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营销” 是起点还是终点?
“买我的产品,您就是为××做贡献”、“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节能环保,为孩子留一个美丽的明天”……
打开电视机,这样的话语被N多产品述说。这样的营销模式能为品牌树立起公益形象,为产品消费提供了一个名叫“责任”的理由?专家们说:“在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是否具有责任感成为消费者是否选择其产品的新标准,因此‘责任营销’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企业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无须争辩的事实,但“责任营销”是起点还是终点?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个现象是:现在责任正在成为营销工具,责任似乎成为了终点。企业赚钱了,进行了社会捐助,企业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产品包装上一层“环保”的外衣,企业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企业无条件为消费退换有问题的产品,企业完成了自己的责任……
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企业所有者会越来越觉得所谓“责任”正在成为自己的负担!频繁的社会捐助;因为要实现环保功能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为退换产品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当收益和支出出现逆差时,在不做亏本买卖的意识下,“责任”也将被毫不犹豫地抛弃。所谓“责任”,不过是营销的一个工具而已!
“责任营销”不是口号,更不是手段,而应该是实实在在地把“责任”渗透到企业营销甚至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程序概念上来讲,应该是责任驱动企业成长,而不应该是企业成长后来承担责任,这样责任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简单来说,“责任营销”就应该是企业的一个发展战略,是一种指导思想。
很多企业都会考虑定位的问题,就是弄清楚自我空间在哪里?其实这正是问自己“我的责任在哪里?”企业要弄清楚自己的责任以及如何实现这个责任,再去考虑如何表达这个责任,即怎样把责任体现在自己的产品和营销当中。
美国杜邦公司的“尽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脚印”,正是一种“责任营销”战略的体现。它确定了安全、环保和健康、职业道德和对人尊重的核心价值。在这个核心价值的指导下,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价值来做的。杜邦公司正是坚守着其全力塑造品牌的社会责任识别,在全球享有了崇高的企业品牌形象。SONY公司的随身听产品,苹果公司的IPOD产品,一个成功的伟大的产品,其最初的概念都是为了承担某一个责任!产品就是实现企业责任承担价值的外在形式,事实上从消费心理说来讲,任何一个消费者不会拒绝一个对自己有利对社会有利的选择。因此可以说是责任驱动了这些伟大企业的成长!
承担责任,企业应该分三个层面思考:物理满足、社会满足以及社会准则。企业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目标客户的实际产品需求,即产品提供的基本功能,例如酒首先是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其次是满足目标客户的社会需求,即产品的延伸功能,例如提供一种生活方式!而后就是所有人和组织都生存在一个具体的、共有的空间里,我们要确保不破坏这个社会空间,而且通过企业产品和营销行为来改善和提高这个社会空间的品质。
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在哪里,也就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自己将要向哪里去。此时就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责任承担价值。这时就需要理顺三方面的关系,即企业内部、企业合作群体以及消费者群体的服务与辅导。从企业内部开始,规范员工行为,确保任何与产品品质相关的部分不会发生错误。其次保证渠道不会使得责任价值流失,避免渠道商因为小利益而影响到企业的责任价值。第三就是在终端通过广告等营销行为,对产品(责任)进行广泛的宣传,树立品牌形象。把此三环节工作抓好,“责任”就绝不会只是口号!而成为企业任何行为的一个起点,它引导着企业各种行为的发生。
责任不应该成为负担,它应该是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起点,是驱动企业成长的支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责任就是一种产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始终考虑要为企业、品牌担负社会责任,而这种投入也必将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价值和利润增长点。
企业咨询顾问 商振
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