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扁平化
出现原因1、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市场形势由卖方市场转向典型的买方市场,靠近最终买方的渠道成
出现原因
1、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市场形势由卖方市场转向典型的买方市场,靠近最终买方的渠道成员在多数情况下与厂商竞争博弈时也居于优势地位,从而更有可能滥用权力,采取损害厂商利益来获得自身更大利益的竞争性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渠道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厂商就会有充分的动机实行纵向一体化来控制渠道。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兼并重组的浪潮,很多行业的企业规模越发庞大,具备了自营渠道所需的雄厚资金和实力。在同时具备意愿和能力的情况下,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就在所难免了。
2、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保持其新颖性和领先性的时间越来越短,直接的后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顾客因为拥有更多的选择导致忠诚度明显下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越来越多的厂商趋向于采取品牌竞争的方式,这必然会导致专用性极高的投资——品牌权益。而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品牌权益这种专用资产的建立需要下游渠道成员的通力配合,特别是那些需要为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来赢得顾客满意并为之做正面宣传的品牌产品,渠道职能的作用对厂商品牌权益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时厂商为了保护这一特定的专有资产,避免中间商的投机行为或恶意讹诈,就很有可能采取纵向一体化的策略。
文化影响
组织扁平化 1、在当前的消费文化中,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从而致使其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厂商除了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外,还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厂商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个是产品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转向小规模个性化定制甚至单个定制;另一个是要充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前者已经或者说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加以实现,而后者的实现更为复杂,除了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外,还要涉及理念的革新等,但是关键之处在于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必然要求渠道层级的精简,即要求有一个扁平化的渠道结构。
2、当前消费者行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趋势是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承诺的丧失。这意味着企业理所当然认为的忠诚顾客,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转投竞争者门下,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关注顾客的一举一动,及时地调整应对措施。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获得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保持一个老顾客的5倍,只要每年顾客的流失率降低5—10%,公司的利润便可增加25—75%。过多的渠道层级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密切监控顾客的需要,所以,对大多数为顾客流失所困扰的企业来说,渠道扁平化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
3、消费者行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消费的“折衷主义”。在后现代性的影响下,消费者不再寻求中心的、本质的、一致的自我形象,而是更多的采取行动导向,通过积极的参与和持续的形象转换寻求在各个非连续的、不同时刻上的良好的情感体验,今天的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环境下的消费者比较起来,更加善变,更加不可捉摸。为了跟上消费者越来越快的变化步伐,厂商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贴近最终消费者,时刻感受其情感体验的变化,用以指导自身做出相应的变化调整,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要求渠道结构的精简、长度的缩短以致扁平化渠道结构的形成。
技术影响
1、网络技术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此前采用多层次高耸型结构渠道的经济学依据。在采用网络技术前后,构成渠道总成本的各项分成本在两种渠道结构下的相对数量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从而使得在网络技术大量使用的今天,扁平化渠道结构的总成本普遍具有相对意义上的经济性。
2、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还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营销运作模式,比如网上直销、目录营销等。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所有商品必须通过营销渠道层层传递至消费者,而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商品可以数字化,通过网络从厂家直接传递给最终用户,比如音乐、图书、软件等。另外一些商品不能数字化,但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省略掉或是大大减少原来由渠道成员承担的部分职能,戴尔公司正是通过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创了“信息代替存货”的直接营销模式。
3、网络技术还大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传统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渠道终端或承担信息传播职能的各种辅助性渠道成员,如电视广告、杂志、报纸等。但在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因而作为当前和未来数十年消费中坚力量的中青年消费者普遍乐意采用这一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其结果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与厂家直接联系,获得感兴趣的信息,传统渠道成员的信息功能就被极大的削弱甚至完全摒弃,这同样会导致渠道成员的数目和层级减少。
存在问题
实力不够
市场永远是强者游戏的场所。渠道扁平化既是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更是市场游戏规则制定者极力追捧的结果。渠道扁平化是那些实力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对于占国内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渠道扁平化不仅是个短期内很难实现的“幻想”,甚至是他们的一个“噩梦”。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渠道扁平化还很难落到实处,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通过发挥自身灵活多变、快速反应的市场机制优势,寻求现实的、短期的利益,尽快成长起来。
企业自身实力不够体现在三个方面:
1、渠道网络不够健全。
渠道扁平化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向消费终端靠近,需要大量细而密的网点。但目前大部分企业拥有的网络资源都比较少,一些区域性企业在本地的终端尚不能全面开花,更谈不上健全的全国性网络。
2、资金实力不足。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国内真正称得上市场化领域的还只有家电等少数行业,其他行业还处于封闭的或垄断的、非市场化的体制之下,属于典型的暴利时代。
暴利时代很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只要企业在当地市场拥有一定的渠道资源,就可以获取丰厚的回报。渠道扁平化不但削减了这一块利润,还需要更多资金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要自掏腰包,组建新的营销网络,如将大量资金投入终端,或者用来培养专门的卖场管理人才。从长远来看,这无可非议,但在当前资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
一般说来,整个产业在从暴利走向微利时,企业会考虑渠道扁平化。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而这一时期,恰恰为中小企业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扩张势力提供了机会,可以看做是中小企业成长的“黄金时代”。
1、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市场形势由卖方市场转向典型的买方市场,靠近最终买方的渠道成员在多数情况下与厂商竞争博弈时也居于优势地位,从而更有可能滥用权力,采取损害厂商利益来获得自身更大利益的竞争性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渠道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厂商就会有充分的动机实行纵向一体化来控制渠道。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兼并重组的浪潮,很多行业的企业规模越发庞大,具备了自营渠道所需的雄厚资金和实力。在同时具备意愿和能力的情况下,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就在所难免了。
2、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保持其新颖性和领先性的时间越来越短,直接的后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顾客因为拥有更多的选择导致忠诚度明显下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越来越多的厂商趋向于采取品牌竞争的方式,这必然会导致专用性极高的投资——品牌权益。而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品牌权益这种专用资产的建立需要下游渠道成员的通力配合,特别是那些需要为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来赢得顾客满意并为之做正面宣传的品牌产品,渠道职能的作用对厂商品牌权益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时厂商为了保护这一特定的专有资产,避免中间商的投机行为或恶意讹诈,就很有可能采取纵向一体化的策略。
文化影响
组织扁平化 1、在当前的消费文化中,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从而致使其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厂商除了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外,还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厂商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个是产品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转向小规模个性化定制甚至单个定制;另一个是要充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前者已经或者说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加以实现,而后者的实现更为复杂,除了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外,还要涉及理念的革新等,但是关键之处在于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必然要求渠道层级的精简,即要求有一个扁平化的渠道结构。
2、当前消费者行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趋势是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承诺的丧失。这意味着企业理所当然认为的忠诚顾客,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转投竞争者门下,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关注顾客的一举一动,及时地调整应对措施。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获得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保持一个老顾客的5倍,只要每年顾客的流失率降低5—10%,公司的利润便可增加25—75%。过多的渠道层级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密切监控顾客的需要,所以,对大多数为顾客流失所困扰的企业来说,渠道扁平化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
3、消费者行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消费的“折衷主义”。在后现代性的影响下,消费者不再寻求中心的、本质的、一致的自我形象,而是更多的采取行动导向,通过积极的参与和持续的形象转换寻求在各个非连续的、不同时刻上的良好的情感体验,今天的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环境下的消费者比较起来,更加善变,更加不可捉摸。为了跟上消费者越来越快的变化步伐,厂商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贴近最终消费者,时刻感受其情感体验的变化,用以指导自身做出相应的变化调整,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要求渠道结构的精简、长度的缩短以致扁平化渠道结构的形成。
技术影响
1、网络技术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此前采用多层次高耸型结构渠道的经济学依据。在采用网络技术前后,构成渠道总成本的各项分成本在两种渠道结构下的相对数量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从而使得在网络技术大量使用的今天,扁平化渠道结构的总成本普遍具有相对意义上的经济性。
2、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还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营销运作模式,比如网上直销、目录营销等。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所有商品必须通过营销渠道层层传递至消费者,而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商品可以数字化,通过网络从厂家直接传递给最终用户,比如音乐、图书、软件等。另外一些商品不能数字化,但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省略掉或是大大减少原来由渠道成员承担的部分职能,戴尔公司正是通过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创了“信息代替存货”的直接营销模式。
3、网络技术还大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传统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渠道终端或承担信息传播职能的各种辅助性渠道成员,如电视广告、杂志、报纸等。但在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因而作为当前和未来数十年消费中坚力量的中青年消费者普遍乐意采用这一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其结果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与厂家直接联系,获得感兴趣的信息,传统渠道成员的信息功能就被极大的削弱甚至完全摒弃,这同样会导致渠道成员的数目和层级减少。
存在问题
实力不够
市场永远是强者游戏的场所。渠道扁平化既是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更是市场游戏规则制定者极力追捧的结果。渠道扁平化是那些实力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对于占国内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渠道扁平化不仅是个短期内很难实现的“幻想”,甚至是他们的一个“噩梦”。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渠道扁平化还很难落到实处,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通过发挥自身灵活多变、快速反应的市场机制优势,寻求现实的、短期的利益,尽快成长起来。
企业自身实力不够体现在三个方面:
1、渠道网络不够健全。
渠道扁平化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向消费终端靠近,需要大量细而密的网点。但目前大部分企业拥有的网络资源都比较少,一些区域性企业在本地的终端尚不能全面开花,更谈不上健全的全国性网络。
2、资金实力不足。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国内真正称得上市场化领域的还只有家电等少数行业,其他行业还处于封闭的或垄断的、非市场化的体制之下,属于典型的暴利时代。
暴利时代很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只要企业在当地市场拥有一定的渠道资源,就可以获取丰厚的回报。渠道扁平化不但削减了这一块利润,还需要更多资金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要自掏腰包,组建新的营销网络,如将大量资金投入终端,或者用来培养专门的卖场管理人才。从长远来看,这无可非议,但在当前资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
一般说来,整个产业在从暴利走向微利时,企业会考虑渠道扁平化。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而这一时期,恰恰为中小企业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扩张势力提供了机会,可以看做是中小企业成长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