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中国的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1-11-22 13:32 粮食类
其一,进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立了一个强农惠农支持的政策体系,粮食主产区、核心产区产量大幅度增加

  其一,进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立了一个强农惠农支持的政策体系,粮食主产区、核心产区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是有积极性的;其次,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七连增”,市场上的粮源是充足的;最后,粮食的几大品种,水稻、玉米、小麦供求基本平衡。

  近几年,粮食价格也在随着成本呈现温和上升的趋势。虽然国内粮食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还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如果粮食市场价格出现异常,那么我国政府有影响力也有调控力。

  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产业运营的主体发生了重要变化,加工企业不断在发展壮大。这种加工企业是在以前传统的国有粮食企业的基础之上不断分化而来的,有一批传统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做大做强,向产业链前后延伸,也有一批由传统粮食行业分流出来的能人来领导的民营加工企业,也不断做大做强。在开放过程中,一些跨国粮商也进入了中国,正在不断发展。这种粮食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减少了粮食的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推进了整个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我国粮食安全近期无忧。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仍然有很大的压力。“首先,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从农村劳动力转为非农业劳动力,要保证粮食用工比较难。其次,我国可用的耕地资源在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占地,而且是占好地,要保证粮食的面积比较难。最后,我国还要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存在瓶颈、粮食产销存在矛盾、对物价总水平的控制以及国际市场影响等方面的难题和挑战。基于上述困难,中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秦中春说。

  秦中春建议,中国在粮食安全问题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要有一个基本目标,那就是要依靠自己来养活自己。我国的政策手段是实行举国体制,通过国家统筹规划,来达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重点是围绕着四个关键领域来构筑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一是资源管理,二是投入保障,三是科技支撑,四是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