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在中国饮食行业中占有不可比拟的位置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在中国饮食行业中占有不可比拟的位置,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调味品也从简单的油盐酱醋发展到各种复合调味品。近年来,中国经济环境整体发展放缓,因此,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调味品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人使用调味品的历史可追溯至3600年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辛、苦、咸五味。但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所以产品加工程度低,品种较少。而且当时食盐等调味品为政府管控,大都为卖方市场。
建国前后,国内调味品大都为小作坊生产,产品品类较少。20世纪40年代,国内只有极少量私人资本的调味品工厂,绝大部分的调味品来源于作坊。建国初期,调味品的生产和经营延续了之前的状态。但由于市场求大于供,造成了产品品质不高和品类较少。1956年,调味品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并提出“发展生产,保证供应,稳定价格”的方针和“以地产地销为主,外地调剂为辅”的发展方向。1975年,商业部召开全国调味品工作会议,要求用机械化、半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逐步实现酿造加工机械化,这次会议是调味品生产走向机械化的开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WTO前后),国际调味品资本开始进入中国,这对国内调味品行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国际调味品资本的进入改变了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发展水平。因为他们不仅带来资金,还给国内调味品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思路、新颖的产品以及超前的消费理念,这极大的促进了国内调味品的消费升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促进了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发展。
目前调味品行业已经进入到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进入到21世纪,经过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国内调味品已经从一个相对传统且发展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发展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逐渐模糊。在这过程中,不仅仅涌现了很多新品牌,还有一些优秀的区域品牌开始向全国市场迈进,成长为全国性大品牌,为全国的消费者所熟知。同时,居民消费加速升级,行业也因此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2001-2012年行业销售额增长了643%,并在2012年首次超过2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同时,这期间行业利润总额增长125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7%!调味品已经从当初附属于盐业或副食品公司的“不起眼”的小产品成长为规模超2000亿元的大行业。