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如何借力发力?
营销活动中,利用企业自身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或渠道来进行营销,借助外在力量能够在营销过程中取得较高的关注度和更好的营销效果。目前,众多企业在营销的策略上更喜欢这种“借东风”的方式。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似乎更能说明如何利用“借”字:
相传,大英图书馆老馆年久失修,在新的地方建了一个新的图书馆,新馆建成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馆去。这本来是一个搬家公司的活儿,没什么好策划的,把书装上车,拉走,摆放到新馆即可。问题是按预算需要350万英镑,图书馆没有这么多钱。眼看着雨季就到了,不马上搬,损失就大了。图书馆在报纸上发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中国古代法家治天下,讲的就是“法、术、势”三者的结合,把借势、造势当作治理天下的三大要点之一。不懂得借势,或者说不愿借势,要做出好的策划方案是很难的。
借力发力,问题只要想到借消费者的力,难题就迎刃而解。但借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智慧,并且,这其中有一套隐而又隐、秘而又秘的操作手法。
一个成功事物的诞生,在现象的世界中,它一定是有一隐一显两套体系在发生作用的,这一隐一显,合二成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系统。
我们通常关注事件的显系统,如企业的工厂、员工、产品、营业场所,企业的资金、投资者、商业模式,它的销售额,它的知名度,它老板的耀眼光芒等等。
但我们都很少注意到,企业只要还存在,就还有一个隐系统在运作,它们同样发生作用,它和显系统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因为这个由巨大无比的潜意识构成的隐秘系统,足够创造与摧毁一切。
如果隐和显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两套系统能够融为一体,相融共生,这个企业是必定要成功的。这对创业者以及新品牌的建立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初始的事物往往太微弱,更容易失败。
在当今广告满天飞的时代,善借势无疑是一把利剑,它能充分弥补广告效应的不足,让企业省力省钱。
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事件,这些事件起因各异,表现形式各异,结果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犹如大海中掀起的一个个巨浪,总是要波及到一定区域的,总是要使一些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也总是人们所关注的。
这些事件,无心人也就听之任之了,但有心人却往往可以从中发现重大的契机,顺势而为,从而策划出一些惊天动地的活动或发展项目。赵本山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刘老根》里面,有一个商业意识良好的年轻后生,打起山后名胜——温泉的主意,普通的煮鸡蛋被他叫卖成“温泉煮熟的鸡蛋”,卖到5元、10元一个。这是“借势”营销的一个好例子。
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也能帮助企业进行营销。例如在汽车行业,比亚迪能够利用绿色汽车获得成功,源于国家对环境改善的决心和市场发展的趋势。国内对环保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为污染源中的一环,绿色环保汽车得到了国家和市场的青睐,因此比亚迪推出的绿色环保汽车能够获得成功不难理解。汉王科技能够在上市后股价飙升,其中,市场对电子书的需求是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把握市场的脉搏,借助趋势进行营销,能够让企业获利良多。
将营销和时下流行元素融合到一起,借助流行风进行营销效果同样显著。在时下最流行的SNS上,开心农场是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游戏之一,目前,就有众多软饮料企业将产品巧妙地融合到游戏上面,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儿童群体中,喜洋洋和灰太狼是最受欢迎的动漫作品,印有动漫人物的衣服在市场中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量。相似的还有在电影中植入产品、请曝光率高的明星代言等等,都是利用当下关注度最高的元素与营销相结合,进而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和产品的销量。
那么,放眼世博,众多没能成为世博官方赞助商的品牌又该如何借势世博营销呢?
借势大事件,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般而言,企业开展事件营销,总是要预设一个条件——即品牌的核心价值一般应与事件的属性有密切关联。但对于像世博会这样的极具正面意义的“大事件”,则无需如此苛求,“密切关联”只是锦上添花的参考因素而非必要条件,只要有能力、有资源就该大胆出手。原因有三:
一、世博这类大事件,本身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只要借势策略有效,就能引起关注、引发互动参与,这比酒水企业搞一些常规的促销、路秀效果不知好多少倍;
二、只要能成功跟世博话题关联在一起,就能够树立起在行业内至少区域内领先的大品牌形象,这是一般的广告所难以达成的价值,对于一些区域性的品牌尤其重要;
三、借势世博营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营销行为,“参与世博”客观上对社会公共事业是一种良性促进,从一个角度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墙内开花墙外香
虽然不能成为世博会官方的赞助商,但“参与世博盛事人人有责”,只要用心,总是能找到婉转的“搭车”方式,甚至只要运作得当,借势效果不亚于赞助商。
建议各品牌可与各地方政府合作,协助或联合其开展本地参展世博的宣传活动。一些实力较弱的地方性企业甚至可以跟地市一级的政府相关部门来合作开展,此外也可与各地政府驻沪办合作来开展共同宣传展示。这跟糖酒会其间的“会外展”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促使消费者参与世博、体验品牌
消费者对世博会最大的心理反应就是“好奇”——想了解各国、各地在世博会上都展示些什么;更进一步,想去场馆现场看看。鉴于此,笔者建议,各品牌一是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采取巡回图片展、电视电台节目、在标志性地段建设缩微展馆等,联合宣传世博,让消费者在了解世博的过程中加深对本品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