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粮
联户经营的股份制规模种粮,城市资本下乡的业主种粮,专业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种粮……破解“明天谁来种粮”难题,我市在不断探索。
其实,明天究竟由谁来种粮?答案只有两个字:效益。
为什么?
种粮积极性,是种好粮食的基础
良田好土是种粮最基本的资源基础,水利设施是种粮的保障基础,良种和技术是粮食增产的科学基础。
然而,种好粮食最基础的基础,则是种粮人的积极性。只有夯实了这一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人种粮、种好粮的问题。
30多年前,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前,吃的是“大锅饭”,种粮人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粮积极性释放出来了,同样的地,同样的人,所产粮食成倍增长。
如今,稳定粮食生产成了中央年年强调的一件大事。稳定粮食生产,我市不缺良种,不缺先进技术,缺的是能够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种粮人,尤其缺的是种粮人的积极性。
种粮积极性不高,是导致“明天谁来种粮”的最大难题。
比较效益,是左右种粮积极性的“指挥棒”
农民愿不愿意留在家里种粮,愿不愿意认真种好粮,受比较效益这根“指挥棒”的指挥。
“10年前,我们靠行政手段把农民留在田里种粮,如今,就是再强硬的行政命令,也难以把农民‘捆在土地上。”铜梁县平滩镇党委书记谢远达说,“在市场经济下,比较效益左右着种粮人的积极性。”
事实如此。
前几年,我市不少地区,用罚款等行政手段来制止农民撂荒耕地,但最终成效不大,尤其没能把青壮年劳力留在土地上。因为,在“一亩三分地”上种粮,种得再好,也比不上外出务工所获得的效益高。
因此,提高种粮效益,才能激发种粮积极性,才会有人来精心种粮。
我市近两年的探索证明,提高种粮比较效益,需要靠规模化种植出效益,靠延伸产业链增效益,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和品质来提升效益。
而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真正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种粮人。
因此,用效益来留住、培养、吸引一批新型的职业种粮人,是解决“明天谁来种粮”的关键。
提高种粮效益,离不开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
如何留住和吸引有知识、懂经营的职业种粮人?
当前,提高种粮效益,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手段,特别是政策的支持。
但这种行政手段的运用,不是像前些年那样用行政命令要农民种什么、种多少,而是通过行政服务、政策的扶持,引导种粮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多个环节来增加效益。
目前,种粮服务,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基层政府和农业部门去做。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落实到位,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坎上去指导;粮食生产必需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等,需要政府动用行政资源或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才能解决;规模化种粮需要流转的土地、投资、技术等生产要素,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协调服务;管好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市场,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创造粮食生产的好环境,更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尽职尽责。
而落实好种粮补贴政策,加大对规模化、产业化种粮的扶持,则是提高种粮效益、调动种粮积极性,留住和吸引职业种粮人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