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周边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把得失看得太重。
郭台铭曾经回忆自己在创业初期,面临借不到银行资金,也无政策扶持,最好的人才即使有钱聘请,也不愿意屈就小公司的窘境。 但20年后,“鸿海系”纵贯整个IT代工产业链。
创业35年,郭台铭勤勤恳恳工作了34年,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2008年在鸿海系遇到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挑战时,郭台铭二度出山,再次以每天工作15小时的精力、以59岁的高龄站岗。
2009年鸿海半年报显示,2009年上半年税后净利 284亿新台币,超越台积电260亿新台币。他说,富士康还有新的梦想:“在E-commerce、云端、移动互联网,每个都是富士康的强项,我们只是没有品牌而已。”
从小做起: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和几个朋友在台湾建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订单。 鸿海成立不久,马上遭遇经济危机。合伙的朋友决定放弃,郭台铭就借钱盘下了这家公司。这就是富士康的开始,郭台铭的第一份生意主要从事电视机相关零件的制造。 刚刚起步,郭台铭就受困于技术难关:工厂技术度依赖模具师傅。郭台铭拿着刚刚累积了几十万的资金,就开始盘算是否要投资模具工厂。
在当时,不少企业家,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积原料,都在等价格好时大赚一笔。 郭台铭却做了不同的选择:投资建厂,引进新设备,和员工摸索生产工艺和流程。这个过程非常辛苦,每天辛苦加班到深夜。
靠着第一批模具机器和技术积累,鸿海开始和台湾前十大制造商有了业务往来,开拓了第一批生意。于是,郭台铭省吃俭用,累积下来的资金不断投入到购买更精良的设备上。1984年,鸿海从美国引进高级设备,整整花掉公司一年收入的1/10。
不仅如此,随后的几年,相继从瑞士引进高级设备,聘请日籍顾问,又引进日本的精密机械技术。公司人员不到千人,郭台铭就慷慨地花大笔资金送员工到海外学习。鸿海前十年的创业,完全依靠鸿海“有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和广大的中国中小企业一样,当时的鸿海既拿不到太多的政府扶持政策,也无法拿到银行的信贷,仅仅依靠小额资本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学习力:大变中找先机
除了吃苦耐劳精神和强大的专注力,郭台铭还有极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又变为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能力。
在管理工厂的同时,郭台铭和所有重要的客户交朋友,了解这些人的想法,掌握一线厂商全球IT行业的沿革趋势,甚至,他还深入了解客户公司管理。1983年,鸿海就利用日本的进口设备,开发完成第一批连接器,正式进入PC领域,鸿海进入了每年20%成长的稳定期。
再过五年,鸿海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2.5亿元收入的企业。
郭台铭没有放慢脚步,他观察到大陆的投资机会,开始大举进军,利用深圳的土地、人力资源,设下鸿海日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接下来的十年,鸿海大产能、低成本、高技术的竞争力,陆续从LG集团抢走苹果订单、成为思科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拿下索尼Play Station游戏机订单、英特尔奔腾四连接器订单。2003年,鸿海还同时拿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订单。
竞争: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手机和TFT—LCD领域,鸿海远不是一个先进入者。
早在1999年,各大厂商已经“为手机狂”时,郭台铭认为手机制造成本过高,一直按兵不动。 一直等到手机价格足够为大众接受时,郭台铭拿下国际前列数家手机厂商的巨量订单。两年过后,富士康国际从鸿海集团单独分离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工厂。
同样,在手机毛利往下走时,鸿海开始向TFT-LC和纳米技术进军,一举投入200多亿元,又从最后的进入者改头换面进入第一阵营。
郭台铭下一步又在想什么?他的下个行业布局又渐次展开,这几年,鸿海宣布投入1000万美元设立上海安心购,重启IT渠道扩张计划。
此前,鸿海通过旗下广宇转投资赛博数码布局内地零售渠道市场,目前已成长为内地三大3C产品零售商之一。在去年年底内部高级主管会议上,郭台铭强调,“2009年将全力主攻内地IT渠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