,现下辖5个粮站,总仓容5万吨,固定资产1800万元,在岗职工共计25人。

  老仓换新颜

  “公司改制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粮库太老,储藏设施太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储粮要求。”李兴灵说,“在市场经济下,对粮库来讲,没有粮食就没有效益,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

  于是,2009年,黄湾粮食购销公司自筹资金200万元,引资600万元,将王桥分站的旧仓库全部拆除,重新建造6栋标准的高大平房仓,总仓容3万吨。

  “当年夏粮收购时节新仓库就投入使用了,我们的仓储规范化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李兴灵介绍。

  新仓改建后,相比原来3000吨仓容的老仓,仓储能力提升了10倍,为更好地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奠定了基础。

  “人力成本、用药成本都得到了节省。现在我们每栋5000吨的仓库仅需要两个保管员,进行环流熏蒸时用药量也节省了近1/4。”李兴灵算出了成本账。

  “拥有这样的条件,使得我们公司在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来,一直被认定为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收储企业,2006~2009年4年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7.2万吨。2010年更是被评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李兴灵自豪地说。

  除了改建新粮仓外,为了达到安全保粮的目的,黄湾粮食购销公司还先后购置了5台电子磅,清理输送设备7台套,离心通风机20台,散装设备8台,小麦容重器、快速水分测定仪、硬度指数仪等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下属的5个分站都能够独立完成小麦的物理检验,而且所有的仓库都能够进行机械通风。

  “近年来,农民粮食收获后都不怎么晒粮了,粮食打下来后直接卖给粮食经纪人,粮食经纪人再卖到我们粮库,因此,不配备通风设备,难以保证库里粮食的安全。”李兴灵表示。

  正是由于仓储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强力支撑,以及整体收购过程惠农政策落实好,企业服务态度好,农企和谐,“软硬件”的相得益彰,使得2010年粮食入库工作顺利,粮质普遍好于上年。

  “今年夏粮收购期间,由于小麦托市收购没有启动,黄湾粮食购销公司凭借着优良的仓储设施吸引了中粮集团的目光,为他们代储小麦,我们赚取代储费用。”李兴灵颇为感叹地说,“如果不是前两年建的这些标准仓库,仅仅靠着50年代的旧仓房,我们根本没有条件和中粮合作。如果不与中粮合作,在托市预案不启动的情况下,公司就只能眼看着别人收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